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锻压设备领域,特别是电液锤防撞顶装置。锻造工艺要求电液锤提高打击频次,提高锤的回程速度,这就会产生回程撞顶的问题,可靠的防撞顶装置是提高电液锤回程速度所应首先解决的问题。而在现有的电液锤中,有的没有防撞顶装置,只是加了一个止推杆,或者是金属弹簧,这就限制了回程速度,一旦撞顶产生的应力很高,可能造成机件损坏。也有的虽有此装置但其结构较大且较复杂。现有技术的防撞顶结构是以电液锤主缸气压设计的,由于主缸气压比油压低很多,其减震缸尺寸必须比油缸大得多,另外锤头下行时靠气流通过减震活塞中孔所形成的阻力使减震活塞复位,工作不可靠,为了帮助活塞复位,还加设了大弹簧,又增加结构的复杂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蓄能器或其它高压气源的气压设计一个气缸吸收锤头快速回程时所带的动能并且结构简单的防撞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所提供的防撞顶装置在电液锤顶部设置,由设于主油缸筒上端的减震缸座、减震缸筒、减震活塞组成,减震缸筒是与主油缸筒直径相同或相近的光缸筒,减震活塞装于其中,在减震活塞外径上设有密封件和导向件,在减震缸座的中部开有足够大的通气槽,减震缸上部通过管接头与蓄能器气源相通,从而本技术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1是管接头,2是顶盖、3是螺母、4是压圈、5是螺栓、6是密封件、7是减震缸筒、8是减震活塞、9是导向件、10是密封件、11和12是密封圈、13是减震缸座、14是主气缸筒、15是主油缸筒、16是锤杆活塞、17是在减震缸座13上加工形成的通气槽、18是高压气体、19是主缸内的低压驱动气体。从附图可见本技术电液锤防撞顶装 ...
【技术保护点】
电液锤的防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电液锤顶部,由减震缸座、减震缸筒和减震活塞组成,减震缸筒下部顶到减震缸座上,减震缸座上支承减震缸筒,减震缸座下部顶在主油缸筒的上端面上,减震缸筒是与主油缸筒直径相同或相近的光缸筒,减震活塞装于其中,在减震缸座的中部设有通气槽,减震缸筒上部顶盖中部设有与蓄能器气源相通的管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液锤的防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电液锤顶部,由减震缸座、减震缸筒和减震活塞组成,减震缸筒下部顶到减震缸座上,减震缸座上支承减震缸筒,减震缸座下部顶在主油缸筒的上端面上,减震缸筒是与主油缸筒直径相同或相近的光缸筒,减震活塞装于其中,在减震缸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