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143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球座、气缸、活塞杆、滑动套管、导向框、支承板、夹钳杆,所述球座固定在底板的支撑座上,球座内设有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所述滑动套管穿过万向球的直孔,一端安装在气缸上,另一端与导向框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框的前端与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滑动套管,活塞杆前部与位于导向框内的一铰链连杆连接;所述铰链连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杆与夹钳杆后端连接。启动气缸使活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夹紧曲轴轴径,反之则松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可靠,适用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夹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发动机曲轴零件,由于它所处部位的工作特性,对其轴径的表面粗造度均需抛光,且要保证圆柱度公差要求。现有抛光机一次可自动完成所有轴径的夹持、抛光,效果较好,较适用大批量生产,但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修或试制曲轴时,使用该设备,会造成较大浪费或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 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可靠,适用性强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球座、气缸、活塞杆、滑动套管、导向框、支承板、夹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一支撑座,所述球座通过螺母螺拴固定在支撑座上,球座内设有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所述滑动套管穿过万向球的直孔,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气缸上,另一端与导向框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框的前端通过一连接板与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滑动套管,活塞杆前部与位于导向框内的一铰链连杆连接;所述铰链连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杆与夹甜杆后端连接;所述支承板绞连在两个夹甜杆中部之间;气缸带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向后移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进而带动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后端受连杆支撑张开,前端夹紧曲轴轴径。本技术所述导向框为长方体,其上下设有导向长方孔,所述连杆穿过导向长方孔,一端用销连接在铰链连杆设有的开口槽内,另一端用销连接在夹钳杆后端设有的开口槽内。导向框上的导向长方孔限制了连杆和铰链连杆的转动。本技术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两块挡板,所述导向框、支承板、铰链连杆及连杆位于两块挡板之间。两块挡板限制了夹钳杆、导向框的转动。本技术所述两个夹钳杆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抛光蹄,一夹钳杆前端焊接有手把。本技术使用时,底板下面一端与已有滑动轨道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机床已有轨道机构连接,轴向移动手把,整个装置可随之轴向移动。手工将砂带绕在待抛的曲轴轴径上,操作手把将抛光蹄对正轴径,启动气缸使活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夹紧曲轴轴径,反之则松开。当机床驱动曲轴转动时,即可实现曲轴轴径抛光。当曲轴转动时,连杆径作偏心圆转动,滑动套管可沿万向球设有的直孔随之作往复直线移动,以保证所抛轴径圆度。对照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可靠,适用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I是本技术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向示意图。图中I.气缸,2.螺钉,3.螺钉,4.压盖,5.万向球,6.球座,7.滑动套管,8.活塞杆,9.挡板,10.压紧螺钉,11.销,12.连杆,13.销,14.销,15.铰链连杆,16.连接板,17.销,18.支承板,19.夹钳杆,20.曲轴,21.螺钉,22.抛光蹄,23.砂带,24.手把,25.导向框,26.滑动轨道,27.螺钉,28.支撑座,29.螺拴,30.底板,31.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从图I和图2可以看出,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30、球座6、气缸I、活塞杆8、滑动套管7、导向框25、支承板18、夹钳杆19等。所述底板30上安装一支撑座28,所述支撑座28中心设有螺孔,下部凸台设沉孔,通过螺钉27与沉孔配合,将支撑座28固定于底板30上。