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声屏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隔音声屏障,包括:基座、支撑框架和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声屏障板设有面板和吸声层,面板上设有孔;声屏障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凹形,每块声屏障板上侧与下侧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吸声层内设有中空腔,中空腔里有吸声材料;其中第一防水无纺布在吸声层与面板之间,另外第二防水无纺布在吸声层另一侧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噪效果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材料价格经济、安装成本低、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景观协调、美观大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声屏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隔音声屏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量高铁、城市轻轨、高速路的建成,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很多高速鉄路穿过人口密集区,会带来噪声干扰,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的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高铁和公路旁边设立一些防噪声屏障来減少干扰。通常在噪音产生源和噪音污染敏感区域之间设置声屏障,用于阻隔或吸收噪音,降低敏感区域噪音污染,达到环境保所的目的。声屏障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后者是更为有效的隔声做法。 在交通领域中,交通隔音屏障现在声屏障一般采用砖或混凝土结构,或者引用钢板、木板、PMMA/POLYCARBONATE SHEET塑料扳、玻璃钢、石膏板和泡沫铝等结构。其中高铁声屏障主要由钢结构立柱和吸隔声屏板两部分组成,立柱是声屏障的主要受カ构件,它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道路防撞墙或轨道边的预埋钢板上;吸隔声板是主要的隔声吸声构件,采用金属穿孔板、彩钢镀锌板、铝合金板等组成一定厚度的箱体状,内为空腔或吸音材料填充,它通过高强弹簧卡子将其固定在H型立柱槽内,形成声屏障。也有声屏障以金属表面经冲孔、喷涂处理的吸声构件,开孔率在5-20%,孔径在1-2. 5mm范围内。现有的声屏障存在着吸声频带窄,吸隔声效果不理想、成本高、不耐腐蚀、使用寿命较短、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现在声屏障存在安装不方便,吸音效果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吸隔音声屏障,降噪效果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材料价格经济、安装成本低、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景观协调、美观大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吸隔音声屏障包括基座、支撑框架和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声屏障板设有面板和吸声层,面板上设有孔;声屏障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凹形,每块声屏障板上侧与下侧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吸声层内设有中空腔,中空腔里有吸声材料;其中第一防水无纺布在吸声层与面板之间,另外第二防水无纺布在吸声层另ー侧外。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安装简单、声屏障板与声屏障板之间连接牢固,并减少由于缝隙产生的漏声现象。防水无纺布可防止雨水的进入,对吸声材料起到防潮的功能,防止吸声材料的洒出,又能对声波的震动产生缓冲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O本技术吸隔音声屏障最底层的声屏障板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平行面。在本技术中吸声层的中空腔可为1-3个,面板上的孔为平形小孔,开孔率为20-26%,孔长 80-100mm,宽 6_8mm。平行小孔与吸隔声屏障板自身及结构的面层形成了共振腔体,声音与穿孔吸隔声屏障板发生作用后,圆孔处的空气柱产生強烈的共振,空气分子与吸隔声屏障板孔壁剧烈摩擦,从而大量地消耗声音能量,进行吸声。影响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开孔率和中空腔大小。开孔率逐渐增大时,孔占的表面积增大,空气分子进入共振腔体參与共振的几率増加,吸声能力増大。当设有中空腔且增大时,共振腔内的空气分子数量增多,共振时參与消耗声能的空气分子数增多,吸声性能増加。