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升降机,更确切的说是ー种剪叉式升降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只包括ー个剪叉结构,升降机的升降范围较小,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的效率较低,在同样载重的情况下,耗能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ー种包括双剪叉结构,升降范围较大,同时效率较高,升降平稳的剪叉式升降机。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剪叉式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一升降装置和一升降平台,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杆、两根第二支撑杆、两根第三支撑杆、两根第四支撑杆、两个第一转轴、两个第二转轴和两个液压装置,所述的两根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柱,所述的两根第三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一第二连接柱,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的第四支撑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的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一第一滚轮,所述的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一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叉式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1)、一升降装置(2)和一升降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2)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杆(21)、两根第二支撑杆(22)、两根第三支撑杆(23)、两根第四支撑杆(24)、两个第一转轴(25)、两个第二转轴(26)和两个液压装置(27),所述的两根第二支撑杆(2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连接柱(221),所述的两根第三支撑杆(23)之间设置有一第二连接柱(231),所述的第一支撑杆(21)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22)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25)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杆(23)的中部与所述的第四支撑杆(24)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26)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虹影,刘华峰,刘炳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虹晨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