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799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6:32
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其组分及wt%含量为:C:0.04~0.07%,Si:0.10~0.30%,Mn:1.40~1.65%,Nb:0.04~0.06%,Ti:0.008~0.025%,Mo:0.15~0.30%,Ni:0.20~0.40%,P≤0.012%%,S≤0.0015%;生产步骤:转炉冶炼并连铸成坯;将铸坯加热;分段轧制;冷却;空冷至室温;待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强度及焊接性能的前提下,能生产厚度大于20毫米,落锤断口纤维率大于95%、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及块状铁素体,且针状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比不低于70%、成分简单、无需进行热处理从而简化了生产过程,提高了产率,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低碳、钢板厚度大于20毫米及以上的一种落锤断ロ纤维率大于95%的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钢材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要求强度提高的同时,对韧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钢材的抗落锤撕裂和耐腐蚀性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钢板出现落锤撕裂不合格,这是由于钢中存在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的作用。由于氧化物的体积分数比硫化物的小得多,所以硫化物是主要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的硫含量。 对于钢板強度和韧性不断提高,现有技术多是通过合金化及热处理实现的。但其存在的不足是生产成本高,焊接性能差等,从而使钢板厚度的増加和韧性的提高受到了限制。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始,建立了利用控制轧制温度来细化晶粒的控制轧制技术(CR),该技术虽对于減少合金,提高钢板焊接性能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生产率低,且由于不进行合金化,故不能提高抗拉强度。因此,这种エ艺不能有效地提高钢板的焊接性。70年代后期,研究工作直接转到TMCP技术的开发上,通过CR及加速冷却(ACC),控制奥氏体相向铁素体相转变,提闻钢板强度和朝性,减少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锤断口纤维率≥95%的工程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4~0.07%,Si:0.10~0.30%,Mn≥:1.40~1.65%,Nb:0.04~0.06%,Ti:0.008~0.025%,Mo:0.15~0.30%,Ni:0.20~0.40%,P≤0.012%%,S≤0.001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满足20(Nb+Ti)≤Mn,(Mo+Ni)≤10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华王世森董汉雄徐进桥余宏伟洪君梁宝珠易勋王孝东熊涛李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