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树芳专利>正文

电磁抛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45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抛送器,涉及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的抛丸设备,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管道、电磁控制器,管道的首部设置有进料口,用于置入钢丸或铁屑,管道的尾部设置有出料口,用于导出钢丸或铁屑,其特征在于:电磁控制器包括加速器、旋转器和偏转器,加速器与旋转器设置于管道上,偏转器设置于管道的末端,电磁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及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发射速度可用电磁的频率来调节,可用在自动生产线、加工中心等的排削、或输送铁零件上。使排削通畅、快速、干净,且可水平或垂直运送。也可和原排屑器组合使用,构成组合式排屑器。本产品可用在抛丸机上,替代如今的抛送器、输送器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进ー步是应用于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的抛丸设备。
技术介绍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弾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鋳造设备。现有的抛丸器的一般结构是抛丸器中的双圆盘铆接成一体,构成叶轮体。叶轮体上装有八片叶片,叶轮体与位于抛丸轮中心的分丸轮一起装再由电动机驱动的主轴上。罩内衬有护板,罩壳上装有定向套及进丸管。工作时,弾丸由进丸管流入抛丸器。跟叶片作同步旋转的分丸轮使弾丸得到初速度。弹丸经定向套的窗ロ飞出,抛到定向套外面的高速旋转的叶片上,被叶片进一歩加速后,抛射到被清理工件的表面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钢丸发射出去后中间多周围少的不均匀状态且有死角,方向単一不能调整,效率不高。且在机械传动中一旦停机,钢丸会把通道堵塞致使起动时负荷大不好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电磁抛送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效果好,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电磁抛送器,包括进料ロ、出料ロ、管道、电磁控制器,管道的首部设置有进料ロ,用于置入钢丸或鉄屑,管道的尾部设置有出料ロ,用于导出钢丸或鉄屑,其特征在干电磁控制器包括加速器、旋转器和偏转器,加速器与旋转器设置于管道上,偏转器设置于管道的末端,电磁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及面板。本技术可进ー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所述电磁控制器的构成是管道上围绕着线圈,加速器、旋转器和偏转器对应不同的线圈,线圈上通有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为控制电路所控制,控制电路包括控制面板分别连接并控制整流器、逆变器、分配器,整流器连接电源并电连接逆变器,逆变器电连接分配器,分配器分别电连接旋转线圈、加速线圈和偏转线圈;整流器先将频率为50赫兹的三相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再由逆变器变换为频率可调、电压有效值也可调频率为50赫兹ー1000赫兹的三相交流电,供给旋转线圈、加速线圈和偏转线圈。所述加速器包括低速、高速,低速部分可用エ业三相频率,在高速部分用可调的高频率;控制面板还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电源,控制器连接低速加速线圈。所述线圈的匝数和普通三相电机相仿,线圈的长度为O. 7 一 I. 5米,截面积直径为O.I — O. 3米,内截面积为O. 01-0. 03米;硅钢片叠成圆柱形内衬无磁性高强度耐磨材料。所述进料ロ设置水平管道上。所述管道分为水平管道与竖直或倾斜管道,水平管道的末端,连接竖直管道的下端,竖直或倾斜管道的上端连接水平管道。所述钢丸的直径为1-3毫米;钢丸的偏转角度为O — 45°。本技术的结构为线圈组合体,即ー个一个线圈串接在一起,内有硅钢片。工作时线圈通电把钢丸依次加速,把钢丸或铁削等运送过去,实现水平、垂直或倾斜等运送。如加快线圈中的电流通断速度,可使钢丸等以极快的速度抛散出去,达到清理、去沙、除锈、去毛边等エ艺。