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机排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24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丝机排线机构。所述底板与上板之间通过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下端通过下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下板上,下板固定在底板上,滚珠丝杆上端通过上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上板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底板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杆联接,减速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所述排线座固定在滚珠丝杆上的丝母座上,所述排线座上安装有带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分别与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形成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排线导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小轴上,小轴安装在导轮支架上,导轮支架固定安装在排线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运动灵活,排线均匀度高,能够确保钢丝产品的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制品生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拉丝机排线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エ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的追求目标。拉丝机是ー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排线机构是拉丝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将加工好的金属丝线旋绕在エ字轮上。为了使金属丝线能够均匀旋绕,排线机构上排线导轮的往复运动周期应该与层绕来回周期严格吻合,而现有排线机构的结构不合理,排线的均匀度不够高,因而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拉丝机排线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运动灵活,排线均匀度高,能够确保钢丝产品的质量稳定。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拉丝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立柱、排线座、滚珠丝杆、带法兰直线轴承、后立柱、下支承组件、上支承组件、上板、减速电机、排线导轮、导轮支架、小轴和下板,所述底板与上板之间通过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下端通过下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下板上,下板固定在底板上,滚珠丝杆上端通过上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上板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底板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杆联接,减速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所述排线座固定在滚珠丝杆上的丝母座上,所述排线座上安装有带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分别与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形成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排线导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小轴上,小轴安装在导轮支架上,导轮支架固定安装在排线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上支承组件包括上轴承座、旋转唇形油封、深沟球轴承、轴用弹性挡圈、第一孔用弾性挡圈、封板和第二孔用弹性挡圈,所述上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上板上,滚珠丝杆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承安装在上轴承座内,所述深沟球轴承内圈的ー侧通过滚珠丝杆上的台阶限位,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另ー侧通过卡装在滚珠丝杆上的轴用弹性挡圈限位,所述深沟球轴承外圈的ー侧通过上轴承座上的台阶限位,深沟球轴承外圈的另一侧通过卡装在上轴承座上的第一孔用弾性挡圈限位,所述旋转唇形油封设置在上轴承座与滚珠丝杆之间,旋转唇形油封安装在上轴承座一端内,所述封板装在上轴承座另一端内并通过第二孔用弹性挡圈限位;所述下支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和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下板上,滚珠丝杆下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承安装在下轴承座内。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底板与上板之间安装有限位滑杆,在限位滑杆上安装有两个用于限制排线座移动极限位置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能够在限位滑杆上移动调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机构上设置有排线座平衡机构,所述排线座平衡机构包括平衡导轮和平衡块,所述平衡导轮通过轴及轴承安装在平衡导轮支架上,平衡导轮支架固定在上板上;所述平衡块安装在后立柱上并可自由移动,所述平衡块上的吊环螺钉与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平衡导轮后与排线座上的一个吊环螺钉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键与滚珠丝杆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机构上设置有防护罩壳和前面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线机构的拐角处设置有护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运动灵活,排 线均匀度高,能够确保钢丝产品的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图4为图I中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拉丝机排线机构主要由底板I、前立柱2、排线座3、滚珠丝杆4、螺钉5、螺钉6、带法兰直线轴承7、连接头8、后立柱9、限位滑杆10、六角螺母11、平垫圈12、弹簧垫圈13、上轴承座14、旋转唇形油封15、深沟球轴承16、轴用弹性挡圈17、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8、封板19、第二孔用弹性挡圈20、螺钉21、六角螺母22、平垫圈23、弹簧垫圈24、螺钉25、深沟球轴承26、下轴承座27、键28、键29、平衡块30、吊环螺钉31、防护罩壳32、上板33、前面板34、护角35、限位器36、减速电机37、排线导轮38、导轮支架39、小轴40、平衡导轮41、平衡导轮支架42、吊环螺钉31和下板44、等零部件组成。如图f图4所示,所述底板I与上板33之间通过两根前立柱2和两根后立柱9连接,前立柱2、后立柱9两端分别通过由六角螺母11、平垫圈12和弹簧垫圈13组成的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滚珠丝杆4下端通过下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下板44上,下板44固定在底板I上,滚珠丝杆4上端通过上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上板33上;所述减速电机37安装在底板I上,所述减速电机37的输出轴上通过键29连接有连接头8,所述连接头8通过键28与滚珠丝杆4相连接,减速电机37驱动滚珠丝杆4转动,所述排线座3通过螺钉5固定在滚珠丝杆4上的丝母座上,所述排线座3上用螺钉6安装有带法兰直线轴承7,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7分别与所述前立柱2、后立柱9形成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排线导轮38通过轴承安装在小轴40上,小轴40安装在导轮支架39上,导轮支架39固定安装在排线座3上。所述上支承组件的结构如图2、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上轴承座14、旋转唇形油封15、深沟球轴承16、轴用弹性挡圈17、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8、封板19和第二孔用弹性挡圈20,所述上轴承座14用螺钉21固定安装在上板33上,滚珠丝杆4上端通过深沟球轴承16支承安装在上轴承座14内,所述深沟球轴承16内圈的一侧通过滚珠丝杆4上的台阶限位,深沟球轴承16内圈的另一侧通过卡装在滚珠丝杆4上的轴用弹性挡圈17限位,所述深沟球轴承16外圈的一侧通过上轴承座14上的台阶限位,深沟球轴承16外圈的另一侧通过卡装在上轴承座14上的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8限位,所述旋转唇形油封15设置在上轴承座14与滚珠丝杆4之间,旋转唇形油封15安装在上轴承座14 一端内,所述封板19装在上轴承座14另一端内并通过第二孔用弹性挡圈20限位;所述下支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26和下轴承座27,所述下轴承座27用螺钉25固定安装在下板44上,滚珠丝杆4下端通过深沟球轴承26支承安装在下轴承座27内。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本技术的适用性,所述底板I与上板33之间安装有限位滑杆10,限位滑杆10两端通过由六角螺母22、平垫圈23和弹簧垫圈24组成的紧固件锁 紧固定;在限位滑杆10上安装有两个用于限制排线座3移动极限位置的限位器36,所述限位器36能够在限位滑杆10上移动调节。另外,为了本技术的排线精度,所述排线机构上还设置有排线座平衡机构,所述排线座平衡机构的结构如图广图4所示,其主要由平衡块30、吊环螺钉31、平衡导轮41和平衡导轮支架42组成,所述平衡导轮41通过轴及轴承安装在平衡导轮支架42上,平衡导轮支架42通过螺钉43固定在上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拉丝机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前立柱(2)、排线座(3)、滚珠丝杆(4)、带法兰直线轴承(7)、后立柱(9)、下支承组件、上支承组件、上板(33)、减速电机(37)、排线导轮(38)、导轮支架(39)、小轴(40)和下板(44),所述底板(1)与上板(33)之间通过两根前立柱(2)和两根后立柱(9)连接,所述滚珠丝杆(4)下端通过下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下板(44)上,下板(44)固定在底板(1)上,滚珠丝杆(4)上端通过上支承组件支承安装在上板(33)上;所述减速电机(37)安装在底板(1)上,减速电机(37)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杆(4)联接,减速电机(37)驱动滚珠丝杆(4)转动,所述排线座(3)固定在滚珠丝杆(4)上的丝母座上,所述排线座(3)上安装有带法兰直线轴承(7),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7)分别与所述前立柱(2)、后立柱(9)形成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排线导轮(38)通过轴承安装在小轴(40)上,小轴(40)安装在导轮支架(39)上,导轮支架(39)固定安装在排线座(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康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平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