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M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69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27
一种SIM卡座,所述SIM卡座(1)的侧边延伸出若干个条片形引脚(2),所述引脚末端设有通孔(3)且该端部经冲压形成下凹;该引脚成行或列分布于SIM卡座的一侧或两侧,且分布于SIM卡座的一侧的引脚数目为至少三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现有SIM卡座的引脚形状,有效地增加引脚与锡膏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座引脚的上锡能力,有效地改善引脚虚焊的情况,降低虚焊比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SIM卡座
技术介绍
引脚为引线末端的一段,通过软钎焊使这一段与印制板上的焊盘共同形成焊点。引脚就是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的引脚就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目前,普通的MiCT0-SM卡座的引脚形状一般呈规则的长条形,如附图I所示。在SMT贴片(SMT为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即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过程中,由于卡座的引脚焊盘细小,所上锡膏并不多,而且管脚上锡面不够大,过炉后引脚易虚焊, 导致手机无法正常识别插入的SIM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SIM卡座,以增加引脚与锡膏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座引脚的上锡能力,有效地改善引脚虚焊的情况。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SM卡座,所述SM卡座的侧边延伸出若干个条片形引脚,所述引脚末端设有通孔且该端部经冲压形成下凹。所述引脚成行或列分布于SIM卡座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分布于SIM卡座的一侧的引脚数目为至少三个。进一步地,所述SM卡座为Micro SIM卡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通过改变现有SM卡座的引脚形状,有效地增加引脚与锡膏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座引脚的上锡能力,有效地改善引脚虚焊的情况,降低虚焊比例。引脚末端设置凹槽可以增加引脚与焊盘上锡膏的接触面积,利于引脚上锡,通孔则能使焊盘上的锡膏能充分地扩散到引脚,在通孔周围形成一圈溢锡,达到良好的焊接效果。在焊盘锡膏较多的情况,该引脚可有效吸收多余锡膏,防止相邻引脚的连锡。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SIM卡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I-SM卡座,2-引脚,3-通孔,4-凹槽,5-Micro SM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附图2、3所示,一种SM卡座,所述SM卡座I的侧边延伸出若干个条片形引脚2,所述引脚末端设有通孔3且该端部经冲压形成下凹,即形成一凹槽4。引脚上的凹槽4可以增加引脚与焊盘上锡膏的接触面积,利于引脚上锡;通孔3使焊盘上的锡膏能充分地扩散到引脚,在通孔周围形成一圈溢锡,达到良好的焊接效果;通过增设通孔和凹槽,使引脚2充分浸润锡膏,能良好地上锡,有效解决小卡座引脚假焊问题。另外,在焊盘锡膏量多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引脚可有效吸收多余锡膏,防止相邻引脚的连锡。所述引脚2成行或列等间距地分布于SM卡座I的一侧或两侧,且间隔较紧密。所述分布于SM卡座一侧的引脚数目为至少三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SM卡座I为Micro SM卡座,该SM卡座I上设有插卡口用于插装Micro SM卡5。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SM卡座,所述SM卡座(I)的侧边延伸出若干个条片形引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弓I脚末端设有通孔(3 )且该端部经冲压形成下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2)成行或列分布于SIM卡座(I)的一侧或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于SIM卡座一侧的引脚数目为至少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SM卡座(I)为MicroSM卡座。专利摘要一种SIM卡座,所述SIM卡座(1)的侧边延伸出若干个条片形引脚(2),所述引脚末端设有通孔(3)且该端部经冲压形成下凹;该引脚成行或列分布于SIM卡座的一侧或两侧,且分布于SIM卡座的一侧的引脚数目为至少三个。本技术通过改变现有SIM卡座的引脚形状,有效地增加引脚与锡膏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座引脚的上锡能力,有效地改善引脚虚焊的情况,降低虚焊比例。文档编号H01R12/57GK202651404SQ20122034600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曾元清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M卡座,所述SIM卡座(1)的侧边延伸出若干个条片形引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末端设有通孔(3)且该端部经冲压形成下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