在抛散器上加上能产生旋转磁场的线圈,可以使钢丸一边飞ー边旋转,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清理效果。这是现在抛散器所不能的。在抛散器上加上用来控制方向的线圈,可以改变抛散的方向,使抛散方向和在方向的数量达到最佳状态。这是现在抛散器所不能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的发射速度可用电磁的频率来调节,用在抛丸机上,可使速度调节到30-100米/秒或更宽的范围,且可以使钢丸旋进以増大清理效果。又可实现钢丸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消除了因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机后出现的启动困难。而这种电磁输送在停机堵塞后重新启动时,可自动分批输送。不会因钢丸卡住而难启动。本产品可用在自动生产线、加工中心等的排削、或输送铁零件上。因其无机械系统可装在排削器的外层上。使排削通畅、快速、干净,且可水平或垂直运送。也可和原排屑器组合使用,构成组合式排屑器。本产品可用在抛丸机上,替代如今的抛送器、输送器等。和现在使用的相比,它没有机械活动件仅靠电磁力来完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中I为水平管道,2为进料ロ,3为线圏,4为竖直管道,5为偏转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水平管道I为筒状,其部分水平管道I的上面,可设置为进料ロ2,水平管道I的末端,可连接竖直管道4的下端,竖直管道4的上端可连接水平管道1,在水平管道的末端设置有偏转器5。水平管道I与竖直管道4上围绕着线圈3,线圈3分为四部分其中,低速部分为另ー控制器所控制,该控制器直接采用频率为50赫兹电压380伏特的三相电。其余三部分线圈3上通有高频可调电流,所述的高频电流的频率为50赫兹ー1000赫兹,功率根据需要设置,高频电流为控制电路所控制,控制电路的结构包括控制器电连接线圈3,控制器接收控制面板的指令,控制面板还分别连接逆变器、分配器,分配器分别电连接旋转线圈、高速线圈和偏转器,逆变器电连接整流器。抛送器线圈(这些线圈设置于水平、竖起或倾斜管道中)由四部分组成低速、旋转、高速、偏转(改变抛撒角度)。第一部分为低速度,把钢丸从零提高到10 — 30米/秒;第二部分为旋转部分,使正在低速直线前进的钢丸高速旋转;第三部分为高速度,使低速前进高速旋转的钢丸变成ー边高速旋转ー边高速前进的钢丸;第四部分为偏转方向部分,就是使钢丸流具有一定的抛撒范围(一般偏转角度为O — 45°,优选偏转角度为O — 35° )。四部分皆由通有交变电流的线圈实现,控制方向的线圈、产生旋转的线圈和产生前进动カ的线圈(分低速与高速)是三者分开的关系,互不影响。在加速部分,速度与线圈上电流的功率和频率成正相关(功率越大,频率越高,发射速度越大)关系。旋转磁场·的线圈和三相异步电机的定子相似,能产生旋转磁场。钢丸的直径在1-3毫米左右,钢丸在磁场中可产生感生电流及感生磁场,从而受到磁场カ的作用,从而旋转。旋转线圈对低速直线前进的钢丸施加旋转磁场使钢丸在直线前进中旋转。旋转磁场线圈通电与断电是由变频装置控制的,变频装置由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整流器先将频率为50赫兹的三相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再由逆变器变换为频率可调、电压有效值也可调频率50赫兹-1000赫兹的三相交流电,供给旋转磁场线圈和加速(高速)线圈。线圈的匝数和普通三相电机相仿,长度根据发射的速度一般为O. 7 一 I. 5米,截面积可根据流量设计,一般直径在O. I — O. 3米之间。内截面积一般在O. 01-0. 03米之间。硅钢片叠成圆柱形内衬无磁性高强度耐磨材料。在抛送器工作时钢丸与内衬不接触,只有在停机时才停在内衬上。这样就不影响钢丸在线圈中运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电磁抛送器,包括进料ロ、出料ロ、管道、电磁控制器,管道的首部设置有进料ロ,用于置入钢丸或鉄屑,管道的尾部设置有出料ロ,用于导出钢丸或鉄屑,其特征在干电磁控制器包括加速器、旋转器和偏转器,加速器与旋转器设置于管道上,偏转器设置于管道的末端,电磁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及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磁抛送器,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管道、电磁控制器,管道的首部设置有进料口,用于置入钢丸或铁屑,管道的尾部设置有出料口,用于导出钢丸或铁屑,其特征在于:电磁控制器包括加速器、旋转器和偏转器,加速器与旋转器设置于管道上,偏转器设置于管道的末端,电磁控制器连接控制电路及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芳
申请(专利权)人:杨树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