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和使用其的成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982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35
一种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和使用其的成形设备,其中成形机包括上模、下模、成形轧辊组、开合模机构、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和底座;下模固定于底座之上,上模与开合模机构相连,上模沿Z向可运动设置;上模、下模的长度相等,且其长度不小于2倍被成形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成形轧辊组左右对称布置于上模和下模的两侧,成形轧辊组由多道次的成形轧辊对组成,成形轧辊对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次递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同道次的轧辊间距可以调节,可以有效的解决截面形状既深又窄的变截面零件的辊弯成形难题;降低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具有设备维护简单、经济耐用等特点;可使变截面辊弯成形的产品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辊弯成形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 形机和使用其的成形设备及成形方法。 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和使用其的成形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变截面辊弯成形技术是辊弯成形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国内外已经 完成了数条变截面辊弯成形生产线样机的研制。但现有的变截面辊弯成形技术对零件的截 面形状和腹板宽度都有一定的限制,且其成形工艺决定了在零件的成形过程中存在着各种 固有缺陷,而这些固有缺陷在成形过程中都无法得到有效消除,零件的成形精度得不到保 障。尤其是深窄类的变截面零件,由于轧辊放置空间的限制,成形此类零件时存在很大的困 难,在很多情况下利用现有的变截面辊弯成形工艺甚至无法成形。并且由于零件变截面区 和等截面区的回弹角的不同,使得零件成形精度的控制变得非常复杂,缺少有效的技术途 径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解决上述问 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包括上模(4)、下模(3)、成形轧辊组(5)、开合 模机构(6)、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4)、下模(3)、成形轧辊组(5)、开合模机构(6)、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和底座;所述下模(3)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上模(4)与所述开合模机构(6)相连,所述上模(4)沿Z向可运动设置;所述上模(4)、下模(3)的长度相等,且其长度不小于2倍被成形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所述成形轧辊组(5)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上模(4)和下模(3)的两侧,所述成形轧辊组(5)由多道次的成形轧辊对组成,所述成形轧辊对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次递增;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包括X向运动机构和Y向运动机构;所述成形轧辊组(5)与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相连;所...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4)、下模(3)、成形轧辊组 (5) 、开合模机构(6)、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和底座; 所述下模(3)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上模(4)与所述开合模机构(6)相连,所述上 模(4)沿Z向可运动设置;所述上模(4)、下模(3)的长度相等,且其长度不小于2倍被成 形零件所需成形单元的长度; 所述成形轧辊组(5)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上模(4)和下模(3)的两侧,所述成形轧辊 组(5)由多道次的成形轧辊对组成,所述成形轧辊对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 次递增; 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包括X向运动机构和Y向运动机构;所述成形轧辊组(5)与 所述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相连;所述成形轧辊组(5)中的所述成形轧辊对之间的道次间距 为固定值;每个道次的所述成形轧辊对之间的轧辊间距独立可调节设置;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振峰李强管延智王时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