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连接装置,包括置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内部的连接体、装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外部与连接体配合夹紧的卡箍;所述连接体为管状结构;连接体中部有一沿连接体本体的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凸缘两侧的连接体上设有卡槽;卡箍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上的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凹槽两侧的卡箍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的卡槽配合固定的斜筋。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软管接头结构复杂,装、拆操作麻烦,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压高、安全可靠、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的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软管与软管之间的连接,适用于油类(汽油、煤油、柴油、机油等)的输送,也可用于水及其它液体的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软管连接装置,特别是ー种主要用于软管与软管之间的连接。属于输液管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液类输送的软质输液管接头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装、拆操作麻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ー种装、拆方便,工作可靠,承受压カ 高的ー种软管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置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内部的连接体、装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外部与连接体配合夹紧的卡箍;所述连接体为管状结构;连接体中部有一沿连接体本体的的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凸缘两侧的连接体上设有卡槽;卡箍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上的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凹槽两侧的卡箍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的卡槽配合固定的斜筋。所述斜筋包括左斜筋、右斜筋。所述斜筋为四个,包括两个左斜筋、两个右斜筋。所述卡槽为四个。所述卡箍为双向卡箍。所述卡箍经螺钉、螺母固定。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压高、安全可靠、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的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软管与软管之间的连接,适用于油类(汽油、煤油、柴油、机油等)的输送,也可用于水及其它液体的输送。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卡箍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卡箍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图2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与两段待连接软管I内孔配合的的连接体2、装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外部与连接体2配合夹紧的卡箍3。连接体2为管状结构;连接体2中部有ー沿连接体2本体的的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4,凸缘4两侧的连接体2上设有卡槽。卡箍3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2上的凸缘4配合限位的凹槽,凹槽两侧的卡箍3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2的卡槽配合固定的斜筋。卡箍3由螺钉5和螺母6连接而成。图3中,连接体2为管状,其外壁上设有卡槽10和凸缘4。图4、图5中,双向卡箍3内侧中间部位设有弧形的凹槽8,凹槽8 ニ侧分别设有两个左斜筋7和两个右斜筋9。双向卡箍3的凹槽与连接体中间部位的凸缘配合,限制与连接体配合的ニ段软管互相窜动。采用斜筋可使卡箍3与连接体之间形成点接触,可将软管牢固固定在连接体上,且连接可靠,密封性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 将连接体2—端装入软管I的内孔中,连接体2的另一端按上述方法装入另ー根软管I的内孔中,ニ根软管I的端部与连接体2的凸缘4相接触;将ニ个卡箍3装入与连接体2配合的软管I外壁,卡箍3内侧中间部位设有弧形的凹槽8与连接体2的凸缘4相配合; 卡箍3通过圆柱头内六角螺钉5及螺母6把软管I与连接体2连接在一起,并用内六角扳手拧紧螺钉5与螺母6。权利要求1.一种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内部的连接体(2)、装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外部与连接体(2)配合夹紧的卡箍(3);所述连接体(2)为管状结构;连接体(2)中部有一沿连接体(2)本体的的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4);凸缘(4)两侧的连接体(2)上设有卡槽(10);卡箍(3)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2)上的凸缘(4)配合限位的凹槽(8);凹槽(8)两侧的卡箍(3)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2)的卡槽(10)配合固定的斜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筋包括左斜筋(7)、右斜筋(9)。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筋为四个,包括两个左斜筋(7)、两个右斜筋(9)。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为四个。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3)为双向卡箍。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3)经螺钉(5)、螺母(6)固定。全文摘要一种软管连接装置,包括置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内部的连接体、装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外部与连接体配合夹紧的卡箍;所述连接体为管状结构;连接体中部有一沿连接体本体的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凸缘两侧的连接体上设有卡槽;卡箍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上的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凹槽两侧的卡箍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的卡槽配合固定的斜筋。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软管接头结构复杂,装、拆操作麻烦,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耐压高、安全可靠、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的特点,适合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软管与软管之间的连接,适用于油类(汽油、煤油、柴油、机油等)的输送,也可用于水及其它液体的输送。文档编号F16L33/22GK102853189SQ2011101800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姚桂彬, 张樵东, 宋霞 申请人: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内部的连接体(2)、装于两段待连接软管外部与连接体(2)配合夹紧的卡箍(3);所述连接体(2)为管状结构;连接体(2)中部有一沿连接体(2)本体的的径向外表面向外凸出的凸缘(4);凸缘(4)两侧的连接体(2)上设有卡槽(10);卡箍(3)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2)上的凸缘(4)配合限位的凹槽(8);凹槽(8)两侧的卡箍(3)内圆周面上设有与连接体(2)的卡槽(10)配合固定的斜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桂彬,张樵东,宋霞,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