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踝关节扰动刺激装置,可应用于脑血管疾病、脑或脊柱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等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技术介绍
中心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疾病,例如脑卒中、脊椎损伤、脑外伤等疾病的病人来说康复与否直接影响能否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在疾病致残致死率中,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居首,致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居第二位。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丧失。已有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时此类患者恢复大部分运动功能。目前对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损伤患者通常采用治疗师一对一的手法治疗,效率低、强度 大。通常患者在脑卒中后前11周内接受行走能力康复治疗的效果远大于11周后接受治疗当损伤是轻/中度损伤时,康复可以在第3周后开始,但不宜在第9周后开始;当损伤严重时,康复也应在第6周到第11周内开始。目前市场上比较缺少适用于早期康复治疗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而现有的适用于早期康复治疗的下肢康复系统也存在不足之处(I)任务主要局限在运动膝关节和髋关节上,(2)脚部运动信息无法刺激到大脑皮质,(3)运动的刺激方式过于单一效果不佳。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踝关节扰动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撑系统、连接部分和释放系统三部分组成;所述支撑系统的结构为:脚部支撑板(2)通过粗轴(3)与连接板(9)铰接;脚板(1)分为相互铰连的两部分,一部分与连接板(9)固接,另一部分搭于脚部支撑板(2)上;所述连接部分的结构为:电磁铁固定架(7)和连接板(9)分别通过螺栓与机器人平台足底往复运动机构(10)连接,电磁铁固定架(7)和连接板(9)跟随机器人平台上足底往复运动机构(10)运动;电磁铁(8)固定于电磁铁固定架(7)上;所述释放系统的结构为:第一细轴(41)与连接板(9)铰接,第二细轴(42)与脚部支撑板(2)嵌入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林红,隋建锋,程嘉,梁梅,杨尚元,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