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26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测头驱动电机、测头、移动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下表面通过测头驱动电机与所述测头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安置于所述测头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内置有移动平台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的导轨;还包括:计数模块、编码器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计数模块、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计数模块、编码器和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了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精确自动化定位;通过采用数据存储单元,将检测数据进行保存,便于操作人员日后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汽车、电机、军工等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轴类和杆类零部件作为这些行业的必备零部件之一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这些轴类和杆类零部件的棒料(原材料)在粗加工或热处理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弯曲变形的缺陷,如果对这些缺陷不进行校直处理,或者是进行了校直处理,但是校直处理后的精度仍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时,都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后续加工和使用,甚至会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传统的校直处理均为一、采用人工对棒料进行检测,将棒料上的缺陷找出并进行标记,二、利用液压机对标记出来的缺陷进行校直处理。通过长期的实践环节发现,这种传统的校直处理存在如下的缺陷一、由于人类视觉的局限性和检测工具的差异性 导致检测精度低,无法满足高精度设备的需求;二、既费时间又费精力,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工件检测装置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精度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测头驱动电机、测头、移动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下表面通过测头驱动电机与所述测头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安置于所述测头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内置有移动平台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的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模块、编码器、数据存储单元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计数模块、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依次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头驱动电机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本技术还采用了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所述移动平台的工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棒料的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与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测头驱动电机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通过采用计数模块、编码器和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了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精确自动化定位,保证了对棒料检测的精度;二、通过采用数据存储单元,将检测数据进行保存,便于操作人员日后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校直处理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1、竖直支架;2、水平支架;3、测头驱动电机;4、测头;5、夹板;6、移动平台;7、旋转环;8、棒料;9、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测头驱动电机3、测头4、移动平台6、底座9、计数模块、编码器、数据存储单 元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架I和水平支架2,所述水平支架2的下表面通过测头驱动电机3与所述测头4连接,所述移动平台6安置于所述测头4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6内置有移动平台驱动电机,所述底座9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6连接的导轨;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计数模块、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依次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头驱动电机3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为了防止棒料8在移动平台6上滑动,所述移动平台6的工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棒料8的夹板5,为了便于对所述棒料8的旋转,所述夹板5上设有旋转环7,所述旋转环7与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为了保证测头4的进位和棒料8的推进、旋转速度,所述测头驱动电机3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本具体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一、将棒料8固定于移动平台6上的夹板5内的旋转环7中,将棒料8的位置坐标和尺寸参数输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二、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输入的位置坐标和尺寸参数控制测头驱动电机3使得测头4下降到棒料8的上表面,此时可编程控制器将测头4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数据存储单元;三、测头驱动电机3驱动测头4收缩,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编码器控制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进而驱动旋转环7旋转10度,同时可编程控制器向计数模块发送脉冲信号;四、重复步骤二,直至计数模块达到36时,移动平台驱动电机驱动移动平台6进给一个单位量;五、重复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五、当移动平台驱动电机驱动移动平台6到达初始设置的棒料8长度尺寸时系统停止工作。以上对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测头驱动电机、测头、移动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下表面通过测头驱动电机与所述测头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安置于所述测头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内置有移动平台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的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模块、编码器、数据存储单元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计数模块、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依次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头驱动电机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为增量式编码器。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的工作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棒料的夹板。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与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头驱动电机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测头驱动电机、测头、移动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下表面通过测头驱动电机与所述测头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安置于所述测头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内置有移动平台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的导轨;还包括计数模块、编码器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计数模块、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依次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计数模块、编码器和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了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精确自动化定位;通过采用数据存储单元,将检测数据进行保存,便于操作人员日后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文档编号B21C51/00GK202638972SQ20122024258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苏德林 申请人: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校直液压机工件检测头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测头驱动电机、测头、移动平台和底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下表面通过测头驱动电机与所述测头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安置于所述测头的下方,所述移动平台内置有移动平台驱动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的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模块、编码器、数据存储单元和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计数模块、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依次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测头驱动电机和所述移动平台驱动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