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幅材机的分切卷绕机中的配置结构,该分切卷绕机包括对大体全宽度幅材的纤维幅材卷进行退绕的退绕机、将全宽度纤维幅材切割成部分幅材的分切部、以及将部分幅材卷绕成用户辊(10)的卷绕部,该配置结构包括输送区域,该输送区域将从卷绕部接收的用户辊(10)移动到尾部附接区域(30),其中设有粘合剂涂覆设备(35)。在该配置结构中,输送区域(31)上的、从来自卷绕部的用户辊(10)的推出位置到尾部附接区域(31)上的将用户辊(10)的尾部附接到用户辊(10)的表面上的位置的距离(L)被限定为:使得直径大体为根据分切卷绕机(20)的产能而定的临界直径的那些用户辊的幅材尾部将处于粘合剂涂覆设备(35)的工作区域的区域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幅材机的分切卷绕机中的配置结构,分切卷绕机包括用于对大体全宽度幅材的纤维幅材卷进行 退绕的退绕机、用于将全宽度纤维幅材切割成多个部分幅材的分切部、以及用于将部分幅材卷绕成多个用户辊的卷绕部,所述配置结构包括输送区域,所述输送区域用于将从所述卷绕部接收的所述用户辊移动到尾部附接区域,该尾部附接区域中设有粘合剂涂覆设备。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是,纸或纸板是在多个机器中制造而成,这些机器共同构成长达数百米长的纸/纸板生产线。现代的纤维幅材机每年能生产超过450,000吨的纸。机器的速度可超过2000m/min,纤维幅材的宽度可超过11米。在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生产线中,纸/纸板的制造是作为连续的加工过程进行的。在机器中完成的纤维幅材通过卷取装置(reel-up)而围绕卷绕轴(即,卷筒)被卷绕成机器辊(母辊),该机器辊的直径可大于3. 5m,而其重量可大于100吨。卷绕的目的是制成平面的纸幅更改成更容易加工的形式。在卷取装置中,机器的连续过程第一次中断,并切换为周期性作业。需设法尽可能高效地利用这种周期性,从而不浪费在先前的加工步骤中已经完成的工作。在纸/纸板制造过程中所生产的机器辊幅材是全宽度的,其长度甚至超过100km,因此必须将机器辊分切成具有适当宽度的部分幅材,并将这些部分幅材卷绕成长度适于纸/纸板制造厂的用户的部分辊(用户辊)。从现有技术公知的是,这种分切和卷绕是在合适的单独机器(即,分切卷绕机)中进行。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是,在分切卷绕机中,机器辊被退绕,宽幅材在分切部上被分切成若干较窄的部分幅材,这些部分幅材在卷绕部上围绕卷芯(如,卷筒)被卷绕成用户辊。当这些用户辊完成时,使分切卷绕机止动,接着将这些辊(即,所谓的辊组)从机器上卸下,此后通过卷绕新的辊组来继续该过程。这些步骤被周期性地重复,直到机器辊的纸用尽为止,进而执行机器辊的更换,当新的机器辊在卷绕时,该操作再次开始。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是,在进行包装前,利用诸如胶或胶带等粘合剂将部分幅材的端部(即,幅材尾部)附接到完成的用户辊的表面。胶带或胶要么沿着幅材行进的主方向涂覆,要么沿着幅材行进的主方向的横向涂覆。根据一些现有技术的配置结构,在移动用户辊以便进一步加工(例如,包装)之前,通过首先在卷绕机中使辊旋转到适于尾部附接的正确位置,随后涂覆粘合剂并附接该尾部,使得将幅材尾部附接到用户辊表面的加工步骤与卷绕过程结合地进行。这种方式耗费时间,并因此降低了卷绕机的产能。从现有技术中还公知的是,与分切卷绕机结合地设置用于附接幅材尾部的单独设备,利用该设备将围绕辊卷绕的幅材的尾部附接到用户辊的表面。该附接设备通常是一个结构笨重且要求高的装置,其具有用于使用户辊旋转的支撑辊、用于从卷绕机接收用户辊的元件以及用于在加工中进一步转移用户辊的装置。该设备还需要框架结构和移动梁结构,粘合剂涂覆设备被安装到这些结构中。最后将具有附接尾部的完成的用户辊移动到输送机,用以将这些用户辊转移到包装过程。日本专利申请No. 05296839中公开了一种将尾部附接到在卷绕辊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当准备将尾部附接到卷绕辊时(该卷绕辊被安置在以一定间隔平行设置的两个旋转辊上),使卷绕辊旋转,同时利用卷绕端防偏移设备引导尾部,将该尾部移动到位于两个压区之间的较低位置,并将粘合剂施加到卷绕辊。使卷绕辊旋转,并利用压区将尾部压接到该在卷绕辊。尽管现有技术披露了用于尾部附接的设备,但在实际中,最常用的尾部附接方式是以人工方式涂覆用于尾部附接的粘合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配置结构来消除或者至少最小化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及下文将提出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配置结构主要由以下特征所限定在所述配置结构中,输送区域上的从来自卷绕部的用户辊的传送位置到尾部附接区域上的用户辊的尾部被附接到用户辊的表面上的位置的距离被限定为,使得直径大体为根据分切卷绕机的产能而定的临界直径的那些用户辊的幅材的尾部将会处于粘合剂涂覆设备的工作区域的区域内。