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19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采用多股成束镀银铜线导体,在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有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镀银铜带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外编织有镀银铜线屏蔽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成功的解决了微波低损耗电缆周期性驻波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技术背景随着中国军用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先进武器被开发制造出来,微波低损耗电缆可用作通讯、跟踪、警戒、电子对抗等系统中无线电设备的柔软传输馈线。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绕包聚四氟乙烯微孔发泡薄膜绕包的绝缘模式,但是在绕包镀银扁铜带时,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节距的不变,对电缆形成一种周期性驻波,该驻波的存在与随机驻波的叠加,最终导致整体驻波的累加,影响电缆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成功的解决了微波低损耗电缆周期性驻波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采用多股成束镀银铜线导体,在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有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镀银铜带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外编织有镀银铜线屏蔽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所述镀银铜线导体由多根镀银铜导体绞合构成,且银层厚度为2μ,并且银层中不含有镍。所述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由恒定张力机绕包。所述镀银铜带外导体编织时每隔O. 5m采用一次随机节距,随机节距变化不超过2%。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成功的解决了微波低损耗电缆周期性驻波的问题,由于随机节距的运用,别且是每隔O. 5米出现一次,并且变化不超过2%,这样既能消除电缆制造过程中的周期性驻波,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节距的变化,出现随机驻波。为电缆的重要性能指标驻波比的合格提供了坚实工艺基础,采用这种结构的微波低损耗电缆的驻波比要低,数值大约可以降低O. 3左右,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性能指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体,2发泡薄膜绕包层,3薄膜绕包层,4外导体,5屏蔽层,6外护套。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本技术电缆通过以下工艺过程制造得到使用精密绞线机绞合多股镀银铜绞线作为导体1,导体绞合节径比要小,禁止有跳股松股现象出现,并且保证银层中不含有镍的成分存在,银层厚度为2 μ ;在导体I外绕包微孔聚四氟乙烯微孔发泡薄膜绕包层2作为第一层绝缘,接着绕包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3作为第二层绝缘,再绕包镀银铜带外导体4,采用进口卢卡斯绕包设备进行绕包,每隔O. 5m出现一次随机节距,并且随机节距控制在2%以内,间隔太小或变化率超过2%则会增大随机驻波,间隔太大,则周期性驻波无法消除。在外导体4外用编织机编织镀 银铜线屏蔽层5,最后用高温挤出机挤出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6。权利要求1.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采用多股成束镀银铜线导体(I),在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有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2)、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3)、镀银铜带外导体(4),所述外导体(4)外编织有镀银铜线屏蔽层(5),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铜线导体(I)由多根镀银铜导体绞合构成,且银层厚度为2μ,并且银层中不含有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2)、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3)由恒定张力机绕包。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铜带外导体(4)编织时每隔O. 5m采用一次随机节距,随机节距变化不超过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采用多股成束镀银铜线导体,在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有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镀银铜带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外编织有镀银铜线屏蔽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本技术电缆成功的解决了微波低损耗电缆周期性驻波的问题。文档编号H01B11/00GK202650699SQ2012201802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姜绪宏, 贾超, 张明月, 李丰庆 申请人: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采用多股成束镀银铜线导体(1),在所述导体外依次绕包有聚四氟乙烯发泡薄膜绕包层(2)、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3)、镀银铜带外导体(4),所述外导体(4)外编织有镀银铜线屏蔽层(5),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绪宏贾超张明月李丰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