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100),包括:安装支架(110),中部设有安装部(111),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固定孔(113),固定孔(113)供轮胎(101)的轮辋(103)上的螺栓(105)穿过,以将安装支架(110)固定于轮胎(101)的轮辋(103)上;发射器电子模块(120),固定于安装部(111)上,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用于检测轮胎(101)的胎压,并将检测到的胎压值发送出去;导气管(130),为三通管结构,包括第一支管(131)、第二支管(133)及第三支管(135),第一支管(131)的连接头设有气门嘴,第二支管(133)的连接头与轮胎(101)的气门嘴连通,第三支管(135)的连接头与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的接头连通;第一支管(131)用于轮胎(101)的放气或充气。上述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方便轮胎充放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卡车后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及卡车后轮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的轮胎压カ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其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及卡车后轮。 背景技木目前轮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内胎轮胎,一种是无内胎轮胎(真空胎)。对于卡车的发展来说,无内胎轮胎的运用是趋势。但是目前仍在使用的卡车中,有内胎的卡车相比无内胎的卡车占据更大的比例。有内胎的卡车为了运输的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同样需要各个轮胎的胎压信息。传统的轮胎压カ监测系统(TPMS)的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均为内置式,即安装在轮胎内,但卡车的轮胎拆卸不方便,给生产后安装造成很大的困难。并且,这种内置式的轮胎压カ发射器不能在有内胎的卡车上使用。为此,提出了外置式的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传统的外置式的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安装方式,通常将轮胎压カ信息发射器的电子模块固定到一固定座上,该固定座有两个固定环,通过两个固定环把固定座锁紧到轮辋的两个相邻的螺栓上。发射器与气门嘴之间采用一两端带接头的气管连接,气管一端连接轮胎气门嘴,另一端连接发射器气压监测模块的气体入口,以从轮胎内部引出气压到气压监测模块。然而,传统的外置式的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在充气或放气时需要把连接气门嘴ー端的气管接头拆下,给充气或放气带来困难,而且经常的拆卸容易导致气管接头及气门嘴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充放气的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一种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包括安装支架,其中部设有安装部,两端分别开设有ー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供轮胎的轮辋上的螺栓穿过,以将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轮胎的轮辋上;发射器电子模块,固定于安装部上,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轮胎的胎压,并将检测到的胎压值发送出去;及导气管,为三通管结构,其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连接头设有气门嘴,所述第二支管的连接头与所述轮胎的气门嘴连通,所述第三支管的连接头与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的接头连通;其中,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通过所述第三支管检测所述轮胎的胎压,所述第一支管用于所述轮胎的放气或充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管的连接头及所述轮胎的气门嘴的其中ー个设有外螺纹,另外一个设有内螺纹,以将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轮胎的气门嘴可拆卸地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管的连接头及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的接头的其中一个设有外螺纹,另外一个设有内螺纹,以将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可拆卸地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管的连接头通过多个螺纹销钉固定在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支管的长度,并且小于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及第ニ支管基本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发射器电子模块及导气管均为两个,并且各自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还开设有一个所述固定孔,所述轮胎的轮辋上的三个螺栓分别穿过三个所述固定孔;所述两个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中间的固定孔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导气管的第一支管相互靠近设置,所述两个导气管的第三支管相互远离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导气管的第一支管的连接头朝向所述轮胎的轮辋的外侧设置。同时,有必要提供ー种含有上述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卡车后轮。ー种卡车后轮,包括两个所述轮胎,背靠背贴合在一起 '及上述的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设于其中一个轮胎的轮辋上;其中,所述两个导气管的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两个轮胎的气门嘴连通。上述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导气管为三通管结构,其中一个支管的连接头设有可以充放气的气门嘴,这样可以不用拆卸导气管或是发射器电子模块即可对轮胎进行充放气,使得轮胎充放气较为方便,同时由于不需要拆卸即可充放气,从而延长了发射器电子模块及导气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I所示的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分解图;图3为含有图I所示的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的卡车后轮的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主要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參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子”另ー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ー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ー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ー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g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參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100用于安置在具有内胎的轮胎上,以检测轮胎的内胎气压,并将检测到的气压值发送至轮胎压カ监测系统(TPMS)。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100可以用于公共汽车、卡车等机动车的轮胎上,例如,卡车的前轮的轮胎、后轮的轮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卡车后轮为例进行说明。请參阅图2及图3,卡车后轮包括两个轮胎101及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 100。两个轮胎101,背靠背贴合在一起。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100设于其中ー个轮胎101的轮辋103上。请ー并參阅1,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100包括安装支架110、发射器电子模块120及导气管130。安装支架110的中部设有安装部111,两端分别开设有ー个固定孔113。固定孔113用于供轮胎101的轮辋103上的螺栓105穿过,以将安装支架110固定于轮胎101的轮辋103上。发射器电子模块120固定于安装部111上。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用于检测轮胎101的胎压,并将检测到的胎压值发送出去。导气管130为三通管结构,其包括第一支管131、第二支管133及第三支管135。第一支管131的连接头设有气门嘴。第二支管133的连接头与轮胎101的气门嘴连通。第三支管135的连接头与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的接头连通。其中,发射器电子模块120通过第三支管135检测轮胎101的胎压,第一支管131用于轮胎101的放气或充气。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管133的连接头及轮胎101的气门嘴的其中ー个设有外螺纹,另外一个设有内螺纹,以将第二支管133与轮胎101的气门嘴可拆卸地连通。第三支管135的连接头及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的接头的其中一个设有外螺纹,另外一个设有内螺纹,以将第三支管135与发射器电子模块120可拆卸地连通。第三支管135的连接头通过多个螺纹销钉136固定在发射器电子模块120上。第一支管131的长度大于第三支管135的长度,并且小于第二支管133的长度。第三支管135与第一支管131及第ニ支管133基本垂直。为了同时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式轮胎压力信息发射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10),其中部设有安装部(111),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固定孔(113),所述固定孔(113)用于供轮胎(101)的轮辋(103)上的螺栓(105)穿过,以将所述安装支架(110)固定于所述轮胎(101)的轮辋(103)上;发射器电子模块(120),固定于安装部(111)上,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用于检测所述轮胎(101)的胎压,并将检测到的胎压值发送出去;及导气管(130),为三通管结构,其包括第一支管(131)、第二支管(133)及第三支管(135),所述第一支管(131)的连接头设有气门嘴,所述第二支管(133)的连接头与所述轮胎(101)的气门嘴连通,所述第三支管(135)的连接头与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120)的接头连通;其中,所述发射器电子模块(120)通过所述第三支管(135)检测所述轮胎(101)的胎压,所述第一支管(131)用于所述轮胎(101)的放气或充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兵,冯亮,张正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