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335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扩大了齿部的顶端的加宽部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也能谋求材料成品率的提高和扭矩性能的改善的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以及直线电动机用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一者由交替地层叠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而成的第一层叠加工部件构成,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另一者由交替地层叠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而成的第二层叠加工部件构成,以上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各自的齿卡合凸部和齿卡合凹部相互嵌合的方式层叠配置该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谋求层叠铁心的材料成品率和特性改善的,特别是涉及改善了层叠加工时的钢板部件的装配性和材料处理性的。
技术介绍
直线电动机包括可动元件和定子,可动元件通过连续设置多个卷绕有驱动线圈的磁极齿而形成,定子与该可动元件隔有规定的间隙地相对设置,通过在行进方向上排列互不相同的极性的永久磁铁而形成,通过对上述驱动线圈励磁,由产生的行进磁场给予可动元件推力,利用该推力输送装载于可动元件上的被输送物。上述可动元件是通过层叠多张以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切槽的梳齿状的磁性铁板而 形成的,但是在其制造时,有在驱动线圈的组装的关系上,对每个磁极齿分开地组装驱动线圈而构成的可动元件(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设有能弯曲地连结各磁极齿的至少ー对缘部彼此的连结部件的可动元件(例如,參照专利文献2)等。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217334号(、图I等)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428486号(、图7等)一般而言,构成上述层叠铁心的磁极齿的形状包括背轭部和从该背轭部突出的齿部,由ー张磁性钢板通过冲裁而制造该背轭部和齿部。该冲裁以两张板为I组而进行冲裁。即,两张冲板以第二张冲板的齿部位于第一张冲板的齿部之间的方式,彼此反向且错开间距地被冲裁。可是,为了降低扭矩脉动并提高扭矩性能,在扩大了齿部顶端的加宽部的宽度尺寸(减小了切槽开ロ宽度)的情况下,变得无法在第一张冲板的齿部之间配置第二张冲板的齿部,存在材料成品率降低这样的问题。相反地说,为了在第一张冲板的齿部之间配置第ニ张冲板的齿部,齿部顶端的加宽部的宽度尺寸被限制,妨碍扭矩特性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提供一种即使在扩大了齿部的顶端的加宽部的宽度尺寸的情况下,也能谋求材料成品率的提高和扭矩性能的改善的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以及直线电动机用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通过将多个由背轭部和齿部构成的磁极齿芯片以使相互邻接的齿部大致平行的方式呈直线状排列而构成,上述磁极齿芯片在如下的状态下被层叠加工,所述状态为以在形成于上述邻接的齿部之间的空间中反向配置另ー相同形状的磁极齿芯片的齿部的方式呈直线状排列多个上述磁极齿芯片,其特征在于,经过了上述层叠加工的磁极齿芯片分别在其背轭部和齿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被层叠配置,上述分离的背轭部和齿部由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构成,所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在上述分离的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一方上交替地层叠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而形成;所述第二层叠加工部件在上述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另一方上交替地层叠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而形成,以使上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各自的齿卡合凸部和齿卡合凹部相互能够嵌合的方式相向地配置所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所述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通过将多个由背轭部和齿部构成的磁极齿芯片以使相互邻接的齿部大致平行的方式呈直线状排列而构成,两个磁极齿芯片在从彼此相反的方向嵌合配置的状态下被层叠加エ,其特征在干,所述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エ序,在使由背轭部构成的主部第一芯片和由齿部构成的 副部第一芯片彼此离开的状态下进行冲裁;第二エ序,在使在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一方上具有齿卡合凸部的主部第二芯片、和在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另一方上具有齿卡合凹部的副部第二芯片彼此离开的状态下进行冲裁;第三エ序,在保持在上述第一エ序中被冲裁了的芯片和在上述第二エ序中被冲裁了的芯片各自的主副之间的离开关系的状态下,交替地层叠配置所述在上述第一エ序中被冲裁了的芯片和所述在上述第二エ序中被冲裁了的芯片;第四エ序,对上述从相互相反方向嵌合配置的各个磁极齿芯片进行上述エ序,在该状态下将各个磁极齿芯片的各个层叠钢板部件结合起来、一体化;以及第五エ序,使被一体化了的各层叠钢板部件的相互相対的上述齿卡合凸部和齿卡合凹部嵌合,形成磁极齿芯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中,因为