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524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用于羽绒服装、羽绒夹克、被褥、睡袋等的面料的、轻量薄织、撕裂强度高、并且即便在洗涤后也能够维持低通气性的织物。能够解决所述课题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为以纤度为28dtex以下的合成纤维构成、总覆盖系数在1700~2200的范围的织物,在经向、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单丝之间排列成2层的复丝,且该复丝存在的经向或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覆盖系数在700~900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量薄织且撕裂强度大、并且即便在洗涤后也能够维持低通气度的高密度织物,更详细地说,是抑制棉或羽绒钻出的高密度织物,尤其是适合用于涉及羽绒服装、羽绒夹克、被褥、睡袋等的侧布的高密度织物。
技术介绍
用于羽绒服装或被褥的侧布的坯布为了抑制棉或羽绒的钻出而被低要求通气性。另外,还被要求轻量薄织。以往在上述坯布中使用有其手感、舒适性优异的丝或棉等天然纤维。但是,由天然纤维形成的坯布的撕裂强度小且耐久性差,因此尤其是用作羽绒服装的情况下,存在发生从肘部或袖部分钻出棉或羽绒之类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其机械特性优异的观点出发,在上述坯布中多数使用聚酯复丝、尼龙复丝、或这些的复合合成纤维织物。这些织物柔软、轻量且防风性、疏水性和坚牢性等优异,因此多使用于外套、夹克衫、高尔夫球衫、体育用户外衫等。但是,要想确保用于抑制羽绒的钻出的耐羽绒穿透性时,需要将织物制成致密的结构,存在织物变硬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I 3那样的各种织物并需求改善。<使用了微纤维的高密度织物>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使用了由平均纤度为O. 5旦尼尔以下的单纤维构成的纺织丝或长纤维丝的被褥用侧布。该侧布为没有棉钻出,手感也柔软,且富于悬垂性,具有良好的光泽的高级被褥侧布。但是,虽然单丝纤度细、手感变柔软,但构成纤维根数多,丝变粗,因此坯布变厚,并不是兼具轻、薄和耐羽绒穿透性的侧布。<使用了总纤度细的复丝的薄织高密度织物>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总覆盖系数为1500以上,且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45g/m2以下的聚酯织物,其由总纤度为25dtex以下、单丝纤度为2. O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A丝及总纤度35dtex以上的复丝B丝形成,且对于经向、纬向各丝的排列而言,B丝/A丝的丝构成比率为1/4 1/20 (根数比),A丝与B丝的间距为7mm以下。该聚酯织物一直以来使用极细的聚酯复丝,轻量、高密度且具有柔软性,并且同时具有充分的撕裂强度。但是,由于使用极细的聚酯复丝,所以变柔软,但为了提高强度而需要使用35dtex以上的粗纤度B丝,存在A丝/B丝的构成比率受限的问题。<使用了微纤维和加工纱的高密度织物>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高密度织物,其是使用由单丝纤度O. 6旦尼尔以下、总纤度60 120旦尼尔形成的聚酯长纤维丝条的织物,经纱由卷曲纱形成,经纱的总纤度(WD)、纬纱的总纤度(FD)和经纱覆盖系数(WCF)限定为特定的范围。该高密度织物高的防水性能和缝制后的裁制合身性优异、且具有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的撕裂强度,而且还具有柔软的手感。但是,为了该织物在织物缝制时即便利用缝针使织物构成纱弯曲,也不发生紧经(slant upward),使用60旦尼尔以上的粗纤度的假捻加工纱,所以不能实现轻量薄织、柔软、并且耐羽绒穿透性优异的高密度织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56-568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再公表2005-09569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10-245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已解决所述以往技术问题为背景,更详细而言,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合用于羽绒服装、羽绒夹克、被褥、睡袋等侧布的、轻量薄织且撕裂强度高、且即便在洗涤后也能维持低通气性的织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反复精心研究,结果以致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纤度为28dtex以下的合成纤维构成、总覆盖系数在1700 2200的范围的织物,在经向、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存在单丝之间排列成2层的复丝、且该复丝存在的经向或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覆盖系数在700 900的范围。如上所述,对合成纤维的纤度、经向或纬向的覆盖系数和总覆盖系数进行限定,另外,在经向、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通过使具有单丝之间排列成2层的丝截面形态的复丝存在,而可以降低织物的通气度而抑制由洗涤等所致的通气度的恶化,同时使织物变薄且柔软。上述复丝的总纤度为11 28dtex,一根复丝中的单丝数优选为12 22。另外,上述复丝优选为假捻加工纱。进而,在使用细丝的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中,为了实用上的强度,上述复丝的断裂强度优选为4. 5cN/dtex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丝的比例优选为5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优选用于至少在单面实施了轧光加工而成的女口广叩ο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优选利用JIS L 10968. 27. I规定的通气性A法测定的洗涤3次后的通气度为2cc/cm2/s以下。通过将洗漆3次后的通气度设为2cc/cm2/s以下,即便在洗涤后也可以维持低通气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具有轻量薄织且非常柔软的手感,同时撕裂强度高、且即便在洗涤后也能维持低通气性,优选用于羽绒服装、羽绒夹克、被褥、睡袋等的侧布。附图说明图I为例示2层排列的织物(假捻加工纱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2为例示2层排列的织物(假捻加工纱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3为例示2层排列的织物(假捻加工纱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4为例示2层排列的织物(假捻加工纱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5为例示I层排列的织物(生丝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6为例示I层排列的织物(生丝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7为例示3层排列的织物(生丝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图8为例示3层排列的织物(假捻加工纱织物)截面的SEM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为由纤度为28dtex以下的合成纤维构成、总覆盖系数在1700 2200的范围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经向、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存在单丝之间排列成2层的复丝,且该复丝存在的经向或纬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覆盖系数在700 900的范围。 首先,对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的合成纤维进行说明。〈合成纤维的材料〉合成纤维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尼龙6、尼龙66、尼龙46、尼龙12、尼龙610、尼龙612或这些共聚物等聚酰胺类、聚丙烯腈、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等合成聚合物。其中,优选使用聚酯类、聚酰胺类,特别优选能够使织物的手感柔软的尼龙6、尼龙66。关于上述材料的特性粘度,使用例如聚酯类的情况下,优选O. 58dl/g以上,更优选O. 60dl/g以上,优选I. 00dl/g以下,更优选O. 90dl/g以下。通过时材料的特性粘度设为上述范围,可得到具有适当的断裂强度的纤维,且不会导致高的成本。另外,如果材料的特性粘度为O. 60dl/g以上,即便细丝也可得到适当的丝强度。另一方面,如果材料的特性粘度不足O. 58dl/g,则有可能产生断裂强度不足所致的产品的撕裂强度和断裂强度的降低、断裂伸长率不足所致的加工操作性恶化、产品耐久性的恶化之类的问题。另外,如果超过I. 00dl/g,则成本变得非常高,欠缺实用性。关于上述材料的相对粘度,使用例如尼龙的情况下,优选2. 5以上,更优选3. O以上。如果材料的相对粘度为2. 5以上,则得到的纤维具有适当的断裂强度。另外,如果材料的相对粘度为3. O以上,则即便细丝也可以得到适当的丝强度。另一方面,如果相对粘度不足2. 5,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刀根肇河端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高机能制品贸易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