所述球座6通过带螺母的螺拴29固定在支撑座28上。球座6内设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5,再用螺钉3压紧压盖4,下部焊接带螺母的螺拴29,螺拴29拧入支撑座28所设螺孔中。螺拴29与螺孔配合,可以调节高度,螺母起固定作用。所述滑动套管7后端用螺钉2安装在气缸I上,前部设有螺纹及盲孔,所述滑动套管7穿过万向球5的直孔,前端与导向框25 —端所设螺孔连接,并用压紧螺钉10拧入至盲孔而压紧。本技术所述导向框25为长方体,其上下设有导向长方孔。导向框25的前端通过一连接板16与支承板18固定连接。具体是,导向框25的前端与连接板16焊接,连接板16的一端又与支承板18中部焊接。所述活塞杆8穿过滑动套管7,活塞杆8前部与位于导向框25内的一铰链连杆15连接;所述铰链连杆15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杆12与夹钳杆19后端连接。具体是,活塞杆8前部圆柱与铰链连杆15中部所设孔配合连接,并用销14固定,铰链连杆15两端还设有开口槽及销孔。夹钳杆19后部设有开口槽及销孔,中部设有长形孔及销孔。所述连杆12穿过导向框25上导向长方孔,连杆12两端也设有孔,一端用销13连接在铰链连杆15开口槽内,另一端用销11连接在夹钳杆19的开口槽内。导向框25上的导向长方孔限制了连杆和铰链连杆的转动。所述支承板18铰连在两个夹钳杆19中部之间,所述支承板18上下两端均设有销孔,通过销17安装在夹钳杆19中部设有的销孔中。这样,两个夹钳杆19与连杆12对称地连接在铰链连杆15、支承板18上。本技术所述夹钳杆19前部设有螺孔,两个夹钳杆上通过螺钉21与螺孔配合,安装有抛光蹄22,用螺钉21将抛光蹄22拧入螺孔而固定。其中上部的夹钳杆19前端焊接有手把24。本技术所述底板30上还安装有两块挡板9,具体是在底板30的中部用螺钉31安装两块挡板9。所述导向框25、支承板18、铰链连杆15及连杆12位于两块挡板9之间。如图2所示。这样,两块挡板9限制了夹钳杆19、导向框25等的转动。本技术使用时,所述底板30下面一端与已有滑动轨道26连接,另一端与机床已有轨道机构连接,轴向移动手把24,整个装置可随之移动。抛光时,手工将砂带23绕在所要抛的曲轴20轴径上,操作手把24将抛光蹄22对正曲轴20轴径,启动气缸1,气缸I带动活塞杆8和铰链连杆15向后移动,活塞杆8和铰链 连杆15进而带动连杆12后移,两个夹钳杆19后端受连杆12支撑张开,前端夹紧曲轴20轴径。反之则松开。当机床驱动曲轴20转动时,即可实现轴径抛光。当曲轴20转动时,连杆径作偏心圆转动,滑动套管7可沿万向球5设有的直孔随之作往复直线移动,以保证所抛轴径圆度。本技术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夹持可靠,适用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球座、气缸、活塞杆、滑动套管、导向框、支承板、夹钳杆,其特征在干所述底板上安装ー支撑座,所述球座通过螺母螺拴固定在支撑座上,球座内设有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所述滑动套管穿过万向球的直孔,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气缸上,另一端与导向框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框的前端通过ー连接板与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滑动套管,活塞杆前部与位于导向框内的一铰链连杆连接;所述铰链连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杆与夹钳杆后端连接;所述支承板铰连在两个夹钳杆中部之间;气缸带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向后移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进而带动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后端受连杆支撑张开,前端夹紧曲轴轴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框为长方体,其上下设有导向长方孔,所述连杆穿过导向长方孔,一端用销连接在铰链连杆设有的开ロ槽内,另一端用销连接在夹钳杆后端设有的开ロ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轴径抛光夹持装置,其包括底板、球座、气缸、活塞杆、滑动套管、导向框、支承板、夹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一支撑座,所述球座通过螺母螺拴固定在支撑座上,球座内设有球形孔,球形孔中安装一带直孔的万向球;所述滑动套管穿过万向球的直孔,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气缸上,另一端与导向框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框的前端通过一连接板与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滑动套管,活塞杆前部与位于导向框内的一铰链连杆连接;所述铰链连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杆与夹钳杆后端连接;所述支承板铰连在两个夹钳杆中部之间;气缸带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向后移动,活塞杆和铰链连杆进而带动连杆后移,两个夹钳杆后端受连杆支撑张开,前端夹紧曲轴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惟红宋文友王丰奎张亚
申请(专利权)人: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