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盘结构,包括一罩体、至少一凸台、多个LED灯条以及至少一扩散片。该罩体的内部具有至少一凹弧面,该凸台对应设于该凹弧面的中央处,且具有至少二承载面,供以安设该等LED灯条,该扩散片连接设于该凹弧面上,以包覆该凸台与该等LED灯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是让该LED灯条所产生的部分光线可透过该凹弧面产生反射或折射的效果,且与直行的光线一起穿透该扩散片并均匀发散至外部,可产生极高的照明效益。此外,该罩体加工简易,整体组装也不需花费过多时间,可有效降低成本与减少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尤其涉及一种装设于轻钢架天花板且工艺简易并可获得高发光效益的LED灯盘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的建筑物,特别是办公大楼多采用轻钢架天花板再配合适合的灯盘来作为室内照明之用。轻钢架天花板可避免上层楼板与下层空间直接接触而导致上层的声响容易传递至下层空间,且运用轻钢架天花板可根据自行需求安排管线以配合灯盘使用,灯具的位置可随时调换。一般早期用于轻钢架天花板的灯具具有一灯盘框架,并于其容置空间内装设日光 灯管或钨丝灯泡作为照明来源,但钨丝灯泡与日光灯所提供的光源较不稳定,且废弃的日光灯管由于其内含有汞成分,于回收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目前渐渐转向使用LED灯管来代替日光灯管做为轻钢架灯具的照明来源。而传统的LED照明灯盘包括一灯座、多个LED灯、至少一反光片与至少一扩光片,该灯座具有一底板与多个侧板,该底板与该等侧板相互扣接而使该灯座形成一容置空间,该等LED灯排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而该反光片固接于该等侧板,并位于两相邻的LED灯之间,该扩光板同样接合于该等侧板以用于遮罩该等反光片与该等LED灯。通电后,该等LED灯发出的光线可藉由该反光片产生反射与折射效果,再透过该扩光片使光线射出以作为照明光源。然而此种设计于组装时必须将各项元件逐一组合,需花费较多时间,又元件复杂繁多,于工艺上亦较为麻烦,且无法达到较高的照明效益。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构思一种工艺简易、且利用灯座本体即可使LED灯的光线产生反射与折射效果以获得最高照明效益的LED灯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盘结构,不需加装反光片,利用其特殊的凹弧面即可达到将LED灯的部分光线有效反射或折射而使该LED灯盘结构出光均匀,扩大其照明范围以得到最佳的照明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盘结构,其工艺简易,于工艺中不需透过繁复的组装加工,可有效缩短制作时间,并节省材料及人力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LED灯盘结构,包含一罩体,呈一矩形体以安装于该预设空间内,该罩体内部具有至少一凹弧面;至少一凸台,对应设于该凹弧面的中央,且该凸台具有相邻接的至少二承载面;多个LED灯条,分别设于该每一承载面上,使该等LED灯条发出的部分光线照射于该罩体表面而产生折反射效果;及至少一扩散片,呈弯弧状片状体,该扩散片的二侧缘连接设于该凹弧面上,供以包覆该凸台及该等LED灯条,使该等LED灯条直接发出或透过折反射的光线,投射至该扩散片而均匀发散。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该凸台是由三个承载面相邻接而形成的梯形长条状结构体,且该最外侧的二承载面的侧缘连接设于该凹弧面上。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该凹弧面对应该凸台设置处设有至少一透孔。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该凸台是一体成型于该凹弧面上,使该凸台与该凹弧面形成一连续凹凸的波浪状结构。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该凹弧面设有一反射层。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该反射层由多个高低不平的凸粒组成。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且 该扩散片连接该凹弧面的两侧缘分设有一折板,且该凹弧面对应该等折板而设有一嵌卡部,以将该等折板嵌合于该等嵌卡部内形成固定。