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760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示教通过冲压板材(M)制造具有外周凸缘(m1)的工件(W)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对材料进行半冲切,以在外周凸缘(m1)同时经受从凸缘内表面指向凸缘外表面或从凸缘外表面指向凸缘内表面的等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形成外周凸缘(m1)的内外圆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缘工件或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与外周凸缘(peripheral flange )联接 的中央凹陷体的凸缘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开平10-202329号公报示教一种已知的凸缘制 品的制造方法,其中,用于车辆的座椅角度调整装置(seat reclining device)的齿状凹^反或#朿齿板纟皮示例为可以利用已知 方法来制备的凸缘制品。在该已知技术中,在冲压成形机的上 下模之间放置并夹紧盘状板材或薄板坯。其后,使与上模相关 联的冲头朝向限定在下模内的对应的模开口下降预定距离。结 果,板材被冲压成形或被半冲切,由此形成包括中央凹陷体和 外周凸缘的棘齿板。经由环状剪切变形连接部使棘齿板的外周 凸缘与中央体一体地连接。结果,外周凸缘和中央体限定了圆 形开口腔或凹部。此外,在冲头上沿圆周设定两个齿成形边缘。 因此,当薄板坯被冲压成形时,在外周凸缘的内圓周面上可形 成一对齿状部。通常,可以利用冲压机对如此制造的棘齿板进行后处理, 以修整或冲切外周凸缘的外圆周面。然而,当通过沖压机对棘 齿板进行冲切时,外周凸缘可能会经受大的剪切力。结果,可 能由于塑性流动导致外周凸缘局部变形。外周凸缘的这种变形 可能使形成在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上的齿状部变形。这可能导 致齿状部的精度降低或局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凸缘制品的 改进的方法和i殳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示教通过沖压板材制造具有外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切, 以在所述外周凸》彖同时地经受从所述凸缘的内表面指向所述凸 缘的外表面或从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内表面的等 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地形成所述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和外圆 周面的步骤。进4亍所述半冲切步骤,以形成^f吏所述工件的所述 凸缘与基部互相连接的内连接部、和使所述凸缘与位于所述凸 缘外部的板材部分互相连接的外连接部。此外,进行所述半冲 切步骤,使得所迷外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在对外周凸缘反向地施加等静压力的同时 冲压成形外周凸缘。如此形成的外周凸缘可具有没有变形和破裂的光滑的外圆周面。因此,无需为了修整外周凸缘的外圆周 面而对如此制造的凸缘制品进行后处理。结果,可以制造外周 凸缘可具有高精度的齿状部的凸缘制品。在阅读以下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之后,将容易 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第 一冲压机的垂直 剖视图,图解板材被布置在下模组件上的状态;图2 ( A)是第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使上模组件下 降以在上下模组件之间夹紧板材的状态;图2 (B)是图2 (A)中的被圏出部分的放大图3是第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板材被预成形以形成 预成形板材的状态;图4 ( A)是第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对预成形板材进行半沖切以形成中间凹板的状态;图4 (B)是图4 (A)中的被圏出部分的放大图5是第 一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使上模组件返回以从 第 一冲压机移除中间凹板的状态;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第二冲压机的垂直 剖视图,图解中间凹板被布置在下模组件上的状态;图7是第二冲压机的垂直剖视图,图解使上模组件下降以在 上下模组件之间夹紧中间凹板的状态;图8是第二冲压;f几的垂直剖浮见图,图解对中间凹丰反进^^冲切 以形成凹冲反的状态;图9 ( A)是凹板的俯视图;以及图9 (B)是沿图9 ( A)中的线IX (B) -IX (B)截取的剖 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至图9 ( B )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详细的典型实施例,其 中,在图8、图9(A)和图9(B)中,圆盘状齿状凹板W被示 例为可以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凸缘制品。该凹板W可用于例如限 定用于车辆座椅角度调整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壳体。优选通过加 工预先成形的中间齿状凹板(即,中间凸缘制品)W'来形成凹 板(即,凸缘制品或工件)W (图6-8)。此外,优选通过加工 薄板坯或板材M来形成中间凹板W'(图1-5 )。例如,如图4 ( A )所示,作为 一 次产品(primary product) 的中间凹板W'可优选包括外周凸缘ml 、基部或中央圆形凹陷 (偏移)体m2、以及凸缘外周m3(即,位于凸缘外侧的材料部分或位于工件外侧的材料部分)。如图4(B)最佳地示出的那样,经由环状剪切变形(内)连接部n2使外周凸缘ml与中央体 m2 —体地、连续地连接。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外周凸缘 ml的内圆周面和中央体m2的下表面限定圓形开口腔或凹部 Rl。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在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上限 定两个相对的齿状部mll。