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荣豪专利>正文

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539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其包括生克片以及与生克片配合的切断刀片,所述的切断刀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于切断刀片的头部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于切断刀片的尾部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所述切断刀片的刀杆的前端具有与生克片配合的刀口,该刀口具有自下而上向尾部方向倾斜的刀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针编织成反包毛圈布面与剪毛作业一并完成,而且剪断效果更佳,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
,特指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稳定、耐用、剪断效果更佳的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技术背景目前的圆编毛巾编织机中,包括机架主体,在机架主体中心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针筒,针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台,于支撑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安装的生克片槽。然后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在上内盘与生克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其具有弯曲的端面,生克片上形成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动,所以当针筒转动时,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令凸起沿上 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与此同时,织针将在下编织三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目前,在编织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上编织三角,以配合不同的生克片,不同的上编织三角内形成的轨道也不同,其对生克片产生的驱动也不同,最后实现的布料编织效果也不同。具体而言,目前,在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时,其采用的工序为首先,于圆编毛巾针织机上针织成毛巾布料,然后再将布料置于另一剪毛机来进行剪毛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不但麻烦,并且效率低。另外,在剪毛过程中,在剪断毛圈部分时,难以确保所剪毛圈的毛边整齐,需要多次修剪,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另外,目前的生产企业中,资源短缺、且劳动力人工不断提高,如此可见,此产品成本高,产量低,如此的加工方法远远追不上当今市场的需求,殊不理想。另外,本专利技术人曾提出过一种“圆编毛巾针织机的剪毛装置”,见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97532. 7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生克板上安装一切纱刀,该切纱刀的前端具有较薄的刀刃,于起毛针的顶部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的切毛口,当织针钩拉纱线编织毛巾布面时,会与起毛针的凹槽内形成一毛圈,在令切纱刀前进,使其刀刃穿过切毛口,切断起毛针上的毛圈纱线,达到织针钩编织处毛圈与剪毛一并完成的动作。该技术方案采用90度垂直剪切,提高效率。该技术方案采用90度垂直剪切,刀刃以垂直方向向前剪切毛圈时,由于剪切力是垂直作用在毛圈上,其切点集中在一点,某些情况下不是将毛圈切断,而是“拉断”,故这种剪切效果仍未达到尽善尽美。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人经过研发,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令针织机的剪毛装置结构更加简单、稳定、耐用、剪断效果更佳、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稳定、耐用、剪断效果更佳的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生克片以及与生克片配合的切断刀片,所述的切断刀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于切断刀片的头部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于切断刀片的尾部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所述切断刀片的刀杆的前端具有与生克片配合的刀口,该刀口具有自下而上向尾部方向倾斜的刀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杆与切断刀片头部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一避空位。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口包括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与第二刀口之间形成一呈“L”形的剪切空间,所述第一刀口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刀刃;所述第二刀口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刃口 ;所述第一刀口的刀刃与第二刀口刀刃衔接,形成所述的剪切空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杆靠近刀口位置形成向生克片方向的弯折。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刀口中刀刃的倾斜角度为20-55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克片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于生克片头部上形成有与切断刀片刀口对应的成圈嘴,于生克片的尾部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克片成圈嘴具有一个钩线槽,于钩线槽上方向前凸起形成导圈舌,于导圈舌顶部向上延伸形成阻挡凸起。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克片头部与第一凸脚之间形成第一导槽;所述切断刀片头部与第二凸脚之间形成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宽度一致,所述第二凸脚比第一凸脚宽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剪毛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生克片和切断刀的针筒以及驱动生克片和切断刀片水平运行的上编织三角,于所述的针筒上形成有用于承载生克片和切断刀片的支撑台,生克片和切断刀成对贴合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均匀开设的滑槽内;所述的上编织三角呈起伏弯曲状,于所述的上编织三角上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于所述的上编织三角上还安装有可调节其与外端面之间的间距切断块。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I、针织机的织针编织成反包毛圈布面与剪毛作业一并完成,减少了额外的剪毛作业工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针织机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减少了切断刀片的整体体积,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使切断刀片运行起来更加灵活,操作起来更加简便。3、本技术中,切断刀片与生克片一起安装在滑槽内,通过上编织三角盘下表面上形成的凸轨驱动切断刀片和生克片,从而实现成圈、编织以及剪毛的动作,并且让织出反包毛巾的毛圈与剪切完成后的纱线长度一致。4、本技术中,切断刀片的刀刃倾斜朝上,在剪切毛圈过程中,随着切断刀的前行,刀刃将对毛圈形成一种线性“切割”效果,相对于目前的“点”切割,本剪切方式更加稳定。5、本技术中,切断刀片的刀刃倾斜朝上,并且刀刃通过刀口部的弯折设计,令刀刃边缘便贴合于生克片的成圈嘴侧面,使其具有更好的剪断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安装于圆编毛巾编织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于圆编毛巾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生克片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切断刀片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单个生克片与切断刀片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上编织三角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图。I针筒 10织针100钩针11针槽12支撑台13凹槽121滑槽2生克片21头部 22尾部23成圈嘴231钩线槽231导圈舌 232阻挡凸起24第一凸起 240第一导槽3切断刀片 30刀杆31头部32尾部33刀口330刀刃 34第二凸起 340第二导槽4上编织三角41正反包块 42切断块43延伸板44定位槽 5上内盘 6毛圈61线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应用在圆编毛巾编织机中的剪毛装置,其包括针筒I、生克片2、切断刀3、驱动生克片2和切断刀片3水平运行的上编织三角4以及用于承载生克片2和切断刀片3的支撑台12,于所述的支撑台12上均匀开设有滑槽121,生克片2和切断刀3成对贴合放置于所述的滑槽121内。针筒I呈圆环柱体,在针筒I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针槽11,于每个针槽11内安装有织针10。沿针筒I外表面的上端形成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3,对应该凹槽13的位置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支撑台12。该支撑台12上端面形成有供生克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圆编毛巾编织机的剪毛装置,其包括:生克片(2)以及与生克片(2)配合的切断刀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断刀片(3)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31)和低于头部并向后延伸的尾部(32),于切断刀片(3)的头部(31)上端形成有一个刀杆(30),于切断刀片(3)的尾部(32)上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脚(34);所述切断刀片(3)的刀杆(30)的前端具有与生克片(2)配合的刀口(33),该刀口(33)具有自下而上向尾部(32)方向倾斜的刀刃(3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豪
申请(专利权)人:洪荣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