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连接及脱模的内螺纹结构。
技术介绍
在注塑领域中,螺纹结构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连接结构。螺纹结构主要有两大类,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在脱模时,过程复杂,需要手动摇出或电动摇出内侧的螺纹型芯,才能脱模。现有技术中用于内螺纹脱模的脱模机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生产过程中,发现一些螺纹机构所要求的连接力矩有限。针对这些螺纹结构,如果可以采用最简单的前后脱模方式进行脱模,将明显节省生产成本,而且脱模速度更快,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前后脱模是指,螺纹型芯的上、下模分别直接从设有内螺纹的通孔的两端移出,没有旋转等其他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连接及脱模的内螺纹结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连接及脱模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由至少两段间隔分布的弧段状螺纹构成,多段弧段状螺纹分布在通孔内,并且位于连续的螺纹轨道上,所述多段弧段状螺纹在与所述通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垂直面上的投影不重叠。螺纹型芯的上、下模相对的一端都开有弧段状半螺纹结构的凹槽,上、下模对接后,构成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弧段状整螺纹结构的凹槽。由于所有弧段状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连接及脱模的内螺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由至少两段间隔分布的弧段状螺纹构成,多段弧段状螺纹分布在通孔内,并且位于连续的螺纹轨道上,所述多段弧段状螺纹在与所述通孔中心线相垂直的垂直面上的投影不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