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488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从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用于从含氨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包括:管束热交换器,其有用于含氨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的进料管道及用于两相气-液混合物的排放管道,并适于使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混合以获得两相气-液混合物并将其冷却;分离器,其设在管束热交换器的下游,用于分离成富氨的液相和贫氨的气相;吸收塔,其关于气相设在分离器的下游,并包括用于淡水的进料管道、用于作为水性液体的载有氨的水的排放管道、用于贫氨的气体的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传质装置,水性液体的第一部分借助输送装置传送通过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处冷却,随后再次在传质装置上方加载到吸收塔,水性液体的第二部分再循环到管束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从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用于从含氨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包括:管束热交换器,其有用于含氨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的进料管道及用于两相气-液混合物的排放管道,并适于使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混合以获得两相气-液混合物并将其冷却;分离器,其设在管束热交换器的下游,用于分离成富氨的液相和贫氨的气相;吸收塔,其关于气相设在分离器的下游,并包括用于淡水的进料管道、用于作为水性液体的载有氨的水的排放管道、用于贫氨的气体的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传质装置,水性液体的第一部分借助输送装置传送通过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处冷却,随后再次在传质装置上方加载到吸收塔,水性液体的第二部分再循环到管束热交换器。【专利说明】从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
本技术涉及用于通过使含氨气体混合物与水性液体混合来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氨的设施,氨至少部分被所述水性液体吸收。
技术介绍
这样的设施和设备本身是已知的。其一种重要的用途在于,通过撒索尔-鲁奇(Sasol-Lurgi)方法,处理在煤固定床气化中得到的凝析气。其中,接连地处理焦油、油、苯酚,并且随后从凝析气接连地分离出酸性气体和氨。这些设施被描述于第2版的《气化(GASIFICAT1N)》中,克里斯托弗黑格曼/马耳他范德波哥(Christopher Higman/Maartenvan der Burgt),海湾专业出版(Gulf Profess1nal Publishing),第5.I.I章和在《乌尔曼的工业化学百科全书(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6版,卷15,第6章,第430页。实际上,通常通过在吸收塔中吸收氨来执行氨的分离。含氨气体混合物从底部到顶部流动通过塔且被引导通过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填料床。作为吸收剂的水以相对于含氨气体混合物的逆流从底部到顶部引导通过填料。在其中含氨气体混合物首先与水性吸收液体相接触的最下面的填料中,由于大量氨被在该接触中吸收且耗散相关大量的吸收热量,水吸收液被循环通过一个外部热交换器。通常对第二填充床执行该措施。当水性吸收液体的吸收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时,要求通过相应大量液体使由氨的吸收导致的温度上升保持为低。然而,这导致了在首先与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最下面的填充床的区域中,塔必须设计有很大的直径,以能够在填充床上均匀分布大量液体。待循环的该大量液体导致设备尺寸较大和相应的成本,这降低该方法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由以上方法操作的设施,其中在含氨气体混合物与吸收液体之间的接触在较小体积且因此价钱更低的设备中执行。根据本技术解决所述目的,其中,借助于通过使气体混合物与水性液体混合来从含氨气体混合物中分离氨的设施解决所述目的,氨至少部分地被所述水性液体吸收,其中,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被分开地引导到管束热交换器的入口罩中且在其中被混合,以获得两相气-液混合物,其中,气-液混合物随后经过管束热交换器的管,其中,通过在外壳侧上被引导的冷却介质来冷却所述气-液混合物,来自热交换器的气-液混合物随后被传送到分离器中,以对气相和液相进行,其中,获得贫氨的气相和富氨的液相,且贫氨的气相和富氨的液相每个被从分离器排出以用于进一步使用。根据本技术,来自全部气提塔的含氨气体混合物与水性液体的混合,氨的吸收以及吸收热的耗散在管束热交换器中执行。