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内嵌式法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91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50
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内嵌式法兰结构,它是由前救生舱舱体壁1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法兰一2,法兰二3,螺栓孔5,紧固螺栓6,橡胶密封条7,紧固螺母8,加强筋9组成的。其中,法兰一2和法兰二3内嵌在前救生舱舱体壁1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内部,紧固螺栓6隐藏在舱体内部,方便拆装,可有效避免救生舱因冒顶等事故导致螺栓受损或因井下潮湿等因素导致螺栓生锈,法兰上整周加工U型沟槽,槽内填充橡胶密封条7,使救生舱各舱体结合紧密、可靠,并且救生舱舱体外部看不到法兰一2或法兰二3和紧固螺栓6,舱壁平整,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的联接方式,特别涉及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内嵌式法兰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生产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工作。矿井深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一旦发生透水、冒顶、塌方、瓦斯爆炸等事故,矿工们就只能听天由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矿难事故信息传入我们耳中,噩耗接连不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在井下修建了一些临时避难所,但这些避难所不能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实用性不强。因此,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成为主流井下救生设备。目前,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大多为多节式硬体救生舱,这种救生舱由若干个舱体通 过法兰相互联接在一起,这种救生舱的舱体可多可少,容积较大,可以安装各种救生设备,为井下紧急避难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但是,这种救生舱的法兰大多在舱体外部进行联接,相应的,紧固螺栓也在舱体外部联接,这样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螺栓裸露在舱体外部,容易因磕碰等原因导致螺栓断裂,影响救生舱整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降低避难矿工的生存几率;2.多节式硬体救生舱一般选择井下组装,但井下安装条件本来就差,且因螺栓在舱体外部,组装工人需要爬到救生舱顶部或钻到救生舱底部进行紧固联接,加大安装难度及危险性;或因井下潮湿,导致裸露在外的紧固螺栓容易生锈致使拆装不方便。所以,安装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外法兰联接的组装不便、螺栓外露、安全性、密封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安装,且有效保护联接螺栓,更加安全稳定的内嵌式法兰联接结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前后相邻两个救生舱舱体的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法兰一 2,法兰二 3,螺栓孔5,紧固螺栓6,橡胶密封条7,紧固螺母8,加强筋9组成的。救生舱的法兰一 2和法兰二 3外尺寸比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外尺寸略大,目的是留出焊缝尺寸;内尺寸小于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内尺寸,即法兰一 2和法兰二 3内嵌于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内部,不外露,法兰一 2和法兰二 3分别与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通过焊接连成一体,法兰一 2和法兰二 3上有一圈处于救生舱内部的螺栓孔5,焊后一对法兰一2和法兰二 3上螺栓孔5应当用钻模配钻,要求保证一套螺栓6可以同时穿过两个法兰一 2和法兰二 3上所有螺栓孔5。所述法兰上整周开“U”形沟槽,槽内填充橡胶密封条7,救生舱组装时,施工人员可在救生舱内拧紧紧固螺母8,然后铺设隔热保温层等装修设施,即全部紧固螺栓6和紧固螺母8隐藏于救生舱舱体内部,将紧固螺栓6和紧固螺母8彻底保护起来,降低紧固螺栓6和紧固螺母8生锈或磕碰的可能性,增强救生舱的整体密封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采用本技术内嵌式法兰的救生舱外观示意图;图2为附图I的I部分局部放大剖面图,表示内嵌式联接法兰的具体联接形式;图3为附图I的前救生舱舱体左视图的局部剖面图,表示内嵌式法兰与救生舱舱体的位置关系;图中,I-前救生舱舱体壁,2-法兰一,3-法兰二,4-后救生舱舱体壁,5-螺栓孔,6-紧固螺栓,7-橡胶密封条,8-紧固螺母,9-舱体壁上加强筋,A-救生舱舱体外部,B-救生 舱舱体内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近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做详细说明。图I中,内嵌式联接法兰一 2和法兰二 3整体切割下料后,清渣,矫正,打磨,然后分别与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焊接连成一体,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先焊接内焊缝,焊角高8mm,然后用碳弧气刨对外焊缝进行清根处理,焊缝清理干净后开始焊接,焊角高不低于10mm。焊后进行焊渣、飞溅清理,焊缝不得由影响使用功能的焊接缺陷,矫正后整体打磨处理。焊后整体上龙门铣铣法兰平面,铣“U”形槽,周边去毛刺,倒角。铣平面后整体上钻床,钻模外框与舱体壁外框互相借正外形尽量圆满、压牢、钻孔,钻好第一孔用定位销定位,再钻相对方向孔位,用第二个定位销定位,再钻其他孔。第一件全部钻完后应对孔径及孔距进行检查,孔口去毛刺。图2中,各自与内嵌式法兰焊接成整体的相邻前后救生舱在井下专用硐室内落位,“U”形槽内填充橡胶密封条7且螺栓孔5彼此相互对准后,组装人员进入救生舱内,开始组装工作。组装过程中,不用爬舱顶,不用钻舱底,全过程在救生舱内部完成,安全且方便快捷。整体组装后,救生舱外部看不到法兰一 2或法兰二 3以及紧固螺栓6,舱壁平整,外形美观。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内嵌式法兰结构其特征是它是由前后相邻两救生舱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一对法兰一(2)和法兰ニ(3),螺栓孔(5),紧固螺栓(6),橡胶密封条(7),紧固螺母(8),加强筋(9)组成的,其特征是法兰ー(2)和法兰ニ(3)内嵌于前救生舱舱体壁(I)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内部,不外露。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的内嵌式法兰结构,其特征是全部紧固螺栓(6)和紧固螺母(8)隐藏于救生舱舱体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的内嵌式法兰结构,其特征是法兰上整周开“U”形沟槽,槽内填充橡胶密封条(7)。专利摘要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内嵌式法兰结构,它是由前救生舱舱体壁1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法兰一2,法兰二3,螺栓孔5,紧固螺栓6,橡胶密封条7,紧固螺母8,加强筋9组成的。其中,法兰一2和法兰二3内嵌在前救生舱舱体壁1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内部,紧固螺栓6隐藏在舱体内部,方便拆装,可有效避免救生舱因冒顶等事故导致螺栓受损或因井下潮湿等因素导致螺栓生锈,法兰上整周加工U型沟槽,槽内填充橡胶密封条7,使救生舱各舱体结合紧密、可靠,并且救生舱舱体外部看不到法兰一2或法兰二3和紧固螺栓6,舱壁平整,外形美观。文档编号F16J15/10GK202645623SQ2012200046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漆立方, 张坭, 时磊, 马跃, 赵睿 申请人:杭州安泰尔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内嵌式法兰结构其特征是:它是由前后相邻两救生舱前救生舱舱体壁(1)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一对法兰一(2)和法兰二(3),螺栓孔(5),紧固螺栓(6),橡胶密封条(7),紧固螺母(8),加强筋(9)组成的,其特征是:法兰一(2)和法兰二(3)内嵌于前救生舱舱体壁(1)和后救生舱舱体壁(4)内部,不外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立方张坭时磊马跃赵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泰尔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