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851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冶炼过程成分组成为:C0.012-0.015%,Si0.018-0.022%,Mn0.50-0.60%,P≤0.025%,S≤0.015%,N0.0024-0.0026%,Nb0.010-0.020%,Ti0.025-0.045%,残余元素Cu、Ni、Cr分别≤0.10%,V≤0.008%,Mo≤0.050%;控制焊接碳当量及钢水中氧和夹杂物。轧制过程合理制定温度制度,科学分配粗轧和精轧各机架与各道次的轧制力,控制上下层流冷却的给水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热轧带钢屈服强度达到440MPa,抗拉强度530MPa,延伸率达到32%,低温韧性、焊接性能及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尤其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使吨钢的生产成本由3580元减少至3490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及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建筑、结构用钢性能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负荷,低温韧性足以防止结构中的脆性断裂,同时能确保得到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无缺陷焊接接头的焊接性能。例如,用于冷轧后进行热镀锌,并用于建筑结构的用钢来说,用户大多要求热轧产品屈服强度大于340MPa,抗拉强度大于470 MPa,且钢中必须含有Nb、Ti,同时要求冷轧后具有良好的镀锌效果及焊接性能。目前,国内尚无相似的钢种。而目前该类钢种虽然强度指标完全可以达到用户要求,但从现有的炼钢及热轧工艺来说,屈服强度属于浪费资源,将直接增加生产成本,而抗 拉强度则再降低的空间不大,因此如何突破现有工艺的瓶颈,生产出既能保证用户使用需要,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建筑结构用钢,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参数选择,从而提供一种可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强度、良好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的建筑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种建筑结构用钢,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O. 012%-0. 015%, Si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结构用钢,其特征在于: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12?0.015%,Si0.018?0.022%,Mn0.50?0.60%,P≤0.025%,S≤0.015%,N0.0024?0.0026%,Nb0.010?0.020%,Ti?0.025?0.045%,余为铁和残余元素;残余元素控制在Cu、Ni、Cr分别≤0.10%,V≤0.008%,Mo≤0.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用钢,其特征在于 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O. 012-0. 015%, SiO. 018-0. 022%, MnO. 50-0. 60%, P ( O. 025%, S ( O. 015%, NO. 0024-0. 0026%, NbO. 010-0. 020%, Ti O. 025-0. 045%,余为铁和残余元素; 残余元素控制在Cu、Ni、Cr分别彡O. 10%, V彡O. 008%, Mo ( O. 050%。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建筑结构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碳当量Cd控制Cd=C+l/6Mn+l/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浩魏向东乔磊范细忠任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