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的前端与两边均设有固定点,分别固定到车架总成上;下护板上设有导流百叶窗,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下护板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高的强度,更好得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保护;2、起到导流板的作用,无需另行开发;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4、通用性好,适合不同的车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车身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下护板主要起到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防止石子等进入发动机仓。目前的发动机下护板为塑料板结构,由于其强度不足,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损坏,给可靠性和维修成本均带来影响。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动机下护板,更好得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保护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发动机下护板,以达到更好得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的前端与两边均设有固定点,分别固定到车架总成上;下护板上设有导流百叶窗,使得下护板在对发动机进行保护的同时满足发动机前仓对温度的要求,无需另行开发导流板。所述的下护板为金属板构成,材料为B340LA,从而保证了整体强度,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更好的保护。所述的下护板的表面为电泳漆,保证了其耐腐性能。所述的下护板上设有两个加强筋,进一步提高其强度。所述的下护板的周边为翻边结构,保证了下护板有很好的刚度与强度。所述的下护板的两边的固定点为圆形沉槽结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下护板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高的强度,更好得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保护;2、起到导流板的作用,无需另行开发;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4、通用性好,适合不同的车型。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下护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下护板的侧面安装示意图;在附图说明图1-3中,I、下护板;2、固定点;3、车架总成;4、导流百叶窗;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下护板I的前端与两边均设有固定点2,分别固定到车架总成3上;下护板I上设有导流百叶窗4,使得下护板I在对发动机进行保护的同时满足发动机前仓对温度的要求,无需另行开发导流板。本技术所述的下护板I是一个冲压件,厚度I. 5mm,材料为B340LA,下护板I通过前面三个固定点2和后面两个固定点2方式固定在车架总成3上。下护板I与车架总成3安装后,可以防护发动机油底壳受迎面来的石子、凸起障碍物及其它异物冲击。下护板I由一排导流百叶窗4构成,该导流百叶窗4保证迎风面积经过百叶窗的孔进入到发动机前仓,满足布置对温度场的要求。因下护板I集成了导流功能,所以无需另行开发导流板,减少了模具开发,降低了成本。下护板I表面处理为黑色电泳漆,耐腐蚀性能达到中性盐雾试验480小时,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能适应底盘下部各种复杂环境。下护板I有两个加强筋5和一排导流百叶窗4,另下护板I周边设有一圈4mm高的翻边,以上都保证了下护板有很好的刚度与强度性 倉泛。 下护板I两侧表面涂上PVC胶,与车架总成3安装后,可以降低整车在行驶状态下下护板产生的风噪。下护板I的两边的固定点2为圆形沉槽结构,这使得下护板I与车架总成3安装处为局部面接触,避免了整车动态工况下,下护板与车架总成3间可能产生的异响。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干所述的下护板(I)的前端与两边均设有固定点(2),分别固定到车架总成(3)上;下护板(I)上设有导流百叶窗(4)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I)为金属板构成,材料为B340LA。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I)的表面为电泳漆。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I)上设有两个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ー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I)的周边为翻边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I)的两边的固定点(2)为圆形沉槽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的前端与两边均设有固定点,分别固定到车架总成上;下护板上设有导流百叶窗,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下护板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较高的强度,更好得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保护;2、起到导流板的作用,无需另行开发;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4、通用性好,适合不同的车型。文档编号B60R19/54GK202641592SQ2012202267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彭志伟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护板(1)的前端与两边均设有固定点(2),分别固定到车架总成(3)上;下护板(1)上设有导流百叶窗(4)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