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组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30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组配装置,主要是于一基座上分设有一模具组、一承载台及多个水平铆合机构,通过承载台将一框架模型载入模具组中,而可由各水平铆合机构对各铆合部进行铆合。铆合完成后,再由承载台将框架成品退出模具组,即可快速完成框架部件的组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组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极小化的框架组配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 ,是现有冲压机的示意图。框架为许多产品最终组装定形所不可或缺的结构物品。以往框架的制作必须在冲压厂使用大型冲压机19冲压成 形并组装铆合之后,经包装、保护及装箱,再以运输工具运送到订购框架的厂 商。由于一般的框架皆由薄铁片冲压铆合而成,框架成品占有相当大的体积 (如图2 A所示),但其结构强度相对而言就显得非常脆弱。因此,不但运送不便,包装材料及运送成本高昂,且经常于运送期间因震 动、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组配装置,可将体积极小化,利于 分布到各厂商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组配装置,利用适当的模具组于铆 合时固定框架模型,用以防止变形。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组配装置,其承载台设有多个定位 机构,可确保框架模型置入正确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组配装置,可利用水平铆合机构对 框架模型侧面的铆合部进行铆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组配装置,可利用垂直铆合机构对 框架模型顶面的铆合部进行铆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组配装置,用于组配由多个框架部件组成的框架,各框架部件分别通过多个铆合部预组合为框架模型,其特征在 于,该框架组配装置的主要构造包括有 一基座;一模具组,固设于该基座上,用以确保该框架模型为正确的形状; 一承载台,设置于该基座上,承载该框架模型升降以进出该模具组;及 一多个水平铆合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分别对应于该框架模型侧面的各铆合部而可加以铆合。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包含有多个固定台,固设于基座上模具组外侧,各固定台上分别枢设有一压固器,于框架模型进入模具组后加以盖合压固。 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各压固器压固于该框架模型的铆合部位置。 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包含有多个垂直铆合机构,分别设于各压固器上,于压固器盖合后对该框架模型顶面的各铆合部进行铆合。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该多个框架部件中, 一框架部件上设有至少一铆合?L,其连接的另一框架部件上则设有对应的铆合凸点,由铆合孔与对应的铆合凸点结合而成为该铆合部。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包含有多个承载台驱动器,用以驱动该承载台升降。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各水平铆合机构分别包含有一水平铆合驱动器。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包含有多个压固驱动器,分别用以驱动对应 的压固器。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各压固驱动器分别以一悬臂固定于该基座。 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包含有多个活动栓,设于该基座上,于压固器盖合后加以栓锁固定。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该承载台设有多个定位机构,用以引导该框架模型到达定位。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各定位机构包含有具相对斜面的两定位块。 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该承载台设有多个活动扣件,于框架模型放 至定位后加以扣合固定。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中,各垂直铆合机构分别包含有一垂直铆合驱动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 限定。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冲压机的示意图2 A及图2 B是分别为框架构造的立体图及局部分解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4是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压固器就定位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台及活动栓的俯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各铆合机构就定位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台细部构造的侧视图9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台另一细部构造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框架12第一长边121铆合孔123铆合孔14第二长边141铆合孔143铆合孔15框架模型16第一短边161铆合片163铆合片165铆合凸点18第二短边181铆合片183铆合片19冲压机20框架组配装置22基座24模具组25承载台251第一定位块253第二定位块255承载台驱动器257活动栓259活动扣件26水平铆合机构261水平铆合驱动器27压固器271扣脚273压固驱动器275悬臂 277 固定台28 垂直铆合机构 281 垂直铆合驱动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首先,请参阅图2 A及图2 B ,分别为框架构造的立体图及局部分解图。 