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一方由层叠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而成的第一层叠加工部件构成,背轭部和齿部中的另ー者由层叠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而成的第二层叠加工部件构成,所以能够在以在形成于邻接的齿部之间的空间中配置另ー相同形状的齿部的方式反向呈直线状排列多个磁极齿的状态下进行层叠加工,最終通过将上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各自的齿卡合凸部和齿卡合凹部彼此嵌合而能够使所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一体化,具有在提高材料成品率和生产率的同时能够实现具有高扭矩性能的层叠铁心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直线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芯构件的层叠加工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构成图2的层叠铁心的第一芯片的冲压加工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表示构成图2的层叠铁心的第二芯片的冲压加工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芯构件的层叠加工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ニ的图4的第二芯片的冲压加工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三的芯构件的层叠加工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构成图7的层叠铁心的第一芯片的冲压加工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表示构成图7的层叠铁心的第二芯片的冲压加工状态的局部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三的芯构件的层叠加工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图I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实施对象的直线电动机的运转状态的概略结构图。如图I所示,直线电动机I由定子2和可动元件3构成。定子2由沿电动机驱动方向(图中为双向箭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定子铁心21、和在定子铁心21上沿着电动机驱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且极性交替不同的多个永久磁铁22、23构成。 另ー方面,可动元件3与上述定子2的永久磁铁22、23隔有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由沿着电动机驱动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的多个磁极齿芯片30、和隔着绝缘体32卷绕于各磁极齿芯片30上的驱动线圈33构成。各磁极齿芯片30形成为具有背轭部12和从背轭部12向定子2侧突出的齿部13的形状,使多个(在图中为六个)沿纸面方向层叠多个该磁极齿芯片30而成的分割层叠铁心彼此的背轭部12抵接且例如通过粘接等呈直线状连结而构成磁极连续设置体。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芯构件的层叠加工状态的俯视图,是表示作成本专利技术的层叠铁心时的芯构件的层叠加工エ序的图。如图2所示,采用两个磁极齿芯片30、31从相互相反方向嵌合的配置。磁极齿芯片30、31例如由磁性钢板构成,以作为另一方的磁极齿芯片31的齿部的副鉄心部82,位于形成于作为一方的磁极齿芯片30的齿部的副鉄心部82之间的空间中的方式进行配置。上述一方的副铁心部82和另一方的副铁心部82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副铁心部82的顶端部设有加宽部13d,为了提高铁心的扭矩特性需要扩大该加宽部13d。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一中设有后面说明的齿卡合凸部83,在将该相互邻接的齿卡合凸部83之间的距离设为Bs、将加宽部13d的宽度尺寸设为Bt的情况下,以成为Bs > Bt的方式设定成在齿卡合凸部83的左右形成有空间8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上述磁极齿芯片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电动机的层叠铁心,通过将多个由背轭部和齿部构成的磁极齿芯片以使相互邻接的齿部大致平行的方式呈直线状排列而构成,上述磁极齿芯片在如下的状态下被层叠加工,所述状态为:以在形成于上述邻接的齿部之间的空间中反向配置另一相同形状的磁极齿芯片的齿部的方式呈直线状排列多个上述磁极齿芯片,其特征在于,经过了上述层叠加工的磁极齿芯片分别在其背轭部和齿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被层叠配置,上述分离的背轭部和齿部由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构成,所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在上述分离的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一方上交替地层叠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凸部的钢板而形成;所述第二层叠加工部件在上述背轭部和齿部中的任意另一方上交替地层叠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和不具有齿卡合凹部的钢板而形成,以使上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各自的齿卡合凸部和齿卡合凹部相互能够嵌合的方式相向地配置所述第一层叠加工部件和第二层叠加工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代谕桥本昭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