本技术在吸隔声屏障板面板上开孔,増大开孔率和设有中空腔及吸声材料,使声音通过表面孔径较大的平行小孔进入空腔,在空腔内利用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吸收噪音,对低、中、高不同声频进行调整,达到降噪目的;并且中空腔结构起阻隔和反射声波传播的作用,也进ー步削減声波的传播能量,能够发挥出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本技术中,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化学纤维或矿棉,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降噪系数NRC —般可以达到O. 85以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声屏障可设有背板,与外露的ー层防水无防布相连。面板与背板双重隔离和反射功能,阻隔噪音的传播,減少噪音到达敏感点。吸隔声屏障最上端设有防雨盖,具有防水防潮功能,増加声屏障使用时间。本技术中防雨盖和声屏障板所用材料为五防轻体隔墙板。五防轻体隔墙板是以稻草、稻壳、锯末、粉煤灰等为原料,配以外加剂生产而成,从而具有较强的吸声结构,減少反射声反射频率和次数,以及绕声高度,从而減少噪音到达受声点的声音量,达到減少噪音的有益效果和目的。并且五防轻体隔墙板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环保,美观大方,耐雨、耐腐蚀。说明书附图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中声屏障板的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声屏障板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于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吸隔音声屏障包括基座、支撑框架和声屏障板,其特征在于声屏障板设有面板和吸声层,面板上设有孔;声屏障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凹形,每块声屏障板上侧与下侧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吸声层内设有中空腔,中空腔里有吸声材料;其中第一防水无纺布在吸声层与面板之间,另外第二防水无纺布在吸声层另ー侧外。在本技术中吸声层的中空腔可为2-4个,面板上的孔为平形小孔,开孔率为20-26%,孔长 80-100mm,宽 6_8mm。本技术中,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化学纤维或矿棉。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声屏障可设有背板,与外露的ー层防水无防布相连。吸隔声屏障最上端设有防雨盖,防雨盖和声屏障板所用材料为五防轻体隔墙板。实施例I吸隔声屏障板有面板、两层无防布及吸声层,面板和吸声层材料米用五防轻体隔墙板,面板上设有平形小孔,开孔率为20%,孔长100mm,宽8mm ;声屏障板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凹形;吸声层内设有4个中空腔,中空腔里有吸声材料玻璃棉;防水无防布在吸声层与面板之间,另外ー层防水无防布在吸声层另ー侧外露。基座为水泥座、支撑框架为“エ”字形槽钢架,每块声屏障板上侧与下侧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每个水泥基座上安装一根“エ”字形槽钢架,两根槽钢架之间安装有四块吸隔声屏障板,吸隔声屏障最上端设有防雨盖,防雨盖所用材料为五防轻体隔墙板。实施例2吸隔声屏障板有面板、背板和两层无防布及吸声层,面板、背板和吸声层材料米用五防轻体隔墙板,面板上设有平形小孔,开孔率为26%,孔长80mm,宽6mm ;声屏障板上侧为 凸形,下侧为凹形;吸声层内设有2个中空腔,中空腔里有吸声材料化学纤维或矿棉;防水无防布一层在吸声层与面板之间,另外ー层防水无防布在吸声层与背板之间。基座为水泥座、支撑框架为“エ”字形槽钢架,每块声屏障板上侧与下侧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每个水泥基座上安装一根“エ”字形槽钢架,两根槽钢架之间安装有四块吸隔声屏障板,吸隔声屏障最上端设有防雨盖,防雨盖所用材料为五防轻体隔墙板。实施例3吸隔声屏障板有面板、背板和两层无防布及吸声层,面板、背板和吸声层材料米用五防轻体隔墙板,面板上设有平形小孔,开孔率为26%,孔长80mm,宽6mm ;声屏障板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凹形,最底层的声屏障板上侧为凸形、下侧为平行面;吸声层内设有2个中空腔,中空腔里有吸声材料化学纤维或矿棉;防水无防布一层在吸声层与面板之间,另外ー层防水无防布在吸声层与背板之间。基座为水泥座、支撑框架为“エ”字形槽钢架,每块声屏障板上侧与下侧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每个水泥基座上安装一根“エ”字形槽钢架,两根槽钢架之间安装有四块吸隔声屏障板,吸隔声屏障最上端设有防雨盖,防雨盖所用材料为五防轻体隔墙板。以上所述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隔音声屏障,包括基座(1)、支撑框架(2)和声屏障板(3),其特征在于:声屏障板设有面板(4)和吸声层(5),面板上设有孔(7);声屏障板上侧(8)为凸形、下侧(9)为凹形,一块声屏障板上侧(8)与另一块声屏障板与下侧(9)之间连接采用凹凸嵌入方式安装成一体;吸声层(5)内设有中空腔(10),中空腔(10)里有吸声材料(14);其中第一防水无纺布(11?1)在吸声层(5)与面板(4)之间,第二防水无纺布(11?2)在吸声层另一侧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继革,何辉,
申请(专利权)人:罗继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