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发泡性混合物被注入到铸模前对其进行监控和控制,以保持注入的状态,由此来确保铸型具有均匀的强度的方法。此方法包括:(a)测量发泡性混合物温度的步骤,(b)在所测温度和预设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特征参量的每一个参考值的步骤,(c)测量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特征参量的步骤,(d)判断每一个特征参量是否都处于相应的参考值之内的步骤,(e)判断发泡性混合物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是其状态需要被调整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泡性混合物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当通过将由粒 子状骨材,水溶性粘合剂及水混合并搅拌而成的发泡性混合物注入加热的模具 空腔,来铸造例如主型或砂芯之类的铸型时,用来确保上述发泡性混合物处于 预设的正常状态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由于其所得铸型的崩坏性的优良, 一种使用水溶性粘合剂来作为粒 子状骨材的粘合剂,并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来达到硬化的目的的铸型铸 造方法被提了出来。传统的用来铸造上述铸型的铸型铸造装置包括,例如, 一可上下运动的用 来向模具中注入流砂的注入装置,其中此注入装置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圆柱形空 腔,空腔中设有一可上下运动的插棒,和一位于圆柱形空腔底部用来开通和关 闭开口的门控,其中在圆柱形空腔的中间设有一开口,开口上设有一搅拌器,用来将流砂填入圆柱形空腔中。(见日本专利,公布号No.S55-54241)另外,传统的铸型铸造装置可以通过在圆柱形空腔的中间设置一门控,或 是改变圆柱形空腔的位置,或是改变其底部开口或插棒的位置来改变填入圆柱 形空腔中的流砂量,以此来改变注入模具中的流砂量。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传统的铸型铸造装置需要向混合物中加水并搅拌,因为当其中水分 不足的时候,作为铸型铸造原料且含有水溶性粘合剂的发泡性混合物的流动性 会降低,导致不能够向模具的空腔中注入足量的混合物。另外,当发泡性混合物的粘度太高时,无法向模具的空腔中注入足量的混合物,所以混合物必须被 重新搅拌。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泡性混合物的控制方法,由此提供一 种在发泡性混合物被注入模具前对其的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方法,而且此方 法通过在混合物成型的过程中保持注入的状态,来提高注入的效率以及铸型强 度的均匀性。当通过将由粒子状骨材,水溶性粘合剂及水混合而成的发泡性混合物注入 加热的模具空腔,来铸造铸型时,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性混合物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混合物的控制,使其处于预设的正常状态。此方法包括(a)测量发泡性混合物 的温度的步骤,(b)在所测温度以及预设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与其温度 的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参量的 参考值的步骤,(c)测量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特征参量 的步骤,(d)判断每一个特征参量是否处于相应的参考值之内的步骤,(e)判 断发泡性混合物是否被置于正常状态,或是当前状态需要被调整的步骤。另外,当通过将由粒子状骨材,水溶性粘合剂及水混合而成的发泡性混合 物注入加热的模具空腔,来铸造铸型时,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性混合物的控制方法通 过对混合物的控制,使其处于预设的正常状态,包括(a)测量发泡性混合物 的温度的步骤,(b)在所测温度以及预设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与其温度 的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水分含量和粘度的参考 值的步骤,(c)测量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水分含量的步骤,(d)判 断所测的水分含量是否处于参考值之内的步骤,(e)当水分含量处于其参考值 之内时,测量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粘度的步骤,(f)判断所测的粘度 是否处于参考值之内的步骤,以及(g)判断发泡性混合物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 步骤。通过此专利技术,由于在铸型成型时保持了注入的状态,可以使得铸型的强度 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铸型铸造装置的正视图,该正视图上还含有一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的铸型铸造装置的说明图。其所示为将混合物存储装置中的发泡 性混合物注入水平分离式模具的状态。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铸型铸造装置的正视图,该正视图上还含有一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在图1至4的基础上,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性混合物的控制方法。本 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铸型铸造装置中设有两个汽缸2, 2,且它们的臂向上穿过基台1。 