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039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及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包括气室内壳、过滤芯、气室外壳、前盖、后盖、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气室内壳和气室外壳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的外径;在前盖和后盖上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的直气室结构,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极少数粉尘污染后所带来的对气体浓度的计算结果的影响,而且平行光吻合朗伯-比尔定律所表述的经验方程,减少了气体浓度的定量算法的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电及微机电系统
,涉及一种气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常见有毒气体的检测,特别是无机毒气,一般采用专用的气体分析仪进行检测,而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气体分析仪在这里称为光谱法气体分析仪,就是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气体分析仪。以光谱法为基础的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气体分析仪目前主要配套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智能建筑、分析仪器等行业用于气体浓度的高精度测,如配套应用于污染物监测、汽车尾气分析、瓦斯及可燃气检测、煤气成分分析、医疗监护设备、空气品质分析、元素分析仪器等领域。 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可描述如下有毒有害气体对其特征谱段光谱能量的吸收在低浓度范围内遵循比尔-朗伯定律P=P0Exp (-kcl)其中Pci为光源所产生的能量,P为光源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后所剩余的能量,k为有毒有害气体的光谱吸收系数,I为光源距光谱探测器的距离,c为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在实际中就能检测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在硬件上一般由气室、外壳、主控板、声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内壳(2)、过滤芯(5)、气室外壳(1)、前盖(6)、后盖(7)、发射端(3)和接收端(4);所述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1)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2)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1)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2)的外径;在前盖(6)和后盖(7)上开有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过滤芯(5)包裹在气室内壳(2)外表面,将包裹有过滤芯(5)的气室内壳(2)安装在气室外壳(1)内并使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1)之间留有间隙作为气体传输通道,前盖(6)和后盖(7)与气室外壳(1)和气室内壳(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前盖(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辉易宏黄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斯派特光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