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时频原子分解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60732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原子分解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时频原子分解理论,将零序电流数据在Gabor过完备原子库中进行稀疏分解,再通过相关参数的优化、求解获得匹配的衰减正弦量原子。时频原子分解法能够准确得到基波和各次谐波的起止时刻、幅值、频率和变化规律等扰动特征,并能够有效的滤除干扰信号。根据时频原子分解后原子的能量熵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除去零序暂态电流基波原子,比较每条线路零序电流频率相近原子的相角(极性):如果线路零序暂态频率相近的原子相角(极性)与其他线路相反,则为故障线路;如果每条线路对应原子相角(极性)相同,则为母线故障,综合各频率原子相角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故障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网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时频原子分解理论进行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大多数配电网均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NUGS),即小接地电流系统,它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NUS),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NES,也称谐振接地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NRS)。我国在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面做 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选线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做到准确可靠的选线,这会阻碍配电网自动化顺利发展,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NUGS)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几率最高,发生单相故障时,系统会产生零序电流,这时供电系统仍能保证线电压的对称性,且故障电流较小,不影响对负荷的连续供电,故不必立即跳闸,规程规定可以继续运行广2h。但是接地点的出现使得故障相对地电压大幅度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接近线电压,很容易在电网的绝缘薄弱处引起另一点的接地,从而导致两点或多点接地短路。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进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所以必须及时找到故障线路予以切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种故障选线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时频原子分解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配电系统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数据库:以母线零序电压瞬时值u(t)大于KuUn作为故障启动条件,其中Ku取值为0.15,Un为母线额定电压,通过选线装置记录故障启动前后2个周波的各馈线零序电流,建立零序电流数据库;S2对零序电流数据库数据进行时频原子分解,挑选特征量原子:应用匹配追踪算法采用离散的Gabor原子库将零序电流数据库数据在Gabor过完备原子库中进行稀疏分解,在满足下式(1)条件下,得到最匹配Gabor原子也即特征量原子(式8),并得到离散的原子参量[s,ξ,τ];fx0=ffxm=fxm-1-&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南华高新华杨军董蓓陈炯聪李传健蔡茂孙元章周克林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