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宣碧华专利>正文

一种精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3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冲模具,上模座下固定有凹模,凹模中间设有反压板,反压板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通气孔,通气孔与设在上模水平方向的进气孔连通,其中,反压板相对凹模独立,其上端与穿过上模座的上传力杆相连;下模座上设有竖直滑动的凸凹模固定板,凸凹模固定板中设有凸凹模,其中,凸凹模固定板底面与穿过下模座的下传力杆相连,凸凹模与下固定板相对固定。本技术方案将凹模设在上模,将凸凹模设在下模,冲床滑块下行提供合模压边力和冲裁力,上液压提供反压力,下液压提供上顶力,使得精冲件从上模脱模吹落由接料装置接走,彻底解决了精冲排料难的问题,可以实现较轻较小件的自动送料、连续精冲,大幅度提高了精冲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板材精密冲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薄板料(金 属带料)制造链条链板等较小较轻件的精冲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冲压是机械制造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 节能又省材等诸多优点,冲压既可以生产很小、很轻的零件,如电子、钟表及 仪器上的小零件,也可以制造汽车拖拉机上的大型覆盖件。在冲压加工技术中,精冲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成功应用Trheodor Kar-man理论的结果, 该理论的核心是固体在多向受压的情况下比在单向受压时塑性好、变形状态 更好,更容易变形。板料精冲时,利用精冲模的特殊结构,在板料的剪切变形 区形成三向施压形成立体压应力状态,使材料在静水压状态下实现纯剪切分离, 实现精密冲裁。相比于普通冲裁,精密冲裁能在一次冲压行程中获得尺寸精度 高、断面光洁、翘曲小、塌角小且互换性好的优质工件,并以较低的成本达到 产品质量的提高。常用的精冲方法有小间隙圆角刃口冲裁、负间隙冲裁、往复冲裁和强力 压板精密冲裁,本技术涉及的是强力压板精密冲裁。 一般的强力压板精冲 原理如图1所示,冲裁工件的凸凹模2通过凸凹模固定板5设置在上模,凸凹 模2中间穿设有顶杆3,与上模对应,下模设有凹模12,凹模12中设有与凸凹 模2对应的反压板7和与顶杆3对应的冲孔凸模9,其中,凸凹模固定板5通过 上顶杆1与上模座相对固定,顶杆3与上模座相对固定,凸凹模2通过上传力 杆4与上液压装置连接,凹模12与下模座相对固定,反压板7通过下传力杆10 与下液压装置连接;落料时,固定在冲床滑块上的上模下行,通过合模压力FR 将精冲材料6压紧,冲裁时,凸凹模2在上液压装置施加的冲裁力Fs作用下下 行,同时下液压装置向反压板7提供与冲裁力Fs对应的反压力F。,直至完成冲 裁,开模完毕,精冲件ll由下模的反压板7顶出与冲孔废料8—起排出, 一个 冲裁周期完成。由于精冲模具下模没有排料孔,不能像普通冲裁一样从下模将 冲孔废料和工件排出,只能从模具上下模之间排出,这样就增加了排料难度。 现有技术中,根据工件和废料的大小及重量,排料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人 工将工件和废料清除收走,只适合冲压齿轮等较大精冲件,无法自动化、高效 率生产;另一种是在上下模之间设置水平吹气装置,将工件和废料水平吹走, 适合中小工件,但是因为精冲材料涂的精冲润滑剂的黏附力等原因,仅靠水平 吹气的方式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对于较轻较小件,而一旦废料或者工件没 有完全清理出模具上下模空间,在接下来的冲裁中,就会对模具造成一定程度 的损坏,所以这种方式也无法实现连续、高效率精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冲模具,可以 实现采用薄板料(金属带料)制造链条链板等较小较轻件的连续精冲,提高精 冲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精冲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通过凹模固定板固定 有凹模,凹模中间设有反压板,反压板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通气孔,通气孔与设 在上模水平方向的进气孔连通,其中,所述反压板相对凹模独立,其上端与穿 过上模座的上传力杆相连;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设有竖直滑动的凸凹模固定板,凸凹模固定板中设有凸凹模,其中,所述凸凹模固定 板底面与穿过下模座的下传力杆相连,所述凸凹模与下画定板相对固定。因为精冲件大多需要冲孔,所以可以在上述反压板中间设有冲孔凸模,所 述冲孔凸模相对凹模固定,上述凸凹模中间设有与冲孔凸模对应的顶杆通孔。一种方案是在上述凸凹模上的顶杆通孔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向下穿出下 固定板和下模座,是标准的精密冲裁,适用于对精冲件的落料断面(外边缘) 和冲孔断面都有较高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另一种方案是上述顶杆通孔竖 直向下延伸穿过下固定板和设在下模座上水平方向的吹气通孔连通,适用于只 对精冲件的落料断面有较高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要求的,冲孔分离为普通冲裁, 而落料分离为精密冲裁,这样,顶杆通孔就可以作为冲孔废料的排料孔,通过 吹气排料。