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离心圆筒的澄清分离萃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542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湿法冶金萃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离心圆筒的澄清分离萃取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离心圆筒的澄清分离萃取槽包括混合槽和澄清槽,混合槽与澄清槽之间设有挡板,还包括一个离心圆筒,混合槽与澄清槽的体积比为1:(1~1.3),混合槽的中央设有混合槽搅拌轴和混合槽搅拌浆叶,离心圆筒装配在混合槽与澄清槽之间的挡板上,离心圆筒中央设有离心圆筒搅拌轴和离心圆筒搅拌桨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离心圆筒的澄清分离萃取槽采用离心力和重力耦合作用促进澄清分离,克服了传统箱式萃取槽仅靠重力进行澄清分离速度慢、效率低的缺陷,澄清分离萃取槽澄清槽体积缩小了10%,萃取效率提高1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冶金萃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离心圆筒的澄清分离萃取槽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混合-澄清萃取槽发展迅速,围绕提高萃取效率,国内外从改进澄清萃取槽制作材料和内部结构等方面,设计出了许多不同的混合澄清萃取槽,如在澄清萃取槽内添加挡板,变单级为多级,改变澄清室形状等,但是目前针对萃取槽强化分离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改变槽结构方面入手,这些方法都无法大幅度降低萃取槽的澄清槽体积,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提高萃取效率。其中赵秋月、张廷安等在文献“搅拌对箱式混合澄清槽流动性能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2012年04期)中提出在澄清槽增加搅拌装置,但只研究了低转速 下的搅拌对两相分离的影响,未考虑离心搅拌对两相分离澄清的影响,也未涉及混合槽和澄清槽的的结构尺寸特征、搅拌桨位置、离心圆筒的设置及溢流口位置对促进相分离和澄清的影响规律,亦没有提及混合槽和澄清槽连接及工艺条件的匹配问题。由于稀土萃取后水相与有机相分离过程中仅依靠两相的密度差,因此推动力不足,导致两相分离时间过长,目前我国稀土生产企业使用的混合-澄清槽中单级的澄清槽与混合槽体积比大于2. 5 :1,由澄清室与混合槽体积比过大而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离心圆筒的澄清分离萃取槽,包括混合槽和澄清槽,混合槽与澄清槽之间设有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离心圆筒,其中所述的混合槽与澄清槽的体积比为1:(1~1.3),混合槽的宽度为W1,上部设有混合槽有机相入口,下部设有混合槽水相入口,混合槽的中央设有混合槽搅拌轴和混合槽搅拌浆叶;澄清槽的宽度为W2,上部设有澄清槽有机相出口,下部设有澄清槽水相出口,所述的离心圆筒在澄清槽内,并装配在混合槽与澄清槽之间的挡板上,其直径D≤1/2?W2,离心圆筒中央设有离心圆筒搅拌轴和离心圆筒搅拌桨叶;在离心圆筒靠近挡板一侧设有溢流口,离心圆筒的顶部设有轻相出口,底部设有重相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安刘燕赵秋月吕国志豆志河牛丽萍蒋孝丽赫冀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