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917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及方法,属于煤矿救灾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获得现场数据,在显示设备上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井下狭小的空间自由飞行,携带摄像机等探测仪器执行救灾检测任务,体积小、操纵容易、有效载荷大、执行任务时间长、能量消耗少、使用能效高。对一些不适合机器人的场合非常适用,大幅度提高救灾的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煤矿救灾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煤矿救灾机器人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延续的是履带式地面行走方式,也有仿生行走机器人。但是其自身的弱点也很多,由于煤矿自身的特点,发生事故后地面障碍物较多,空间狭小,使得机器人行进速度缓慢,实际使用中经常被卡主或陷入淤泥。在多次矿难使用情况来看,
技术介绍
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机器人避开了地面行走,不受地面障碍 物的影响,有很好的通过性,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包含升力气囊、吊舱、主螺旋桨、起落架、遥控器、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和转向螺旋桨,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专利技术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 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升力气囊(1)、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升力气囊(I)、吊舱(2)、主螺旋桨(3)、起落架(4)、遥控器(5)、无线通讯模块、显示设备(6)和转向螺旋桨(7),吊舱悬挂在升力气囊下方,吊舱上设有主螺旋桨和转向螺旋桨,吊舱的下方设置起落架;在吊舱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上的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之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吊舱上设有摄像机、甲烷等环境探测器,把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给遥控器,遥控器连接终端显示设备,显示现场数据及图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之一种煤矿救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力气囊所用气体为氦气;本发明动力来源为电池,所用电子设备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要求。无线遥控频率为2. 4G,可以使用中继拓展遥控距离。4.一种煤矿救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I所限定的煤矿救灾设备进行探测,包含如下步骤起飞时遥控器控制主螺旋桨产生向下的推力,吊舱向上飞行,升力气囊产生向上升力;然后通过转向螺旋桨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飞肖卫雄张健肖健张召松冯小娜孙喜涛付合营王利军冯云缪赛施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智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