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及微机电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包括气室内壳、过滤芯、气室外壳、前盖、后盖、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气室内壳和气室外壳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的外径;在前盖和后盖上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的直气室结构,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极少数粉尘污染后所带来的对气体浓度的计算结果的影响,而且平行光吻合朗伯-比尔定律所表述的经验方程,减少了气体浓度的定量算法的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电及微机电系统
,涉及一种气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常见有毒气体的检测,特别是无机毒气,一般采用专用的气体分析仪进行检测,而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气体分析仪在这里称为光谱法气体分析仪,就是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气体分析仪。以光谱法为基础的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气体分析仪目前主要配套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智能建筑、分析仪器等行业用于气体浓度的高精度测,如配套应用于污染物监测、汽车尾气分析、瓦斯及可燃气检测、煤气成分分析、医疗监护设备、空气品质分析、元素分析仪器等领域。 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可描述如下有毒有害气体对其特征谱段光谱能量的吸收在低浓度范围内遵循比尔-朗伯定律P=P0Exp (-kcl)其中Pci为光源所产生的能量,P为光源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后所剩余的能量,k为有毒有害气体的光谱吸收系数,I为光源距光谱探测器的距离,c为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在实际中就能检测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在硬件上一般由气室、外壳、主控板、声光报警器及遥控器等五部分组成,而气室则起到负责能量辐射、传输、接收,并将待测气体浓度信号转化为可处理的电信号的作用,是整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为了获得较大的光吸收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所表述的气体对光的吸收程度取决于光程和气体浓度这一基本原理,现有技术通过在微小空间内制造具有高反射率的槽型光学通道来延长光程,即椭球状气室结构,其缺点在于如下几点I、工艺复杂、成本高工艺制造上较为复杂,需高精度的磨削、抛光和涂镀对光谱波长具有较高反射率的贵重金属一钼、金等金属内壁的镀膜工艺过程,导致成本上升。2、测量精度容易受环境影响在某些特殊应用环境中,仪器长时间工作后在技术上一则因反射面被微米级尺度的微尘污染后,反射率急剧下降,使气体分析仪的气体浓度计算经验方程式发生改变,导致浓度测量不准;二则因朗伯-比尔定律所表述的经验方程是针对光源发出的平行光,而经过多次方射后就会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特别是在气体浓度较高时其偏离情况就显得更为严重,所以通过在微小空间内制造具有高反射率的槽型光学通道来延长光程的气室设计方案将给气体浓度的定量算法带来麻烦。3、防尘防潮与响应时间的矛盾问题难于解决防尘防潮与传感器响应速度是一对矛盾,特别是用于煤矿井下的矿用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如不能解决防尘防潮问题,它的优势就会被煤矿井下环境所导致的劣势所取代。现有防尘防潮技术措施是覆盖在气室进气口处及光谱探测器前放电路板微小透气窗口上的防尘防潮疏水性过滤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制备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采用椭球状气室结构所引起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气体分析仪测量精度容易受环境影响、防尘防潮与响应时间的矛盾问题难于解决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以期在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非色散型气体分析仪的设计及制作中,进而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在线监测领域得到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包括气室内壳、过滤芯、气室外壳、前盖、后盖、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气室内壳和气室外壳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的外径;在前盖和后盖上开有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过滤芯包裹在气室内壳外表面,将包裹有过滤芯的气室内壳安装在气室外壳内并使气室内壳和气室外壳之间留有间隙作为气体传输通道,前盖和后盖与气室外壳和气室内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前盖和后盖的通孔与气室外壳和气室内壳之间的气体传输通道贯通,在前盖端面处连接有发射端,在后盖端面连接有接收端。所述过滤芯为圆环柱形折叠疏水型过滤芯。所述前盖与气室外壳和气室内壳是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所述后盖与气室外壳和气室内壳是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其工作流程为由发射端能量转换为电流并输出,电流输出是通过发射端与气室外壳和气室内壳之间的气体传输通道进入过滤芯,再经过气室内壳上开有的小孔进入气室内壳的内腔中,再传输到接收端,最后进入单片计算机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计算,根据数学模型和有关参数计算出浓度。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一、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的气室结构上采取了最为简单的直气室结构,不需高精度的磨削、抛光和对光谱波长具有较高反射率的贵重金属一钼、金等金属内壁的镀膜工艺过程,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二、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的气室结构在直气室结构上采取了双层结构,设置于气室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圆环柱形折叠疏水型过滤芯具有比现有技术过滤膜的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极大提高了响应能力的同时,极大地延长了系统的连续工作时间。三、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的直气室结构,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极少数粉尘污染后所带来的对气体浓度的计算结果的影响,而且平行光吻合朗伯-比尔定律所表述的经验方程,减少了气体浓度的定量算法的难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气室外壳;2_气室内壳;3_发射端;4_接收端;5_过滤芯;6-前盖;7-后至JHL 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 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包括气室内壳2、过滤芯5、气室外壳I、前盖6、后盖7、发射端3和接收端4 ;所述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I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2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I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2的外径;在前盖6和后盖7上开有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过滤芯5包裹在气室内壳2外表面,将包裹有过滤芯5的气室内壳2安装在气室外壳I内并使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I之间留有间隙作为气体传输通道,前盖6和后盖7与气室外壳I和气室内壳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前盖6和后盖7的通孔与气室外壳I和气室内壳2之间的气体传输通道贯通,在前盖6端面处连接有发射端3,在后盖7端面连接有接收端4。所述过滤芯5为圆环柱形折叠疏水型过滤芯。所述前盖6与气室外壳I和气室内壳2是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所述后盖7与气室外壳I和气室内壳2是通过螺栓或螺丝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内壳(2)、过滤芯(5)、气室外壳(I)、前盖(6)、后盖(7)、发射端(3)和接收端(4);所述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I)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2)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I)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2)的外径;在前盖(6)和后盖(7)上开有通孔; 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过滤芯(5)包裹在气室内壳(2)外表面,将包裹有过滤芯(5)的气室内壳(2)安装在气室外壳(I)内并使气室内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内壳(2)、过滤芯(5)、气室外壳(1)、前盖(6)、后盖(7)、发射端(3)和接收端(4);所述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1)均为圆环体结构,在所述气室内壳(2)的圆周面上均布开有小孔,所述气室外壳(1)的内径大于气室内壳(2)的外径;在前盖(6)和后盖(7)上开有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过滤芯(5)包裹在气室内壳(2)外表面,将包裹有过滤芯(5)的气室内壳(2)安装在气室外壳(1)内并使气室内壳(2)和气室外壳(1)之间留有间隙作为气体传输通道,前盖(6)和后盖(7)与气室外壳(1)和气室内壳(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前盖(6)和后盖(7)的通孔与气室外壳(1)和气室内壳(2)之间的气体传输通道贯通,在前盖(6)端面连接有发射端(3),在后盖(7)端面连接有接收端(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辉,易宏,黄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斯派特光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