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56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包括内胎和轮毂,其改进在于:在轮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的出气端与内胎之间通过第一电控单向气阀连通;内胎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气阀,内胎内部与外环境之间通过第二电控单向气阀连通;微型气泵、第一电控单向气阀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三者都与一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与车载的ECU通信连接;内胎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内胎内部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传感器与单片机通信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内胎是车辆上的重要部件,内胎内的压力大小对轮胎的抓地性、车辆的操纵性和载重能力都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内胎的内部压力进行自动控制,只能通过人工操作内胎的充、放气来调节胎压;影响胎压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气温、载重、车速、路况等,因此,如果要使内胎内的压力处于较好的状态,应该根据诸多外部情况来实时地调节内胎内的压力,这样才能使车辆获得较好的行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包括内胎和轮毂,其改进在于在轮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的出气端与内胎之间通过第一电控单向气阀连通;内胎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气阀,内胎内部与外环境之间通过第二电控单向气阀连通;微型气泵、第一电控单向气阀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三者都与一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与车载的ECU通信连接;内胎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内胎内部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传感器与单片机通信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内胎压力过大时,可自动对内胎进行卸压操作,避免爆胎;在内胎压力过小时,可自动对内胎进行增压操作,使车辆获得较好的抓地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包括内胎I和轮毂2,其改进在于在轮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微型气泵3,微型气泵3的出气端与内胎I之间通过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连通;内胎I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内胎I内部与外环境之间通过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连通;微型气泵3、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三者都与一单片机6电连接;单片机6与车载的ECU通信连接;内胎I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内胎I内部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传感器与单片机6通信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装置不工作时,微型气泵3、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都处于关闭状态,内胎I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单片机6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内胎I内的温度、压力数据(简称为实时数据),同时单片机6还通过ECU获取实时的环境温度、气压数据,且单片机6内预置有理想条件下的内胎I内部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表(简称对应表);当单片机6获知环境温度和气压发生变化时,单片机6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对应表进行比对,若实时数据中的温度值在对应表内对应的压力值与实测的压力值不相同,则单片机6就需要控制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进行相应动作当 实测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单片机6就控制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打开,对内胎I进行卸压操作;当实测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单片机6就控制微型气泵3启动,并同时打开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对内胎I进行升压操作;具体的充、放气量,可根据微型气泵3的功率以及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的单位时间流量进行计算,最终通过控制微型气泵3、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的工作时长来控制内胎I的充、放气量。权利要求1. 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包括内胎(I)和轮毂(2),其特征在于在轮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微型气泵(3),微型气泵(3)的出气端与内胎(I)之间通过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连 通;内胎(I)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内胎(I)内部与外环境之间通过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连通;微型气泵(3)、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三者都与一单片机(6)电连接;单片机(6)与车载的ECU通信连接;内胎(I)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内胎(I)内部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传感器与单片机(6)通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包括内胎和轮毂,其改进在于在轮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的出气端与内胎之间通过第一电控单向气阀连通;内胎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气阀,内胎内部与外环境之间通过第二电控单向气阀连通;微型气泵、第一电控单向气阀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三者都与一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与车载的ECU通信连接;内胎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内胎内部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传感器与单片机通信连接。文档编号B60C23/04GK202641275SQ2012203317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谭志刚, 邵毅明, 鲁娇娇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胎压控制装置,包括内胎(1)和轮毂(2),其特征在于:在轮毂(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微型气泵(3),微型气泵(3)的出气端与内胎(1)之间通过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连通;内胎(1)上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内胎(1)内部与外环境之间通过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连通;微型气泵(3)、第一电控单向气阀(4)和第二电控单向气阀(5)三者都与一单片机(6)电连接;单片机(6)与车载的ECU通信连接;内胎(1)内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内胎(1)内部的气压和温度数据;传感器与单片机(6)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刚邵毅明鲁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