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下理念用户辊的输送线以最优方式被定位成使得直径大体为根据分切卷绕机的产能而定的临界直径的那些用户辊的幅材的尾部将处于粘合剂涂覆设备的工作区域的区域内。如果用户辊具有更大的直径,则该用户辊将在分切卷绕机的卷绕部中(例如在推动器与前托辊之间的双筒卷绕机中)被旋转,使得所述尾部同样处于粘合剂涂覆设备的工作区域内。这样不会显著地限制分切卷绕机的产能,因为当生产具有更大直径的用户辊时产能也较大。这种旋转到正确位置(的操作)还适用于直径小于临界直径的用户辊。这些辊的尾部也可以人工方式附接。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的尾部附接方法,该方法不会不必要地限制产能,然而还提供了生产直径不同于所设计的临界直径的用户辊的可能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特征,当用户辊在输送线中从卷绕部被移动到尾部附接位置时,粘合剂涂覆设备的工作区域对应于具有临界直径的用户辊的尾部附接区域。针对用户辊的临界直径和卷绕部的位置而对输送线的位置进行优化。直径不在临界区域上的用户辊在卷绕部中被旋转,有利的是在推动器与前托辊之间的双筒卷绕机中以及在借助中央驱动的中央驱动型卷绕机中被旋转,而使得尾部区域被校正所需的距离,以便当用户辊在输送线上被移动到粘合剂涂覆位置时,尾部区域处于粘合剂涂覆设备的工作区域内。根据一个有利的特征,粘合剂涂覆设备被定位成使得尾部待附接的用户辊从卷绕部沿相对于其运动方向的横向被转移,并且粘合剂涂覆设备以用户辊在输送机上沿横向的移动为基础。根据一个有利的特征,基于输送线的运动,沿相对于幅材行进的主方向的横向来附接尾部。根据有利的特征,用于附接尾部的粘合剂是单面胶带、双面胶带或热熔胶等。例如,可将热熔胶涂覆在尾部下面,并借助尾部提升装置将尾部压贴在用户辊的表面,以及例如可将双面胶带附接在尾部下面,等等。与附接双面胶带关联地,该胶带能被辊弯折,使得胶带辊不需要在尾部下面被移动,由此,不需要将尾部提升很多,例如仅提升约50mm就足矣。根据另外的有利的特征,粘合剂涂覆以在整个尾部上施加胶带或在整个尾部上施加带有粘合剂的条带为基础,该粘合剂例如是热熔粘合剂。该条带可以是从分切卷绕机接收到的纤维幅材条。该条带还可以带有编码或该用户辊的其它细节信息。有利的是,粘合剂涂覆设备与输送线相结合地被定位,使得粘合剂涂覆设备处于分切卷绕机的安全区域内。根据一个有利的特征,输送线还具有用于使多个用户辊分隔开的装置。优选的是,当用户辊是由相对薄的纤维幅材品种卷成时,卷绕部和/或输送线具 有用于在尾部附接之前在从卷绕部到输送机的移动期间防止尾部下落的装置。可选地,或者除了防止尾部下落的装置之外,该配置结构可以包括用于提起可能下落的用户辊尾部的装置。有利的是,防止尾部下落的装置延伸到粘合剂涂覆设备。在一些纤维幅材机中,生产类型是这样的主要是生产具有特定产品直径的用户辊,仅偶尔生产直径大于或小于用户辊的产品直径的用户辊。本专利技术对于具有这种生产类型的纤维幅材机的分切卷绕机是非常有利的。尾部附接配置结构被设置为使得尾部附接设备的位置与分切卷绕机的传送位置的距离满足如下要求当用户辊到达尾部附接设备的位置时,尾部在用户辊的表面上的位置处于尾部附接设备的粘合剂涂覆区域内。在传送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纤维幅材机的分切卷绕机中的配置结构,所述分切卷绕机(20)包括用于对大体全宽度幅材的纤维幅材卷进行退绕的退绕机、用于将全宽度纤维幅材切割成多个部分幅材的分切部、以及用于将所述部分幅材卷绕成多个用户辊(10)的卷绕部,所述配置结构包括输送区域,所述输送区域用于将从所述卷绕部接收的所述用户辊(10)移动到尾部附接区域(30),所述尾部附接区域中设有粘合剂涂覆设备(3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结构中,所述输送区域(31)上的从来自所述卷绕部的所述用户辊(10)的传送位置到所述尾部附接区域(30)上的所述用户辊(10)的尾部被附接到所述用户辊(10)的表面上的位置的距离(L)被限定为:使得直径大体为根据所述分切卷绕机(20)的产能而定的临界直径的那些用户辊的幅材的尾部将会处于所述粘合剂涂覆设备(35)的工作区域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思·阿克尔隆德,
申请(专利权)人: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