另夕卜,如图4 ( B )最佳地示出的那 样,经由环状剪切变形(外)连接部nl使外周凸缘ml与凸缘外 周m3 —体地、连续地连接。此外,连接部nl的厚度可以是O.l 至0.3mm, 优选是0.2mm。如图8、图9 ( A )和图9 ( B )所示,可优选通过从中间凹 板W'简单地移除或冲切凸缘外周m3来形成作为二次产品(或最 终产品)的凹板W。因此,凹板W可优选包括中央圓形凹陷(偏 移)体m2和外周凸纟彖ml。与中间凹板W'类似,经由环状剪切 变形(内)连接部n2^吏外周凸缘ml与中央体m2 —体地、连续地 连接,使得外周凸^泉ml的内圓周面和中央体m2的下表面限定圓 形开口腔或凹部R1。另外,在外周凸缘ml的内圆周面上限定两 个相对的齿状部mll。如图l-5所示,可通过利用第一冲压^/Ll由板材M形成中间 凹板W'。其后,如图6-8所示,优选利用第二冲压机2加工中间 凹板W',由此形成凹板W。例如,如图l所示,第一冲压机l可包括可以相对于第一下 模组件移动的第 一 上模组件。第 一 上模组件可包括第 一 上模基 座U1 。第 一 上模组件还可包括构成第二组冲压构件的环状半沖 切模或冲头23 (即,半沖切器)、构成第一组沖压构件的盘状顶 料板(ejector plate ) 21 (即,第 一偏压构件)、以及构成第三 组冲压构件的环状脱料板22 (即,第二偏压构件)。环状冲头23 与第一上模基座U1的下表面固定地连接,从而与第一上模组件(第一上模基座U1 ) —起移动。顶料板21被封闭地布置在环状沖头23内。经由弹性构件21a (例如,气体弹簧和压缩弹簧)使 顶料板21可动地安装到第 一 上模基座U1的下表面,以使顶料板 21沿环状冲头23垂直地移动。弹性构件21a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 顶料板21通常被向下偏压或施力。脱料板22,皮布置在环状冲头 23的周围,以封闭地包围环状冲头23。与顶剩-斧反21类似,经由 弹性构件22a (例如,气体弹簧和压缩弹簧)使脱料板22可动地 安装到第 一 上模基座U1的下表面,以使脱料^反2 2沿环状冲头2 3 垂直地移动。与弹性构件21a类似,弹性构件22a被布置和构造 成使得脱料板2 2通常被向下偏压或施力。如将 一皮理解的那样, 环状冲头23、顶^牛板21和脱料板22可优选一皮布置和构造成卩吏它 们的下表面通常〗皮此共面。第一下模组件可包括第一下模基座D1。第一下模组件还可 包括构成第三组冲压构件的环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具有外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其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切,以在所述外周凸缘同时地经受从所述凸缘的内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或从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内表面的等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地形成所述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 和外圆周面,其中,进行所述半冲切步骤,以形成使所述工件的所述凸缘与基部互相连接的内连接部、和使所述凸缘与位于所述凸缘外部的板材部分互相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进行所述半冲切步骤,使得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7-1 193858/2005;JP 2006-4-4 103242/20061.一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具有外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其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半冲切,以在所述外周凸缘同时地经受从所述凸缘的内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或从所述凸缘的外表面指向所述凸缘的内表面的等静压力的状态下,同时地形成所述外周凸缘的内圆周面和外圆周面,其中,进行所述半冲切步骤,以形成使所述工件的所述凸缘与基部互相连接的内连接部、和使所述凸缘与位于所述凸缘外部的板材部分互相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进行所述半冲切步骤,使得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2. —种通过沖压板材制造工件的方法,所述工件具有相互 一体形成并且相互偏移的外周凸缘和基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夹紧所述基部的第一组冲压构件和夹紧所述外周行内部半冲切;以及在进行所述内部半冲切步骤的同时,通过附加利用在可以 限定所述外周凸缘的轮廓的位置处夹紧所述板材的第三组冲压 构件,沿所述板材的厚度方向对所述板材进行夕I、部半冲切,其中,所述外部半沖切步骤比所述内部半冲切步骤的冲切程度大。3. —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具有外周凸缘的工件的方法,其 包括对所述板材进行第 一 次半冲切,使得可以沿所述板材的厚 度方向偏移工件成形部;在完成所述第一次半冲切步骤之后,对所述板材进行第二 次半冲切,使得可以沿与所述第 一 次半冲切步骤的方向相同的 方向进 一 步偏移与所述外周凸缘对应的部分,其中,在保持位于所述工件的外部的板材部分与在所述第 一次半冲切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工件成形部的相对位置的同时, 进行所述第二次半冲切步骤。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模组 件和被布置成与所述下模组件相对的上模组件进行冲压步骤,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保持所述基部的下表面的第 一模元件和保持 被布置在所述凸缘外部的板材部分的下表面的第二模元件,所 述第一模元件的模表面低于所述第二模元件的模表面,由此在 其间形成高度差,以及其中,在所述第一次半冲切步骤中,面向所述基部和凸缘 外周的所述上模组件冲压所述板材,直到所述板材的所述下表 面接触所述第 一 模元件的所述模表面和所述第二模元件的所述 模表面,使得所述工件成形部偏移所述高度差。5. —种通过冲压板材制造工件的方法,所述工件具有相互 一体形成并且相互偏移的外周凸缘和基部,所述方法包括设置夹紧所述基部的第一组冲压构件、夹紧所述外周凸缘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村四郎牛田公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