另外,导向杆3, 3被安装于基台1的四角。两个汽缸2, 2的活塞杆支撑于升 降框架4的下表面,其中升降框架4可以上下运动,且其四角可通过四个导向 杆3, 3滑动。水平分离式铸模5的下铸模6被设置于升降框架4的上表面。水 平分离式铸模5的上铸模7被置于下铸模6之上,且上铸模7由安装于下铸模6 的上部并位于导向杆3, 3上的四组支持机构8, 8所支撑。导向杆3, 3支撑了一水平延伸的顶棚框架9。 一充当搅拌槽及注入筒功能 的混合物存储装置10设置于顶棚框架9的右下部,使得第一移动台车11可以 将其移至顶棚框架9的左部。混合物存储装置10包括一中空直方体12,其中有 一中空腔垂直地贯穿,还包括一设置于中空直方体12的下端用来关闭它的底板 14,且底板14上有供混合物注入用的注入开孔13, 13。底板14的上部有水冷 结构,下部有绝热结构。一搅拌叶片机构15设置于顶棚框架9的右上部。此机构混合粒子状骨材, 在常温下可溶的水溶性粘合剂,以及水,这些材料都置于混合物存储装置中。 然后搅拌叶片搅拌此混合物并使之发泡。粒子状骨材可以是例如硅砂的材料。 用作粒子状骨材的粘合剂的水溶性粘合剂可以是聚乙烯醇。搅拌叶片机构15中 的搅拌叶片16通过传动机构18与马达17的输出轴相连接。马达17安装于随 着汽缸19的伸縮而上下运动的支持部件20上。支持部件20具有一个顶盖21,用以覆盖混合物存储装置10的上端开口。搅拌叶片16和顶盖21都随着汽缸19 的伸縮而上下运动。一栓装置22装置于顶棚框架9上,并且紧靠在搅拌叶片机构15的下面。 栓装置22用于栓塞混合物存储装置10的注入开孔13, 13。栓装置22的栓23, 23可被塞入注入开孔13, 13中,并通过支持板24安装于向上的汽缸25的活塞 杆的上端。栓23, 23随着汽缸25的伸縮而上下运动。汽缸25通过支持部件26, 26装置于顶棚框架9上。注入开孔13, 13可以通过向其中塞入一系列的栓23, 23来清洁。一推出机构27被安置于顶棚框架9上并紧靠在水平分离式铸模5的上面。 推出机构27推动混合物存储装置10中的混合物,使得它通过注入开孔13, 13 被注入。推出机构27包括一个具有一系列排气孔的活塞29,且此活塞29可以 随着向下的汽缸30的伸縮而上下运动。一铸型推出机构31被安置于顶棚框架9的左下部,这样该铸型推出机构31 可以被第二移动台车32向右移动。铸型推出机构31推出上铸模7的铸型。铸 型推出机构31包括一设于向下的汽缸35的活塞杆下端的推出板34。推出板34 具有一系列铸型推出脚33。铸型推出脚33, 33随着汽缸35的伸縮而上下运动。为了确保铸型达到预设的质量,对发泡性混合物进行控制是很重要的,本 专利技术对注入模具之前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中,使 用铸型铸造装置,通过向加热的模具空腔中注入发泡性混合物来铸造铸型。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测量发泡性混合物的温度,然后按照发泡性混合物的预 设特征性质(取决于它的水分含量,粘度,砂的种类及粒子大小,和粘合剂的 种类及用量),根据所测温度来确定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 特征参量的每一个参考值。特征参量可以是水分含量或是粘度。然后,测量上述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特征参量,根 据本专利技术判断每一个确定的参量(例如,水分含量值或者粘度值)是否处于参 考值之内(例如,处于参考值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通过将发泡性混合物注入到加热的铸模空腔中来铸造铸型时,控制发泡性混合物,使其处于预设的正常状态的方法,其中发泡性混合物通过混合粒子状骨材,水溶性粘合剂和水获得,其中此方法包括(a)测量发泡性混合物温度的步骤,(b)在所测温度和预设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特征参量的每一个参考值的步骤,(c)测量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特征参量的步骤,(d)判断每一个特征参量是否都处于相应的参考值之内的步骤,(e)判断发泡性混合物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是其状态是否需要被调整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6-15 174520/20051、一种在通过将发泡性混合物注入到加热的铸模空腔中来铸造铸型时,控制发泡性混合物,使其处于预设的正常状态的方法,其中发泡性混合物通过混合粒子状骨材,水溶性粘合剂和水获得,其中此方法包括(a)测量发泡性混合物温度的步骤,(b)在所测温度和预设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特征参量的每一个参考值的步骤,(c)测量一个或多个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特征参量的步骤,(d)判断每一个特征参量是否都处于相应的参考值之内的步骤,(e)判断发泡性混合物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或是其状态是否需要被调整的步骤。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发泡性混合物的方法,其中特征参量为发泡 性混合物的水分含量和粘度。3、 一种在通过将发泡性混合物注入到加热的铸模空腔中来铸造铸型时,控 制发泡性混合物,使其处于预设的正常状态的方法,其中发泡性混合物通过混 合粒子状骨材,水溶性粘合剂和水获得,其中此方法包括(a) 测量发泡性混合物温度的步骤,(b) 在所测温度和预设的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基础 上,确定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特征性质的水分含量和粘度的参考值的步骤,(c) 测量表征发泡性混合物的混合状态的水分含量的步骤,(d) 判断水分含量是否处于参考值之内的步骤,(e) 如果所测的水分含量处于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裕介,善甫敏彦,浅野宪启,西川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