针对精冲模具排料困难的问题,将精冲模具制成和普通冲裁的复合模相似 的形式,精冲模的凹模在上,凸凹模在下,其精冲原理如图2所示,由冲床滑 块下行提供合模力,配合连接下液压装置的下传力杆的上顶力完成压料动作; 由冲床滑块继续下行提供下压力,使得凹模的下压力配合下传力杆的上顶力形 成压边力,使得冲孔凸模的下压力形成冲裁力完成冲孔动作,由上液压装置通 过上传力杆给反压板提供反压力,使得相对下模座固定的相对凹模上移,完成 被动冲裁落料;开模时,精冲件因为应力释放和润滑剂黏附力等原因被含在上 模的凹模型腔内,开模到位后,精冲件被反压板推出并通过进气孔吹气将其吹 落,由接料斗接走;而冲孔废料可以是含在下模的凸凹模型腔内,由顶杆顶出 再由现有的水平吹气装置从上下模之间排出,也可以是在下模的顶杆通孔内不 设顶杆,使得冲孔分离时冲孔废料自然落下,从下模座的吹气通孔吹出。因为 精冲润滑剂是涂在精冲材料上表面的,这样就避免了原先的精冲件和冲孔废料仅靠水平吹气的方式无法排出的问题,使得连续、高效率精冲得以实现。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和凹模固定板之间设有上固定板和上垫板,所述上 传力杆穿过上固定板和上垫板与反压板相抵,所述冲孔凸模穿过上固定板与上 垫板相抵固定;上述进气孔设在上固定板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凹模设在上模,将凸凹模设在 下模,冲床滑块下行提供合模压边力和冲裁力,上液压提供反压力,下液压提 供上顶力,使得精冲件从上模脱模吹落由接料装置接走,冲孔废料从下模排出 吹走,彻底解决了精冲排料难的问题,可以实现较轻较小件的自动送料、连续 精冲,大幅度提高了精冲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精冲技术的精冲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精冲示意图(实施例l)。 图3是本技术装在液压模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 图4是实施例1中精冲件(链条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精冲模具沿图4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精冲模具沿图4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3、图5、图6所示的一种精冲模具,包括上模座18和下模座21,所 述上模座18下通过凹模固定板17固定有凹模12,凹模12中间设有反压板7, 反压板7中间设有冲孔凸模9,反压板7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与设在上模水平方向的进气孔32连通,其中,所述反压板7相对凹模12独 立,其后端与穿过上模座18的上传力杆4相连,所述冲孔凸模9相对凹模12 固定;所述下模座21上固定有下固定板14,下固定板14上设有竖直滑动的凸 凹模固定板5,凸凹模固定板5中设有凸凹模2,凸凹模2中间设有顶杆3,其 中,所述凸凹模固定板5底面与穿过下模座21的下传力杆10相连,所述凸凹 模2与下固定板14相对固定,所述顶杆3向下穿出下固定板14和下模座21。上液压装置15通过上传力杆4将液压力传递给反压板7,形成反压力;下 液压装置20通过下传力杆10将液压力传递给凸凹模固定板5,凸凹模固定板5 在冲裁时将力作用在精冲材料6上,形成压边力;下液压装置20对顶杆3施加 顶件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冲模具,包括上模座(18)和下模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8)下通过凹模固定板(17)固定有凹模(12),凹模(12)中间设有反压板(7),反压板(7)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与设在上模水平方向的进气孔(32)连通,其中,所述反压板(7)相对凹模(12)独立,其上端与穿过上模座(18)的上传力杆(4)相连;所述下模座(21)上固定有下固定板(14),下固定板(14)上设有竖直滑动的凸凹模固定板(5),凸凹模固定板(5)中设有凸凹模(2),其中,所述凸凹模固定板(5)底面与穿过下模座(21)的下传力杆(10)相连,所述凸凹模(2)与下固定板(14)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冲模具,包括上模座(18)和下模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8)下通过凹模固定板(17)固定有凹模(12),凹模(12)中间设有反压板(7),反压板(7)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与设在上模水平方向的进气孔(32)连通,其中,所述反压板(7)相对凹模(12)独立,其上端与穿过上模座(18)的上传力杆(4)相连;所述下模座(21)上固定有下固定板(14),下固定板(14)上设有竖直滑动的凸凹模固定板(5),凸凹模固定板(5)中设有凸凹模(2),其中,所述凸凹模固定板(5)底面与穿过下模座(21)的下传力杆(10)相连,所述凸凹模(2)与下固定板(14)相对固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压板(7)中间 设有冲孔凸模(9),所述冲孔凸模(9)相对凹模(1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昌张融南邱德方宣碧华
申请(专利权)人:宣碧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