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支撑结构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8286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1
一种支撑结构和一种系统,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槽和沟道。所述槽可由侧壁和唇缘限定。一耗能装置,所述耗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支撑磁体以及第一和第二端子,且所述磁体有助于将所述耗能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壳体定位在所述槽中,且所述槽有助于将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支撑结构中,同时所述沟道允许所述耗能装置可被看得到。为了有助于固定所述耗能装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可设置头部,以使得所述壳体能沿所述槽移动但不能从所述支撑结构上脱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涉及耗能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可固定于一对接触件的耗能装 置。
技术介绍
已有的轨道照明系统被设定为将发光元件定位在特定位置,同时将电能提供到那个位置。这种系统的益处之一在于可沿轨道将所述发光元件定位在多个位置,由此提供高级别的客户定制化(customization)。尽管这些已有的系统在采用白炽光源时工作良好,但是新的更高效的基于LED的光源要求更好的热控制,因为LED的使用寿命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另外,常规轨道照明系统因白炽灯泡的尺寸而趋于偏大。所以,一种可以提供雅致唯美设计的易安装方式来解决热、电、和结构问题的照明系统将会受到特定人群的赏识。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支撑结构,包括槽和沟道。一种耗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支撑磁体和第一及第二端子。一种耗能模块,由所述支撑结构支撑,所述耗能模块可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所述槽有助于将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支撑结构中,同时所述沟道允许耗能装置可看得至IJ。所述磁体被设定为将所述耗能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电力接触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接合所述电力接触件。所述耗能装置上的热桥被设定为压靠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以在所述耗能装置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获得低热阻。为了有助于固定所述耗能装置,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均可设置有头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一耗能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底壁;一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由所述底壁支撑,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相互间隔开且与所述底壁电绝缘;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一第一唇缘,自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出;以及一第二唇缘,自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唇缘和第二唇缘是相向延伸的。优选地,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唇缘和第二唇缘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一第一头部和一第二头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头部还包括一锁定器,其可释放地将所述头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包括一支撑结构,包括一底壁、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以及一朝向第二侧壁开口的槽,所述槽由所述第一侧壁和自所述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一唇缘限定,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外部连通的一沟道;一第一电力接触件和一第二电力接触件,由所述底壁支撑,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与所述底壁电绝缘,且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彼此也电绝缘;以及一耗能装置,带有定位在所述槽中的壳体,所述耗能装置包括一第一端子和一第二端子、以及一磁体,所述磁体被设定为迫使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底壁,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电接触,所述耗能装置经由所述沟道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外部连通,其中所述壳体被设定为不能脱离所述支撑结构,而在操作时则允许所述耗能装置沿所述槽移动。 优选地,所述耗能装置包括一 LED阵列和一热连接于所述LED阵列的热桥,所述热桥被所述磁体压贴在所述底壁上,使得所述热桥被至少3PSI的力压靠在所述底壁上。优选地,所述LED阵列和所述底壁之间的热阻是低于3C/W。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一头部和一第二头部,其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被设定为限制所述耗能装置沿所述槽移动。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顶支撑结构和一底支撑结构,所述顶支撑结构和所述底支撑结构固定在一起。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器以将所述顶支撑结构和所述底支撑结构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槽为第一槽,所述支撑结构还设置有面向所述第一槽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由所述第二侧壁和自所述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二唇缘所限定。优选地,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唇缘和第二唇缘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还包括一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被设定为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头部包括一锁定器,其可释放地将所述第一头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优选地,所述耗能装置包括一 LED阵列和一热连接于所述LED阵列的热桥,所述热桥被所述磁体压迫在所述底壁上,使得所述热桥被至少3PSI的力压靠在所述底壁上。优选地,所述LED阵列和所述底壁之间的热阻是低于3C/W。优选地,所述LED阵列和所述底壁之间的热阻是低于2C/W。附图说明本技术通过下面的附图进行举例说明,且本技术不受限于附图以及在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标示的类似的部件,而且在附图中图I是耗能装置(即LED装置和支撑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耗能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耗能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图4是耗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耗能装置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6是耗能装置的另一分解立体图;图7是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供电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供电模块的立体图;图9是将盖体去除的供电模块的立体图;图10是供电模块的元件的立体图;图11是供电模块的元件的立体图;图12是供电模块的元件的立体图;图13是供电模块的元件的俯视图;图14是供电模块中使用的接触件以及在图16至图18中示出的跳线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供电模块的元件的立体图;图16是跳线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7是跳线装置的元件的立体图;图18是跳线装置的元件的立体图;图19是轨道和耗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实施例的放大图;图21是耗能装置和支撑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所示实施例的沿线22-22做出的剖视图;图23是支撑结构的端帽的立体图;图24是另一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5是图21所示实施例的省略端帽的立体图;图26是图25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7是支撑结构及耗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8是定位在支撑结构中的耗能装置的示意图;图29是图28所示的示意图的放大图;图30是支撑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31是支撑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技术很容易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示出在附图中且本文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同时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本技术的原理的一个示例,且不意欲将本技术限制于本文所示出的图样及所说明的内容。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特征可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出于简要目的未另外示出的其他组合。一般而言,所示出的实施例将针对低压应用(诸如12-24VAC/DC)。在某些应用中,电压将为DC (其使得驱动需要DC电源的许多类型的元件变得较为简单)。然而,也能提供12V AC。在这种情况下,对各个耗能装置来说,如果它们要求DC电源,则会需要包含有电力转换器件,诸如整流器和电容器等。另外,可以意识到的是,多个耗能装置可以以下面讨论的方式放置在单个轨道上。另外,两个轨道可放置成彼此相邻且第一和第二跳线装置将在两个轨道上的电力接触件电连接在一起。当然,如果跳线装置连接于单独的电力转换单元(诸如电源),跳线装置也能将电力提供给轨道。耗能组件包括耗能装置20,耗能装置20通过磁力支撑在支撑结构22上。还示出有通过磁力附接的供电模块120,然而,供电模块120还可以以任何需要的方式附接于支撑结构22。如果希望在所述耗能组件中使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一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底壁;一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由所述底壁支撑,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相互间隔开且与所述底壁电绝缘;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电力接触件和第二电力接触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一第一唇缘,自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出;以及一第二唇缘,自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唇缘和第二唇缘是相向延伸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文·奥康纳梅甘·E·谢尔瓦斯基维克托·V·萨德雷斯蒂芬·L·谢尔登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