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被分开地引入到管束热交换器的入口罩中并在其中混合以获得两相气-液混合物,其中,气-液混合物随后经过管速热交换器的管,其中,通过在外壳侧上被引导的冷却介质来冷却气-液混合物。由于含氨气体混合物和吸收液体共同地流动通过热交换器的管,部分吸收热在其产生期间直接耗散,液体的温度增加被降低,且因此液体的吸收能力增加。随后,气-液混合物被从热交换器传送到用于分离气相和液相的设备中。本技术的优选方面本技术的有利方面在于,借助于管束热交换器的入口罩中的至少一个喷嘴将水性液体弓I入到含氨气体混合物中。这是一种将液体均匀分布在气体中的简单方法。本技术的一种变型在于,在多阶段过程中执行氨的吸收,其中,根据本技术的以上方面实施第一阶段,且然后在第二阶段中,所获得的贫氨的气相进入到吸收塔中并从底部到顶部流动通过该塔,并且其中,淡水被引入到该塔中,淡水以相对于气相的逆流从顶部到底部流动通过吸收塔,并且其中,进一步贫氨的气体被从塔排出以用于进一步使用,并且其中,载有氨的水作为水性液体被从塔排出且通过引入到管束热交换器的入口罩中而在第一步骤中被使用。通过该措施,以常规方式,即通过气相和液相在一个或多个填料床中的接触,将余留的氨含量从气相移除。连同气相和水性液体根据本技术在管束热交换器中的混合,能够在使用大体较小尺寸的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氨的特别高的分离度。本技术另一具体方面的特征在于,用于第二阶段的吸收塔配有两个独立、叠置的传质装置,例如填料床或规整填料,其中,所述水相被循环通过下填料并被循环过位于塔外侧的热交换器以用于冷却。当根据现有技术在第一步骤中在填料床上执行吸收时,该方面是特别有利的。总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从含氨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其包括:(a)管束热交换器,所述管束热交换器带有用于含氨气体混合物和水性液体的进料管道以及用于两相气-液混合物的排放管道,所述管束热交换器适合于使所述气体混合物和所述水性液体混合以获得两相气-液混合物并用于将所述两相气-液混合物冷却,(b)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管束热交换器的下游,用于分离成富氨的液相和贫氨的气相,(C)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关于所述气相设置在所述分离器的下游,所述吸收塔包括用于淡水的进料管道、用于作为水性液体的载有氨的水的排放管道、用于贫氨的气体的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传质装置,其中,所述水性液体的第一部分借助于输送装置被传送通过热交换器,在所述热交换器处被冷却,并且随后再次在所述传质装置上方加载到所述吸收塔,并且其中,所述水性液体的第二部分被再循环到所述管束热交换器。【附图说明】还能够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来理解本技术的其它发展、优势和潜在应用。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从含有氨和惰性气体的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设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将参照图1解释现有技术。含氨气体混合物I在吸收塔2的底部处被引入,并依次流动通过传质装置3,4和5,传质装置3,4和5在这里被设计为填料床。软化水6作为吸收剂被引入到塔2的顶部中,并以相对于上升的气体混合物的逆流依次流动通过填料床。对于下填充床3和中间填充床4,水借助于栗7和8被栗送经过。经由热交换器9和10,从水提取在氨的吸收期间生成的吸收热量。这样,实现通过水吸收更多的氨。在塔2的底部处,富氨水性液体12经由栗11排出以进一步使用。在塔2的顶部处,贫氨气体13被排出以进一步使用,贫氨气体13是主要含有氮的惰性气体。由于部分负载吸收剂的大体积流量,所以特别是最底部的填料床3必须被设计成特别大。这导致吸收塔2的尺寸较大,特别是在塔的横截面这方面。这又导致成本投入的增加和吸收塔2在复杂设施内的安装的限制。此外,栗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从含氨气体混合物分离氨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a)管束热交换器(16),所述管束热交换器(16)带有用于含氨气体混合物(1’)和水性液体(14)的进料管道以及用于两相气‑液混合物(17’)的排放管道,所述管束热交换器(16)适合于使所述气体混合物(1’)和所述水性液体(14)混合以获得两相气‑液混合物(17’)并用于将所述两相气‑液混合物(17’)冷却,(b)分离器(18),所述分离器(18)设置在所述管束热交换器(16)的下游,用于分离成富氨的液相(12’)和贫氨的气相(19),(c)吸收塔(2’),所述吸收塔(2’)关于所述气相设置在所述分离器(18)的下游,所述吸收塔(2’)包括用于淡水(6’)的进料管道、用于作为水性液体(14)的载有氨的水的排放管道、用于贫氨的气体(13’)的排放管道和至少一个传质装置(4’),其中,所述水性液体(14)的第一部分借助于输送装置(8’)被传送通过热交换器(10’),在所述热交换器(10’)处被冷却,并且随后再次在所述传质装置(4’)上方加载到所述吸收塔(2’),并且其中,所述水性液体(14)的第二部分被再循环到所述管束热交换器(1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塔季扬娜·维德施潘格特·翁加尔马丁·米勒哈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克劳德方法的研究开发空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