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护安全带及其制造方法,背护安全带包括主带和设在所述主带后侧的副带,所述主带包括腰带、分别与所述腰带连接的用于供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的两条腿带和一端分别与所述腰带连接的两条肩带,所述副带包括与两条所述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的背护腰带及连接在所述背护腰带上用于供被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的两条背护腿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护安全带克服现有的安全带仅可供一人使用,在救援时容易造成被救援人员从救援人员身上跌落的危险的缺点,提供一种将被救援人员与救援人员可靠地固定在一起的安全副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救援、户外拯救疏散的安全带及其制造方法,具体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消防救援、工业、户外运动中用的安全带一般都是单体结构,一副安全带仅能供一人使用,而在救援过程中,如仅用一副安全带承载两人的重量会存在安全隐患,安全带系在救援人员的身上,救援人员需用双手拢紧被救援人员,被救援人员需紧搂救援人员,救援人员背起被救援人员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受到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作用力的影响, 难免出现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体力不支的情况,造成被救援人员从救援人员身上滑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安全带仅可供一人使用,在救援时容易造成被救援人员从救援人员身上滑落的危险的缺点,提供一种将被救援人员与救援人员固定在一起的背护安全带,有效解决被救援人员由于受伤造成行动不便等问题,使伤者得到及时的施救疏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护安全带,包括主带和设在所述主带后侧的副带,所述主带包括腰带、分别与所述腰带连接的用于供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的两条腿带和一端分别与所述腰带连接的两条肩带,所述副带包括与两条所述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的背护腰带及连接在所述背护腰带上用于供被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的两条背护腿带。作为优选,所述背护腰带的后侧与两条所述背护腿带之间连接有用于托住被救援人员的裤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裤5 的中下部设有腹部连接带,所述腹部连接带与所述主带的两条肩带靠近所述腰带的位置相连接,所述腹部连接带与所述腿带的下边缘之间具有允许被救援人员的腿穿过的空间。作为优选,所述腰带的前侧及所述背护腰带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吊绳连接的安全环。作为优选,两条所述肩带之间通过胸部连接带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腰带由位于前侧的腰部织带及位于后侧的腰部保护带连接而成,所述腰部保护带包括位于外层的牛津布、位于内层的弹性衬垫及位于所述牛津布与所述衬垫之间的透气网布。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肩带包括一端与所述腰带连接的肩部织带和一端与所述肩部织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背护腰带连接的肩部保护带,所述肩部保护带包括位于外层的牛津布、位于内层的弹性衬垫及位于所述牛津布与所述衬垫之间的透气网布。作为优选,所述腰带、腿带、肩带及背护腰带均具有调节长短的调节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护安全带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用织带和辅料经过裁切后车缝加工成为包括腰带、两条腿带和两条肩带的主带及包括背护腰带和两条背护腿带的副带;(2)将副带的背护腰带与主带的肩带相连接。作为优选,在步骤(I)中还包括加工腹部连接带,在步骤(2)中将腹部连接带与所述主带的两条肩带靠近所述腰带的位置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护安全带及其制造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护安全带包括救援人员穿着的主带和设在所述主带后侧供被救援人员穿着的副带,副带的背护腰带与主带的肩带连接,可承载被救援人员的部分重力,从而可减轻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手部的负载。 2、背护安全带的背护腰带的后侧与两条所述背护腿带之间连接有用于托住被救援人员的裤兜,可承载被救援人员的部分重量,防止被救援人员的腿被腿带勒得太紧,使被救援人员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更舒适。3、采用腹部连接带将被救援人员的腿与救援人员的腰部相互固定,防止被救援人员在受力时与救援人员发生相对移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肩带的肩部保护带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腰带的腰部保护带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I-主带,2-副带,3-腰带,4-腿带,5-肩带,6-背护腰带,7-背护腿带,8_裤兜,9-安全环,10-腹部连接带,11-胸带,12-第二连接插扣,13-调节扣,14-第一连接插扣,15-肩部织带,16-肩部保护带,17-腰部织带,18-腰部保护带。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肩带的肩部保护带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腰带的腰部保护带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护安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I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护安全带,用于消防救援、户外拯救疏散,包括供救援人员穿着的主带I和设在所述主带I后侧供被救援人员穿着的副带2,所述主带I包括腰带3、分别与所述腰带3连接的两条腿带4和分别与所述腰带3连接的两条肩带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腰带3和腿带4均为环形,两条腿带4均与腰带3的前侧相连接并位于腰带3的下方,肩带5为条形,肩带5一端与腰带3的前侧连接,肩带的另一端绕过救援人员的肩部直至救援人员的背部。救援人员穿着主带I时,将两条腿分别伸进两个腿带4,腰带3拉至腰处。所述副带2包括与两条所述肩带5连接的背护腰带6及与所述背护腰带6连接的两条背护腿带7,两条肩带5的端部分别与背护腰带6的前侧连接,两条背护腿带7亦与背护腰带6连接并位于背护腰带6的下方。被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进两条背护腿带7,其上身伏在救援人员的背上,肩带5可承载被救援人员的部分重力,从而可减轻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手部的负载。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背护腰带6的后侧与两条所述背护腿带7之间连接有用于托住被救援人员的裤兜8,可承载被救援人员的部分重量,防止被救援人员的腿被背护腿带7勒得太紧,使被救援人员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更舒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裤兜8的中下部设有腹部连接带10,腹部连接带10的两端可通过第一连接插扣14连接,所述腹部连接带10与所述主带I的两条肩带5靠近所述腰带3的位置相连接,所述腹部连接带10与所述背护腿带7的下边缘之间具有允许被 救援人员的腿穿过的空间。腹部连接带10将被救援人员的腿与救援人员的腰部相互固定,防止被救援人员在受力时与救援人员发生相对移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腰带3的前侧及所述背护腰带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便于与吊绳连接的安全环9,以使救援人员和救援人员前后左右受力平衡,身体不会发生大幅倾斜,一方面提高了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防止落地时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跌倒。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两条所述肩带5之间通过胸部连接带连接,胸部连接带位于救援人员的胸部位置,将两条肩带5连接在一起,可防止肩带5从救援人员的肩上滑落造成意外情况发生。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胸部连接带包括两条分别与两条所述肩带5连接的胸带11,两条所述胸带11通过第二连接插扣12连接,在穿主带I时拔开插扣,救援人员可容易地穿上主带1,穿好主带I后插好插扣。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腰带由位于前侧的腰部织带17及位于后侧的腰部保护带18连接而成,所述腰部保护带18包括位于外层的牛津布、位于内层的弹性衬垫及位于所述牛津布与所述衬垫之间的透气网布,其弹性衬垫可采用高发泡布制成,可缓冲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被救援人员的腿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带和设在所述主带后侧的副带,所述主带包括腰带、分别与所述腰带连接的用于供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的两条腿带和一端分别与所述腰带连接的两条肩带,所述副带包括与两条所述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的背护腰带及连接在所述背护腰带上用于供被救援人员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的两条背护腿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