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支架与转子铁心联接用组合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支架与转子铁心联接用组合键。
技术介绍
当大型电机极数较多时,定子与转子之间往往产生很大的电磁转矩,电机转子的输出机械转矩近似等于电磁转矩;因此电机转子系统要承担很大的机械转矩,电机转子系统机械转矩传递主要由转子支架和转子铁心构成,二者之间设置组合键,即在径向和切向两个方向保持力矩传导的可靠,并且在二者之间的过盈量要有严格要求,使得转子铁心与转子支架接触采用过盈配合,抑制二者因过盈量不足而引起的转子振动超标现象,以提高大转矩电机转子系统转矩传递的可靠性。传统组合键锁紧结构分为主键和附属键,主键的截面为T型,附属键的截面为矩形;主键的T型截面上半部分高出键槽并深入转子冲片,减少转子冲片轭部的有效长度,轭部磁场密度增加,导致损耗及噪音增大;两件附属键分别设置在主键T型截面下半部分两侧,传统组合键锁紧结构有两种设置锁紧的方式,将主键设置为对打斜键,或将附属键设置为对打斜键,这两种锁紧方式均无法有效隔离径向与切向之间的锁紧联系;传统组合键的对打斜键为通长时,直线度不容易保证,容易造成对打斜键与径向和切向大部分接触不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支架与转子铁心联接用组合键结构,其特征是:托架(7)固定在转子支架(8)上,主键(2)与托架(7)接触连接,转子冲片(12)套装在转子支架(8)外部,转子冲片(12)的下侧的矩形凸起(5)与主键(2)接触采用过盈配合,矩形凸起(5)与转子冲片(12)的轭部(4)连接,转子冲片(12)的轭部(4)与转子冲片(12)的齿(6)连接为一体,矩形凸起(5)左侧与第一附属键(1)接触采用过盈配合,矩形凸起(5)右侧与第二附属键(3)接触采用过盈配合,第一附属键(1)和第二附属键(3)均与托架(7)接触采用过盈配合,转子冲片(12)内侧存在多个的矩形凸起(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支架与转子铁心联接用组合键结构,其特征是:托架(7)固定在转子支架(8)上,主键(2)与托架(7)接触连接,转子冲片(12)套装在转子支架(8)外部,转子冲片(12)的下侧的矩形凸起(5)与主键(2)接触采用过盈配合,矩形凸起(5)与转子冲片(12)的轭部(4)连接,转子冲片(12)的轭部(4)与转子冲片(12)的齿(6)连接为一体,矩形凸起(5)左侧与第一附属键(1)接触采用过盈配合,矩形凸起(5)右侧与第二附属键(3)接触采用过盈配合,第一附属键(1)和第二附属键(3)均与托架(7)接触采用过盈配合,转子冲片(12)内侧存在多个的矩形凸起(5),主键(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3),主键(2)的右侧设置一个坡角平台(13);主键(2)、第一附属键(1)和第二附属键(3)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慧,王伟光,李伟,李藏雪,王泽宇,高明会,付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