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01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辊装置,包括底座、主动辊以及被动辊,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平行地设置在该底座的安装轨道上,其中,所述被动辊包括固定端和可调整端,该被动辊的可调整端与安装轨道滑动连接,并且,该被动辊的可调整端连接有调整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该调整机构的微调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辊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自动控制旋转钢管的轴向窜动方向,因此可减少钢管端部的损伤以及意外情况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管精整、涂层装备,更具体地,是ー种旋转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材料科学和冶金技术的进歩,管线エ业正在朝着高输送压力和大输送流量的方向发展。管线钢管的強度要求越来越高,管壁越来越厚,直径越来越大,钢管内外的防腐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极大地促进了管线钢管制造技术的发展。在对成品钢管进行内外表面的防腐处理时,是在一个旋转辊道上完成的。其中,内涂是对钢管内表进行减阻和防腐涂层,主要有内火烧设备、内抛丸设备、内喷涂设备、表面干燥房和表面固化炉等。内火烧设备是通过火焰加热使钢管内表面有一定的温度;内抛丸 设备使用钢丸和钢砂,对钢管内表面进行清洁,并获得一定的锚纹深度;内抛丸时,钢管在旋转辊道上高速旋转,抛丸头在钢管内螺旋前行,从钢管一端到另一端。内喷涂是对钢管内表面喷涂防腐材料,钢管静止不动,而内喷涂头在钢管内旋转并直线行走,直到钢管的另ー端。内喷涂后的钢管在表干房内需要高速旋转,以保证内表面的防腐材料均匀包裹在钢管内表面。表面固化炉是对防腐材料进行干燥及固化。在旋转辊道上进行旋转的钢管,由于钢管有一定的椭圆度以及辊道的安装精度不可能达到零偏差,所以高速旋转的钢管常常会有一定的轴向窜动,窜动值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大,轴向力会造成钢管从辊道上落下、撞坏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等。特别是长度较长,重量较大的钢管,旋转后的旋转惯量大,轴向カ大,掉落辊道的后果严重。钢管旋转一般需要两组旋转辊道组成,每组旋转辊道由一个主动旋转辊和ー个被动旋转辊组成,两组辊道上的主动辊被动辊的间距调整为完全一致,主动旋转辊由齿轮电机带动旋转,为防止钢管轴向窜动,一般在钢管的一端安装固定的挡块,防止钢管掉落,但对于大口径、大壁厚的旋转钢管,高速旋转时的轴向カ很大,挡块需要做很大,挡块会对钢管端部造成损伤,影响钢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钢管旋转辊道在进行钢管旋转时的上述不足,从而提供了ー种新型的旋转辊装置。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包括底座、主动辊以及被动辊,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平行地设置在该底座的安装轨道上,其中,所述被动辊包括固定端和可调整端,该被动辊的可调整端与安装轨道滑动连接,并且,该被动辊的可调整端连接有调整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该调整机构的微调电机。优选地,还包括检测单元以及与该检测单元相连接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进一步与所述微调电机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检测単元包括光栅以及与该光栅相连接的可调支架。优选地,所述调整机构为涡轮螺旋推杆机构。优选地,所述主动辊连接有驱动电机。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自动控制旋转钢管的轴向窜动方向,因此可减少钢管端部的损伤以及意外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在应用时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是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10,包括底座100、主动辊200以及被动辊300,主动辊200和被动辊300平行地设置在该底座100的安装轨道110、120上,其中,被动辊300包括固定端310和可调整端320,被动辊300的可调整端320与安装轨道120滑动连接,并且,被动辊300的可调整端320连接有调整机构330以及用于驱动该调整机构330的微调电机340。本技术中,主动辊200在轨道安装110、120上的安装方式与常规安装方式相同。被动辊300的固定端310也可通过常规方式与其中ー个安装轨道110固定连接,例如,可使用带立式座外球面球轴承实现固定连接。而被动辊300的可调整端320上设置有滑槽322,滑槽322内设置有与安装轨道120相固定的螺钉321。通过微调电机340驱动调整机构330,可调整端320的滑槽可在螺钉321的限位范围内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对被动辊300的可调整端320沿安装轨道120的活动调节。进ー步地,结合图2,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10还包括检测单元400以及与该检测单元400相连接的控制单元(图未示),该控制单元进一步与微调电机340相连接。检测単元400用于检测钢管I位置的偏移情况,并将偏移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偏移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至微调电机340,以对被动辊300的可调整端进行微调,以将偏移的钢管I重新调整至中心位置。更具体地,检测单元400包括光栅410以及与该光栅410相连接的可调支架420。光栅410可包括ー组前光栅和ー组后光栅,并在可调支架420上设置于合适位置。前光栅用于检测钢管I向一侧的偏移,后光栅用于检测钢管I向另ー侧的偏移。可调支架420以及光栅410在光栅支架420上的位置均可以调整,一满足钢管不同长度的需要。优选地,调整机构330为涡轮螺旋推杆机构。涡轮螺旋推杆机构可实现从周向到垂直直线方向上的运动转换,即在微调电机的旋转驱动下,在沿安装轨道120方向上调整被动辊300的可调整端320。另外,主动辊200连接有驱动电机210,用于驱动主动辊200进行转动。结合图1、2,利用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10,可实现对钢管I的位置调整。结合附图,钢管可设置在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10以及常规辊道组20上,常规辊道组20包括ー个主动辊和ー个被动辊,但是被动辊的两端均为不能调整的固定端。运管小车30将钢管输送至初始位置。初始调整时,常规辊道组20和本技术旋转辊装置10中的主动棍200和被动辊300间距一致,微调电机340及调整机构330处于中位(即向内向外均可调整固定的距离)。钢管I旋转后,由于钢管I具有一定的椭圆度以及两组旋转辊的安装精度不可能达到零偏差,钢管I可能向ー个方向窜动,例如,钢管可能向右侧检测支架侧窜动,当光栅410中的前光栅检测到钢管I后,即发出信号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发出指令到微调电机340,使微调电机340带动微调机构330向外动作,拉动被动辊300向外移动,因而旋转辊装置10处的旋转的钢管I重心下降,钢管慢慢反向向左窜动;如果调整后仍向右侧窜动,当光栅410上的后光栅检测到钢管后,即发出信号到主控制程序报警,此时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到微调电机340,使微调电机340带动微调机构330向内动作,拉动被动辊300向内移动,因而旋转辊装置10处的旋转的钢管I重心升高,钢管慢慢反向向右窜动。如此反复动作。同样地,如果调整后开始向左窜动,一定时间后,旋转钢管I窜动到光栅410的前部光栅时,前光栅即发出信号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发出指令到微调电机340,使微调电机340带动微调机构330向里动作,拉动被动辊300向内移动,因而旋转辊装置 10处的旋转钢管I重心上升,钢管I慢慢反向向右窜动;如果调整后仍向左侧窜动,当光栅410上的后光栅检测到钢管后,即发出信号到主控制程序报警,此时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到微调电机340,使微调电机340带动微调机构330向外动作,拉动被动辊300向外移动,因而旋转棍装置10处的旋转的钢管I重心降低,钢管慢慢反向向左窜动。如此反复动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旋转辊装置,结构简単,控制方便,能够自动控制旋转钢管的轴向窜动方向,因此可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动辊以及被动辊,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平行地设置在该底座的安装轨道上,其中,所述被动辊包括固定端和可调整端,该被动辊的可调整端与该安装轨道滑动连接,并且,该被动辊的可调整端连接有调整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该调整机构的微调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根涛孙凤龙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