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夹具,尤其是一种挤压涨紧夹具。技术背景目前,通轴类零件普遍应用于汽车等机械行业。其现有的表面加工方法一般采用打中心孔(实心)或倒角(空心),然后用顶尖固定加工,或者是分两次装夹定位加工。但这样的加工方法对于高精度、高同轴度、高圆柱柱度与圆度的零件是很难保证其精度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涨紧夹具,通过对エ件进行涨紧内孔定位加エ,能够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一挤压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涨套、芯棒,涨套的外壁呈锥形,涨套套在芯棒的尾端,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芯棒的前端设有锥形台,锥形台的细端与芯棒相连,粗端垂直设有拨杆。方案ニ 挤压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涨套,涨套前部的直径小于后部的直径,涨套前部与后部过渡的部位设有台阶,涨套的前端设有深入涨套后部的沉孔,沉孔内设有锥形螺钉。方案一适用于涨紧磨削加工;方案ニ适用于涨紧车削或车铣复合加工。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所述的挤压涨紧夹具,在进行涨紧磨削时,涨套于エ件倒角完全涨紧抱合,无间隙,加上中间芯棒的导向作用。这样磨削加工时可达到高圆柱 ...
【技术保护点】
挤压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涨套、芯棒,涨套的外壁呈锥形,涨套套在芯棒的尾端,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芯棒的前端设有锥形台,锥形台的细端与芯棒相连,粗端垂直设有拨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三毛,陈金牛,石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十堰楚凯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