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81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它包括屏蔽套筒(1)、屏蔽线夹(2)和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套筒(1)的一侧设有屏蔽层装入孔(4),电缆屏蔽层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在屏蔽层装入孔(4)上安装有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线夹(2)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紧固件(3)与屏蔽线夹(2)相对应,紧固件(3)通过屏蔽线夹(2)将电缆屏蔽层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具有兼容电缆外径范围大、散件少,而且操作简单,屏蔽层连接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屏蔽结构散件多屏蔽层处理复杂,这种结构不但操作复杂,另外针对簧爪式的屏蔽结构无法兼容过大直径范围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它不但具有兼容电缆外径范围大、散件少,而且操作简单,屏蔽层连接可靠。 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它包括屏蔽套筒、屏蔽线夹和紧固件,所述的屏蔽套筒的一侧设有屏蔽层装入孔,电缆屏蔽层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内,在屏蔽层装入孔上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的屏蔽线夹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内,紧固件与屏蔽线夹相对应,紧固件通过屏蔽线夹将电缆屏蔽层锁紧。所述的紧固件设置为紧固螺钉,所述的屏蔽层装入孔的一侧设有螺纹孔,紧固螺钉伸入螺纹孔内通过推动屏蔽线夹移动将电缆屏蔽层锁紧。所述的屏蔽线夹设置为弧形板。所述的屏蔽层装入孔设置为方孔。所述的紧固螺钉为翻铆结构,在屏蔽线夹装入屏蔽层装入孔后从屏蔽套筒与螺纹孔相对一侧设有的观察孔翻铆,将翻边填入屏蔽线夹的凹槽内,将翻边填入屏蔽线夹的凹槽内。所述的屏蔽套筒的设有卡装结构,屏蔽套筒外部连接有基座合件,基座合件包括基座体、阻挡块和卡槽,基座体套在屏蔽套筒外,屏蔽套筒通过卡槽与卡装结构的配合与基座体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不但结构操作简单,只需将屏蔽层拧成一股装入方孔内,在顺时针旋转锁紧螺钉便可以将屏蔽层锁紧,而且拆装方便,顺时针旋转螺钉可锁紧,逆时针旋转螺钉可松脱,另外保持力好,经过试验在屏蔽层导体强度足够的状态下锁紧后的屏蔽层可承受200N的拉力不松脱。本技术的屏蔽线夹设置为弧形板,在螺钉锁紧过程中线夹将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型变产生弹力起到弹性垫圈的功能,防止螺钉松脱。本技术的锁紧是依靠螺钉旋转推动屏蔽线夹前进,屏蔽线夹压紧屏蔽导体,整个过程中屏蔽导体仅受正压力的作用,屏蔽导体压接面圆滑过渡,压接受力较均匀,压接面积相对较大压强相对较小,不易损伤屏蔽导体。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屏蔽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屏蔽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基座合件的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图2、图3和图4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它包括屏蔽套筒I、屏蔽线夹2和紧固件3,屏蔽线夹2设置为弧形板,所述的屏蔽套筒I的一侧设有屏蔽层装入孔4,电缆屏蔽层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屏蔽层装入孔4设置为方孔,方孔方便屏蔽线夹在 孔内移动锁紧屏蔽层,在屏蔽层装入孔4上安装有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线夹2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紧固件3与屏蔽线夹2相对应,紧固件3通过屏蔽线夹2将电缆屏蔽层锁紧,紧固件3设置为紧固螺钉,所述的屏蔽层装入孔4的一侧设有螺纹孔5,紧固螺钉伸入螺纹孔5内通过推动屏蔽线夹2移动将电缆屏蔽层锁紧,旋转紧固螺钉时紧固螺钉会沿螺纹孔5轴向移动,带动屏蔽线夹2前后移动实现锁紧和松脱屏蔽导体,紧固螺钉为翻铆结构,在屏蔽线夹2装入屏蔽层装入孔4后从屏蔽套筒I与螺纹孔相对一侧设有的观察孔9翻铆,将翻边填入屏蔽线夹2的凹槽内,防止屏蔽线夹2从紧固螺钉上脱落。通过旋转该零件带动屏蔽线夹先对屏蔽套筒I的方孔前后移动,为屏蔽线夹2压紧屏蔽层提供支持力,屏蔽套筒I的设有卡装结构,屏蔽套筒I外部连接有基座合件,基座合件包括基座体6、阻挡块7和卡槽8,基座体套在屏蔽套筒I外,屏蔽套筒I通过卡槽8与卡装结构的配合与基座体6连接,防止屏蔽层脱落。阻挡块7与屏蔽套筒I的轴向方向相对,这样限定屏蔽套筒I相对于基座合件的轴向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屏蔽套筒(I)、屏蔽线夹(2)和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套筒(I)的一侧设有屏蔽层装入孔(4),电缆屏蔽层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在屏蔽层装入孔(4)上安装有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线夹(2)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紧固件(3)与屏蔽线夹(2)相对应,紧固件(3)通过屏蔽线夹(2)将电缆屏蔽层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紧固件(3)设置为紧固螺钉,所述的屏蔽层装入孔(4)的一侧设有螺纹孔(5),紧固螺钉伸入螺纹孔(5)内通过推动屏蔽线夹(2)移动将电缆屏蔽层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 ,其特征是所述的屏蔽线夹(2)设置为弧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屏蔽层装入孔(4)设置为方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紧固螺钉为翻铆结构,在屏蔽线夹(2)装入屏蔽层装入孔(4)后从屏蔽套筒(I)与螺纹孔相对一侧设有的观察孔(9)翻铆,将翻边填入屏蔽线夹(2)的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屏蔽套筒(I)的设有卡装结构,屏蔽套筒(I)外部连接有基座合件,基座合件包括基座体(6 )、阻挡块(7 )和卡槽(8),基座体套在屏蔽套筒(I)外,屏蔽套筒(I)通过卡槽(8)与卡装结构的配合与基座体(6)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它包括屏蔽套筒(1)、屏蔽线夹(2)和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套筒(1)的一侧设有屏蔽层装入孔(4),电缆屏蔽层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在屏蔽层装入孔(4)上安装有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线夹(2)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紧固件(3)与屏蔽线夹(2)相对应,紧固件(3)通过屏蔽线夹(2)将电缆屏蔽层锁紧。本技术不但具有兼容电缆外径范围大、散件少,而且操作简单,屏蔽层连接可靠。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2651520SQ2011205469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春芳 申请人: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的电缆屏蔽层处理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屏蔽套筒(1)、屏蔽线夹(2)和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套筒(1)的一侧设有屏蔽层装入孔(4),电缆屏蔽层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在屏蔽层装入孔(4)上安装有紧固件(3),所述的屏蔽线夹(2)设置在屏蔽层装入孔(4)内,紧固件(3)与屏蔽线夹(2)相对应,紧固件(3)通过屏蔽线夹(2)将电缆屏蔽层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