本技术提出的LED灯盘结构,其中,该扩散片连接该凹弧面的两侧缘分设有一折板,供以螺设固定于该凹弧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设计较传统灯盘其光线更为均匀且亮度足够,更加适于作为室内照明。此外,凸台亦可一体成形设于凹弧面上,于制程上亦较为简单且便利,并可降低成本,且根据需求可加设凹弧面、凸台与LED灯条的数量,使其配合不同的安装地点或要求可有多种形态上的变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第一实施态样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第二实施态样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LED灯盘结构;10-罩体;101_凹弧面;1011-透孔;11-凸台;111-承载面;12-LED灯条;13-扩散片;131-折板;2_LED灯盘结构;20_罩体;201_凹弧面;2011_反射层;2012_透孔;2013_嵌卡部;21_凸台;211_承载面;22_LED灯条;23_扩散片;231_折板;3-LED灯盘结构;30_罩体;301_凹弧面;3011_嵌卡部;31_凸台;311_承载面;32-LED灯条;33_扩散片;331_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I、图2及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安装示意图与剖面图。本技术的LED灯盘结构1,设于一轻钢架天花板的一预设空间内,其包括一罩体10、至少一凸台11、多个LED灯条12以及至少一扩散片13。该罩体10为一体成形的一矩形体,供以安装于该预设空间内,该罩体10内部具有至少一凹弧面101,供以设置该凸台11,且该凹弧面101与该罩体10为一体成型。其中,该罩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较佳的材料为招材,而使该凹弧面101可产生反光的功效,但于本技术中,该罩体10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此。其中,图2显示该LED灯盘I装设于该预设空间内的状态。该凸台11对应设于该凹弧面101的中央处,且该凸台11具有相邻的至少二承载面111,于本实施例中,该凸台11由剖面图视之近似三角形。其中,于该凹弧面101对应设置该凸台11处设有至少一透孔1011,该透孔1011可令气流循环流动,有效将该等LED灯条12所产生的热能藉由气流自该透孔1011散出至外界,于本实施例中,该透孔1011的数量为二个,但本技术不于局限于此。该等LED灯条12分别设于该每一承载面111上,使该等LED灯条12发出的部分光线透过该凹弧面101形成折反射的效果,且根据该凹弧面101的弯曲角度不同令该等LED灯条12的光线可做不同角度的折反射。该扩散片13为一弯弧状片状体且为可透光的材质制成,该扩散片13的两侧缘连接设于该凹弧面101上,供以包覆该凸台11与该等LED灯条12,使该等LED灯条12所发出的光线经过该凹弧面101产生折射与反射的效果后,再投射至该扩散片13上,使光线均匀 射出以作为照明来源。该扩散片13连接该凹弧面101的两侧缘分设有一折板131,并透过螺接的方式使该扩散片13可藉由该折板131而固定于该凹弧面101上。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承第一实施例,其相同部分即不再加以详述。本技术的LED灯盘结构2,其包括一罩体20、至少一凸台21、多个LED灯条22以及至少一扩散片23。该罩体20为一矩形体,且内部具有至少一凹弧面201,供以设置该凸台21。其中,该凹弧面201设有一反射层2011,供以增强该等LED灯条22的光线折射与反射效果,于本实施例中该反射层2011由多个高低不平的凸粒组成。该凸台21设于该凹弧面201的中央处,且具有相邻的至少二承载面211供以设置该等LED灯条22,于本实施例中,该凸台21具有三个该承载面211,且相邻接而形成一梯形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盘结构,设于一轻钢架天花板的一预设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罩体,呈一矩形体安装于该预设空间内,该罩体内部具有至少一凹弧面;至少一凸台,对应设于该凹弧面的中央,且该凸台具有相邻接的至少二承载面;多个LED灯条,分别设于该每一承载面上,使该等LED灯条发出的部分光线照射于该罩体表面而产生折反射效果;及至少一扩散片,呈弯弧状片状体,该扩散片的二侧缘连接设于该凹弧面上,供以包覆该凸台及该等LED灯条,使该等LED灯条直接发出或透过折反射的光线,投射至该扩散片而均匀发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钦,
申请(专利权)人:吕国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