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02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包括楔形油箱,油箱上设有料绞筒,料绞筒包括六棱柱形桶体,所述桶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清洗时分离芯体与铜末的通孔,桶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桶体截面相同大小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前固定轴套,出料口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后固定轴套;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槽,出料槽的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在油箱上,出料槽的一端伸至料绞筒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分离装置,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门芯清洗装置,尤其是一种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气门芯芯体的时候芯体内会产生铜末,导致后续工作无法进行,目前一般将芯体与铜末分开一般是靠人工用筛子来清洗的,这样工作效率慢,有时候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楔形油箱1,油箱I上设有料绞筒2,所述油箱I上的第一矩形面3和第二矩形面4的中心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和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和转动料绞筒2的轴承;所述料绞筒2包括六棱柱桶体,所述桶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清洗时分离芯体与铜末的通孔7,所述桶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桶体截面相同大小的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的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11,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前固定轴套14,出料口 11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后固定轴套15 ;所述桶体的内壁靠近出口的位置的每个面上设有一块挡料板12,所述每块挡料板12依次连接成螺旋状,每块挡料板12与第二挡板9之间通过接料板13连接;所述出料口 11处设有出料槽16,出料槽16的两侧通过支架17固定在油箱I上,出料槽16的一端伸至料绞筒2筒内。根据跟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槽16的另一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槽18,接料槽18内设有放置接料容器的底座21,接料槽18与油箱I之间设有防止接料槽内油溢出的回油油管19。根据跟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处还设有便于进料的进料槽20。根据跟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用于驱动料绞筒2旋转的驱动装置22。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油箱的主视图。附图标记为1为油箱,2为料绞筒,3为第一矩面,4为第二矩面,7为通孔,8为第一挡板,9为第二挡板,11为出料口,12为挡料板,13为接料板,14为前固定套,15为后固定套,16为出料槽,17为支架,18为接料槽,19为油管,20为进料槽,21底座,22为驱动装置,23为弧形凹槽,24为轴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由图I、图2所示的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楔形油箱1,油箱I上设有料绞筒2,所述油箱I上的第一矩形面3和第二矩形面4的中心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和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和转动料绞筒2的轴承;所述料绞筒2包括六棱柱桶体,所述桶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清洗时分离芯体与铜末的通孔7,所述桶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桶体截面相同大小的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的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11,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前固定轴套14,出料口 11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后固定轴套15 ;所述桶体的内壁靠近出口的位置的每个面上设有一块挡料板12,所述每块挡料板12依次连接成螺旋状,每块挡料板12与第二挡板9之间通过接料板13连接;所述出料口 11处设有出料槽16,出料槽16的两侧通过支架17固定在油箱I上,出料槽16的一端至于料绞筒2筒内。所述,出料槽16的另一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槽18,接料槽18内设有放置接料容器的底座21,接料槽18与油箱I之间设有防止接料槽内油溢出的回油油管19。所述,进料口处还设有便于进料的进料槽20。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用于驱动料绞筒2旋转的驱动装置22。本技术在工作原理为料绞筒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不断的转动,将带有铜末的芯体倒入进料槽进入筒内,芯体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将铜末和芯体分开,铜末会从通孔内落出,芯体会顺着桶体的坡度落至最低点,然后由桶体内的接料板将芯体带起,当料绞筒转过一定角度的时候,芯体会随着自身的重量落入出料槽内,然后落入接料容器中。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口 ο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楔形油箱(1),油箱(I)上设有料绞筒(2),所述油箱(I)上的第一矩形面(3)和第二矩形面(4)的中心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和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和转动料绞筒(2)的轴承; 所述料绞筒(2)包括六棱柱形桶体,所述桶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清洗时分离芯体与铜末的通孔(7),所述桶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桶体截面相同大小的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的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ロ(II),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用干与第一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前固定轴套(14),出料ロ(11)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后固定轴套(15); 所述桶体的内壁靠近出ロ的位置的每个面上设有ー块挡料板(12),所述每块挡料板 (12)依次连接成螺旋状,每块挡料板(12)与第二挡板(9)之间通过接料板(13)连接; 所述出料ロ(11)处设有出料槽(16),出料槽(16)的两侧通过支架(17)固定在油箱(I)上,出料槽(16)的一端伸至料绞筒(2)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出料槽(16)的另一端的下方设有接料槽(18),接料槽(18)内设有放置接料容器的底座(21),接料槽(18)与油箱(I)之间设有回油油管(19)。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进料ロ处还设有便于进料的进料槽(2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进料ロ处设有用于驱动料绞筒(2)旋转的驱动装置(2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装置,包括楔形油箱,油箱上设有料绞筒,料绞筒包括六棱柱形桶体,所述桶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清洗时分离芯体与铜末的通孔,桶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桶体截面相同大小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前固定轴套,出料口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后固定轴套;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槽,出料槽的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在油箱上,出料槽的一端伸至料绞筒筒内。本技术的一种分离装置,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文档编号B07B1/46GK202638737SQ20122014837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楔形油箱(1),油箱(1)上设有料绞筒(2),所述油箱(1)上的第一矩形面(3)和第二矩形面(4)的中心位置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和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个端部分别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和转动料绞筒(2)的轴承;所述料绞筒(2)包括六棱柱形桶体,所述桶体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清洗时分离芯体与铜末的通孔(7),所述桶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与桶体截面相同大小的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的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11),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前固定轴套(14),出料口(11)上设有与第二弧形凹槽上轴承配合使用的后固定轴套(15);所述桶体的内壁靠近出口的位置的每个面上设有一块挡料板(12),所述每块挡料板(12)依次连接成螺旋状,每块挡料板(12)与第二挡板(9)之间通过接料板(13)连接;所述出料口(11)处设有出料槽(16),出料槽(16)的两侧通过支架(17)固定在油箱(1)上,出料槽(16)的一端伸至料绞筒(2)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鸣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博尔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