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荣豪专利>正文

毛巾编织机的开放式编织三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37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毛巾编织机的开放式编织三角。该编织三角固定在毛巾编织机中上内盘下方,所述的编织三角具有起伏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即编织三角中间由内端面向外端面形成一凸起部,于编织三角的一端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其采用的编织三角具有可调节功能,当需要编织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无需对编织三角盘进行更换,只需要对其上的正反包块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调整正反包块的位置,就可以与不同的生克片进行配合,从而实现不同的编织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
,特指一种毛巾编织机的开放式编织三角。技术背景通常圆编毛巾编织机所编织的毛巾,包括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切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需要不同的部件来完成,在工作时,根据编织毛巾布料的不同,更换不同的部件。具体而言,目前的圆编毛巾编织机中,包括机架主体,在机架主体中心设置有一个圆环形的针筒,针筒的外侧壁设置 有用于容置织针的针槽。针筒的上端面形成有水平支撑台,于支撑台上开设有供生克片安装的生克片槽。然后在生克片上端设置有上内盘,在上内盘与生克片之间设置有上编织三角。上编织三角大体呈三角造型,其具有弯曲的端面,生克片上形成有与端面对应的凸起。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与上内盘产生相对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针筒将带动针槽内的织针以及生克片转动,由于生克片上的凸起通过与之对应端面连动,所以当针筒转动时,上编织三角将对生克片上的凸起形成运行轨迹的限定,令凸起沿上编织三角的端面产生前后移动,从而令生克片形成前后运行。与此同时,织针将在下编织三角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这样生克片与织针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目前,在编织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切割断毛圈布料这三种不同的布料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上编织三角,以配合不同的生克片,不同的上编织三角内形成的轨道也不同,其对生克片产生的驱动也不同,最后实现的布料编织效果也不同。见图I所示,这是目前编织正包毛巾布料的原理图。上编织三角81前后端面呈类似三角曲线,生克片82上形成有与其端面对应的凸起821。圆编编织机工作时,针筒将带动织针83以及生克片82转动,由于上编织三角81将落入生克片82上通过凸起821形成的凹槽822内,这样当生克片82转动时,上编织三角81将对生克片82形成轨迹限定,促使生克片82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前后移动,其移动的幅度将根据上编织三角81端面的造型决定。与此同时,织针83将在下编织三角84推动下形成上下移动,织针83上形成有凸起831,下编织三角84上形成有与织针83上凸起831对应的轨道841。通过针筒的转动,织针83将在下编织三角84限定下实现上下运行,这样生克片82与织针83相互作用,形成编织效果。见图2所示,这是目前编织锁底反包毛巾布料的原理图,与上述编织正包毛巾布料不同的是,其采用的上编织三角85的端面曲线更加复杂,以推动生克片82’运行过程中移动距离的改变。同时,在进行锁底反包毛巾布料编织时需要更换生克片,采用与之对应的反包成圈生克片82’。这样最终才可以实现锁底反包毛巾布料的编织。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编织不同的布料,需要采用不同的上编织三角,以与对应的生克片配合,这样生产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就经常需要更换上编织三角,不仅操作麻烦,并且还需要重行调整配合情况,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毛巾编织机的开放式编织三角,该编织三角作为编织机中的上编织三角,其具有调节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后,就可以与不同的生克片进行配合,完成对不同类型的编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毛巾编织机的开放式编织三角固定在毛巾编织机中上内盘下方,所述的编织三角具有起伏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即编织三角中间由内端面向外端面形成一凸起部,于编织三角的一端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编织三角上端面上开设有供正反包块安装的定位槽,所述的正反包块位于该定位槽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正反包块的内端部呈尖端凸起,通过调整正反包块在定位槽内的位置令内端部的尖端凸起由上编织三角内端面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正反包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毛巾编织机的上内盘上,通过改变正反包块在上内盘上的固定位置令其内端部的尖端凸起由上编织三角内端面伸出或缩回。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编织三角的定位槽侧面开设有一限位槽,于正反包块上对应限位槽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凸起。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编织三角凸起部呈楔形。本技术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其采用的编织三角具有可调节功能,当需要编织正包毛巾布料、锁底反包毛巾布料时,无需对编织三角盘进行更换,只需要对其上的正反包块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调整正反包块的位置,就可以与不同的生克片进行配合,从而实现不同的编织效果。如上所述,本技术在同一组圆编编织毛巾机主体上,只改变编织三角中正反包块的位置便可编织出多种不同的毛巾布效果、不同功能的毛巾布面。使用者可以实现投资最少、获利最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现有圆编毛巾编织机中编织原理图一;图2是现有圆编毛巾编织机中编织原理图二 ;图3是本技术所应用在毛巾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编织正包毛巾布料的工作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编织反包毛巾布料的工作原理图。I针筒10织针11针槽12支撑台13凹槽121生克片槽2生克片21头部22尾部23成圈嘴24第一凹槽 231钩线槽232导舌圈233阻挡凸起234上端面 200辅助片201正包成圈生克片 201反包成圈生克片 3上内盘4编织三角40凸起部41内端面42外端面44定位槽441限位槽5正反包块51内端部52限位凸起81上编织三角82生克片83织针84下编织二角821凸起822凹槽831凸起841轨道85上编织三角具体实施方式见图3、4,本技术应用在圆形编织机,具体是圆编毛巾编织机。该编织机包括环形针筒I、生克片2、上内盘3和编织三角4。针筒I呈圆环柱体,在针筒I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针槽11,于每个针槽11内安装有织针10。沿针筒I外表面的上端形成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3,对应该凹槽13的位置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支撑台12。该支撑台12上端面形成有供生克片2安装的生克片槽121。同时,针筒I上开设的针槽11将贯穿支撑台12,以使织针10可以向上运行到针筒I的顶部位置,与生克片2配合,进行编织作业。生克片2安装在每个生克片槽121内,于生克片2的上方设置有环形的上内盘3,上内盘3位于支撑台12上方。在上内盘3下方某个区域固定有编织三角4。即,本技术所述的编织三角4位于生克片2和上内盘3之间。所述的生克片2包括向上凸起的头部21和位于生克片槽121内的尾部22,于生克片2的头部21上端形成有与织针10钩针配合的成圈嘴23,于生克片2的尾部22形成有用于供编织三角4通过的第一凹槽24;由于编织不同的毛巾布料需要采用不同结构的生克片2,对于生克片2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施例中具体阐述。参见图5、6,编织三角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内盘3的下端面上,即在上内盘3的某个区域下方固定编织三角4。所述的编织三角4具有起伏的内端面41和外端面42,即编织三角4中间由内端面41向外端面42形成一楔形的凸起部40,于编织三角4的一端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41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5。编织三角4内端面41与外端面42之间的宽度与生克片2上的第一凹槽24宽度对应,编织机装配后,编织三角4将落入第一凹槽24内,当针筒I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巾编织机的开放式编织三角,该编织三角(4)固定在毛巾编织机中上内盘(3)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三角(4)具有起伏的内端面(41)和外端面(42),即编织三角(4)中间由内端面(41)向外端面(42)形成一凸起部(40),于编织三角(4)的一端安装有可对其内端面(41)形成干涉的正反包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豪
申请(专利权)人:洪荣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