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光电识别链条套筒接缝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228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识别链条套筒接缝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套筒的定向装配方法。现有链条装配机上,在套筒送料管中部安装定向装置,在该定向装置中,通过夹具加紧套筒,利用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套筒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套筒侧面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中的套筒表面,利用光电传感器信号识别套筒接缝;当识别到接缝时,控制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到指定位置。优点在于,采用定位装配技术,增强了套筒滚子链传动机构的可靠性,拓宽了套筒滚子链的使用范围。运用到现在的套筒中,无须对套筒再做任何的特殊处理;光电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定位装配的速度,提高装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有缝套筒滚子链的光电识别定向装配,尤其对套 筒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的条件下,实现套筒的定向装配。技术背景套筒滚子链中的套筒一般是由钢带巻制而成,从而留下接口缝 隙,在套筒的装配过程中,缝隙相对于链板的位置会直接影响链条的 耐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的链条生产装配中,套筒的装配还 处于随机装配阶段,即缝隙与链板的装配位置是随机的,这种装配方 式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质量套筒滚子链的生产和应用。目前的定位装配 技术多采用机械手段对套筒进行特殊处理,如打孔,制造豁口等。这 样增加了套筒制造工序,降低了装配效率,并且该工序易出现故障。 目前,几乎很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识别链条套筒接缝的方法及其装置,以解决 目前我国的链条生产装配中,套筒的装配还处于随机装配阶段,即套 筒缝隙与链板的装配位置是随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 现有链条装配机上,在套筒送料管中部安装定向装置,在该 定向装置中,通过夹具加紧套筒,利用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二、 套筒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套筒侧面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 中的套筒表面,利用光电传感器信号识别套筒接缝;三、当识别到接缝时,控制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到指定位置。 把定向装置安装至套筒送料管中部,对送料管中套筒实现定向,则送料管送出的套筒都为定向后的套筒。定向装置的结构为主动电机9与壳体固定连接,由该主动电机控制可旋转的主动轮 4与该主动电机固定连接,滑块1与驱动连接件6连接,驱动连接件 6与滑块驱动装置10连接,两个从动轮2与滑块前端固定连接,弹 性夹7与滑块1前端固定连接,光电传感器5与壳体固定连接、并朝 向套筒3的方向,下料管8与壳体固定连接。驱动连接件6可采用螺旋丝杠结构或凸轮轴结构。 为实现有缝套筒的定向装配,提高套筒的耐磨损能力,本专利技术采 用光电识别定位,利用微处理芯片控制整个定位系统,实现高效稳定 的定位。主动轮是由电机控制的可旋转圆轮,两个从动圆轮安装于滑块l, 可通过控制滑块移动使从动轮移动;光电传感器5用于检测套筒接 缝;控制电路板,控制整个装置。利用一个主动轮,二个从动轮来使 套筒旋转,滑块固定在直线导轨上,与驱动连接件6连接,滑块驱动 装置控制从动轮的前进和后退。套筒3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从 动轮直线运动对套筒产生一定的加紧力,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 轮利用摩擦带动套筒旋转。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套筒缝隙的光学识 别,同时微处理器监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定位过程的实现套筒从 送料管到达检测位置,从动轮移动,夹紧套筒,微处理检测光电传感 器的输出,如果为缝隙信号,主动轮驱动套筒旋转到定位方向后停止, 从动机轮复位,从动机构上加装小型夹具,在复位过程中,带动套筒移动至下端送料管入口处,则完成此套筒的定位;如果不是缝隙信号,主动轮驱动套筒旋转,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中的套筒,同时微处理器 监测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当微处理器监测到缝隙信号,主动轮驱动套 筒旋转到定位方向后停止,并控制从动机构复位,带动套筒移动至下 端送料管入口,从而实现此套筒的准确定位送料。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定位装配技术,试验表明可以提高链条的 使用寿命一倍以上,增强了套筒滚子链传动机构的可靠性,拓宽了套 筒滚子链的使用范围。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光电识别定位的方法,可直接运用到现在的套筒中,无须对套筒再做任何的特殊处理;光电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定位装配的速度,提高装配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定向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定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从动轮和弹性夹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 现有链条装配机上,在套筒送料管中部安装定向装置,在该 定向装置中,通过夹具加紧套筒,利用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二、 套筒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套筒侧面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 中的套筒表面,利用光电传感器信号识别套筒接缝;三、当识别到接缝时,控制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到指定位置。 把定向装置安装至套筒送料管中部,对送料管中套筒实现定向, 则送料管送出套筒都为定向后的套筒。定向装置的结构为主动电机9与壳体固定连接,由该主动电机控制可旋转的主动轮4与该主动电机固定连接,滑块1与驱动连接件6连接,驱动连接件 6与滑块驱动装置10连接,两个从动轮2与滑块前端固定连接,弹 性夹7与滑块1前端固定连接,光电传感器5与壳体固定连接、并朝 向套筒3的方向,下料管8与壳体固定连接。驱动连接件6可采用螺旋丝杆结构或凸轮轴结构。 为实现有缝套筒的定向装配,提高套筒的耐磨损能力,本专利技术采 用光电识别定位,利用微处理芯片控制整个定位系统,实现高效稳定 的定位。主动轮是由电机控制的可旋转圆轮,两个从动圆轮安装于滑块1, 可通过控制滑块移动使从动轮移动;光电传感器5用于检测套筒接 缝;控制电路板,控制整个装置。利用一个主动轮,二个从动轮来使 套筒旋转,滑块固定在直线导轨上,与驱动连接件6连接,滑块驱动 装置控制从动轮的前进和后退。套筒3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从 动轮直线运动对套筒产生一定的加紧力,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 轮利用摩擦带动套筒旋转。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套筒缝隙的光学识 别,同时微处理器监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定位过程的实现套筒从 送料管到达检测位置,从动轮移动,夹紧套筒,微处理检测光电传感 器的输出,如果为缝隙信号,主动轮驱动套筒旋转到定位方向后停止,从动机轮复位,从动机构上加装小型夹具,在复位过程中,带动套筒移动至下端送料管入口处,则完成此套筒的定位;如果不是缝隙信号, 主动轮驱动套筒旋转,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中的套筒,同时微处理器 监测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当微处理器监测到缝隙信号,主动轮驱动套 筒旋转到定位方向后停止,并控制从动机构复位,带动套筒移动至下 端送料管入口,从而实现此套筒的准确定位送料。使用单片机作为微 处理器进行系统的控制,光电传感器采用的是高精度光纤传感器,驱 动电机为两个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驱动主要采用桥式电路控制,由 单片机直接输出脉冲信号控制电机动作。滑块的移动可采用螺旋丝杠实现,凸轮机构等实现。夹具可为弹 性夹,V型卡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识别链条套筒接缝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现有链条装配机上,在套筒送料管中部安装定向装置,在该定向装置中,通过夹具加紧套筒,利用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二、套筒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套筒侧面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中的套筒表面 ,利用光电传感器信号识别套筒接缝;三、当识别到接缝时,控制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到指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识别链条套筒接缝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现有链条装配机上,在套筒送料管中部安装定向装置,在该定向装置中,通过夹具加紧套筒,利用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二、套筒旋转过程中,安装在套筒侧面的光电传感器,检测旋转中的套筒表面,利用光电传感器信号识别套筒接缝;三、当识别到接缝时,控制驱动机构使套筒旋转到指定位置。2、 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电识别链条套筒接缝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论张隽隽叶斌刘家郡王胜张巍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