如图所示, 一般的框架10由多个框架部件所组成,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长边 12、 一第二长边14、 一第一短边16及一第二短边18。其中第一长边12设有铆合孔121及123,第二长边14设有铆合孔141及 143,分别用以与设于第一短边16的铆合片161、 163上的铆合凸点165及第 二短边18的铆合片181、 183上的铆合凸点(未显示)组配结合。请参阅图3至图6 ,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侧视示意 图、压固器就定位示意图及承载台与活动栓的俯视图。其中,由于本实施例的 左侧及右侧为对称构造,在此立体图选择以左侧构造表示。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组配装置20主要构造包括有一基座22、 一模 具组24、 一承载台25、多个水平铆合机构26及多个垂直铆合机构28。本专利技术中,框架的各部件组合但未铆合固定的构造称为框架模型15,可 利于与框架10的成品区分辨别,其设于各部件的铆合孔与铆合凸点结合形成 一铆合部。其中,承载台25用以承载框架模型15,并可通过承载台驱动器255的驱 动进行下降及上升的动作。承载台25下降时,可将框架模型15载入模具组 24中,确保于铆合作业时不会产生不需要的变形。当框架模型15只有侧面铆合部时,则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组配装置20无需设置 垂直铆合机构28。当框架模型15具有顶面铆合部时,则本专利技术可配合设置多个压固器27, 分别利用固定台277固定于基座22上。各压固器27上分别设置垂直铆合机构 28,当框架模型15载入模具组24并到达定位时,压固器27可盖合压固于框 架模型15上,并令垂直铆合机构28对准框架模型15顶面的铆合部而可进行 顶面的铆合。各压固器27分别包含有一压固驱动器273,利用一悬臂275固定到基座 22上,经由压固驱动器273的驱动而可执行打开及盖合的动作。各固压器27 另分别设有一扣脚271,可于盖合时以一活动栓257加以锁固,如图5所示。请参阅图7,是本专利技术各铆合机构就定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承载台 25将框架模型15载入定位后,其侧面的铆合部即对准水平铆合机构26。压固 器27盖合之后,即将垂直铆合机构28对准框架模型15的顶面铆合部。一切就绪后,则水平铆合机构26与垂直铆合机构28分别通过水平铆合驱 动器261与垂直铆合驱动器281的驱动而对框架模型15的各铆合部进行铆合。铆合完成后,再将压固器27打开,即可利用承载台25将框架成品退出模 具组24而取出使用。请参阅图8,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台细部构造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承 载台25尚可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块251及第二定位块253,利用第一定位块251 与第二定位块253的相对斜面构造组合成一定位机构。当放置框架模型15时, 因各定位机构的斜面构造而可令框架模型15自然到达正确位置,可防止错误 的加工甚至组配装置的损毁。请参阅图9,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台另一细部构造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 的承载台25尚可设有多个活动扣件259,可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组配装置,用于组配由多个框架部件组成的框架,各框架部件分别通过多个铆合部预组合为框架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组配装置包括有: 一基座; 一模具组,固设于该基座上,用以确保该框架模型为正确的形状; 一承载台,设置于该基座上,承载该框架模型升降以进出该模具组;及 一多个水平铆合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分别对应于该框架模型侧面的各铆合部而加以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框架组配装置,用于组配由多个框架部件组成的框架,各框架部件分别通过多个铆合部预组合为框架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组配装置包括有一基座;一模具组,固设于该基座上,用以确保该框架模型为正确的形状;一承载台,设置于该基座上,承载该框架模型升降以进出该模具组;及一多个水平铆合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分别对应于该框架模型侧面的各铆合部而加以铆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多个固定 台,固设于基座上模具组外侧,各固定台上分别枢设有一压固器,于框架模型 进入模具组后加以盖合压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压固器压固于 该框架模型的铆合部位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多个垂直 铆合机构,分别设于各压固器上,于压固器盖合后对该框架模型顶面的各铆合 部进行铆合。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框架部件 中, 一框架部件上设有至少一铆合 L,其连接的另一框架部件上则设有对应的 铆合凸点,由铆合孔与对应的铆合凸点结合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瑞
申请(专利权)人:特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