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
在用高强度圆环链作牵引传动构件中,非等截面开口式连接环一直是该传动构件中最薄弱元件。影响非等截面开口式连接环(以下简称连接环)强度的主要因素有连接环几何形状、锻造成形工艺、材质及热处理工艺以及热处理后的强化工艺、紧固螺栓强度等级及防松措施等。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在致力于提高连接环机械性能的研究,但文献及专利报导多集中于在连接环几何形状及结构改进和热处理后强化方法上。在我国,连接环成形工艺至今均是采用模锻工艺,其主要工艺流程1.在冲压机或棒料剪断机上按模锻工艺要求将直径约为连接环节距P的0.9倍的棒料,按坯料总质量/连接环质量=1.6倍剪成规定长度的坯料;2.加热坯料至锻造温度;3.把加热至锻造温度的坯料从加热炉中取出立于锻模模膛上或卧于模膛上且使棒料轴线与连接环X-X轴线平行,借助模锻锤或其他锻压机床打击成连接环形状,多余金属则形成飞边;4.冲裁内外飞边,即获得连接环如图5。该工艺方法主要缺点有一、连接环导向头部(图5零件下部)材料纤维组织紊乱致使连接环受拉时破断强度值波动较大,且材料强度越高,波动越大,据统计约有20%左右的连接环因达不到MT71(与DIN22253、ISO1082等效)而报废。二、由于冲裁飞边造成材料损失及坯料长时间加热造成部分材料氧化而烧损,材料利用率约在0.6左右;三、冲裁飞边用的凸凹模在冲裁连接环内外侧飞边的同时常伴有刮削现象,导致在连接环分模面上产生与受力方向垂直的刮痕,从而造成应力集中降低了连接环破断强度和疲劳寿命;且冲裁用的凸凹模与锻模模膛存在尺寸及形位误差,造成冲裁后的连接环环体内侧与圆环链相接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等截面开口式连接环锻造成形工艺,其方法及过程为,(1)对棒材下料;(2)将棒状坯料快速加热至锻造温度;其特征在于:(3)按连接环展开状把加热后的坯料沿轴线方向碾长,使其长度约等于连接环展开长度,而各断面面积等于连接环展开后各相应断面面积,成为预制坯;(4)用预锻模将仍处于锻造温度的预制坯改制成预锻件;(5)将预锻件置入终锻模膛中锻造,从而获得连接环展开件;(6)再在成形模上将连接环展开件煨弯而获得非等截面开口式连接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等截面开口式连接环锻造成形工艺,其方法及过程为,(1)对棒材下料;(2)将棒状坯料快速加热至锻造温度;其特征在于(3)按连接环展开状把加热后的坯料沿轴线方向碾长,使其长度约等于连接环展开长度,而各断面面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