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单管下降管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788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单管下降管的安装方法,该方法采用单机双吊耳吊装每个吊装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吊装准备;一)划分吊装单元;二)确定各吊装单元的重心;三)确定每个吊装单元的吊点以及吊耳位置并完成吊耳的焊接;四)确定上升管和上甩头的定位线;确定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的定位线;五)在各吊装单元接口处内外两侧搭设接口临时操作平台;二、吊装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机吊装,减少了大型机械的数量,不仅可以克服狭小施工场地的束缚,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和能耗,提高施工安全性,实现了“安全、高质、高效、节能、低碳”的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双机抬吊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的境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结构件的安装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炼铁的规模不断增大,高炉的容积不断扩大。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节能”理念,作为施工单位,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应当认真贯彻国家“低碳、环保、节能”方针。下降管是高炉本体与重力除尘器之间的联系纽带,是高炉粗煤气系统结构安装的最后一钩,也是高炉粗煤气系统结构安装中单钩吊装重量最重、构件长度最长的一钩,是高炉工程安装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传统高炉单管下降管吊装时采用双机抬吊,通过两台起重机械,在起重工的指挥下进行吊装,然而这种双机抬吊的方式,起重时需要协调方比较多,不易统一指挥,易发生 危险;需要施工机械多,成本较高;占用场地大,遇狭小场地无法施工;大型机械使用较多,不符合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该安装方法采用一台起重机即可完成高炉单管下降管的安装。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采用单机双吊耳吊装每个吊装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吊装准备;一)划分吊装单元将单管下降管分为上甩头、中间段和下三通三个吊装单元,上甩头包括直管段、下弯头和放散管,中间段包括直管段,下三通包括下降管下段与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二)确定上甩头的重心G1、中间段的重心G2和下三通的重心G3 ;三)确定每个吊装单元的吊点以及吊耳位置并完成吊耳的焊接;1)确定上甩头的吊点Cl,起吊后,吊点Cl应与上甩头的重心Gl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上甩头的重心Gl的正上方;在上甩头上焊接两吊耳,上甩头上两吊耳的位置应当满足上甩头起吊后,直管段保持水平;2)确定中间段的吊点C2,起吊后,吊点C2应与中间段的重心G2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中间段的重心G2的正上方;在中间段上焊接两吊耳,中间段上两吊耳的位置应当满足直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直管段的安装设计夹角Y相同;3)确定下三通的吊点C3,起吊后,吊点C3应与下三通的重心G3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下三通的重心G3的正上方,在下三通上焊接两吊耳,下三通上两吊耳的位置应当满足下三通起吊后,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保持铅垂;四)确定上升管和上甩头的定位线,并分别在上升管和上甩头上标记出相应的对接标记线;在上甩头的下弯头上焊接下部包带;确定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的定位线,并分别在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标记出相应的对接标记线;在下三通的下降管下段的上端焊接下部包带;五)在各吊装单元接口处内外两侧搭设接口临时操作平台;二、吊装作业;一)采用单机双吊耳法吊装上甩头,起吊到位后,旋转上甩头,使其绕直管段的中心线转动,直到上升管和上甩头上的对接标记线对齐,临时固定上甩头,然后完成上升管和上甩头之间的对口焊接;二)采用单机双吊耳法吊装下三通,起吊到位后,旋转下三通,使其绕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的中心线转动,直到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上的对接标记线对齐,临时固定下三通,然后完成下三通和重力除尘器壳体之间的焊接;三)采用单机双吊耳法吊装中间段,起吊到位后,保持直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调整中间段的位置,使其上端吻合地落在上甩头的下部包带上,下端吻合地落在下三通的下部包带上,然后,中间段的上端采用包带与上甩头焊接,中间段的下端采用包带与下三通焊接。所述中间段上的两个吊耳分别位于中间段中心线的两侧。每个所述吊装单元在管道内对应吊耳的位置和两端部设置有米字支撑。在所述吊耳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I)通过采用单机双吊耳吊装大型构件的方法,改进了高炉单管下降管安装的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2)通过合理划分吊装单元,最大可能地在地面上组装构件,方便了对结构拼装和焊接质量的控制,保证了安装质量;3)减少了人员机械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4)大型机械数量的减少,实现了 “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5)降低了对施工场地的要求,解决了场地狭小无法施工的问题;6)减少了吊装时彼此需要协调的对象,提高了安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运用基本力学和空间几何原理,充分利用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采用单机吊装,减少了大型机械的数量,不仅可以克服狭小施工场地的束缚,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和能耗,提高施工安全性,实现了 “安全、高质、高效、节能、低碳”的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双机抬吊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的境况。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划分下降管吊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米字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吊装下降管各吊装单元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上甩头向下弯角的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上甩头向重力除尘侧弯角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下三通下降管下段与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夹角的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下三通下降管下段与重力除尘器0°线夹角的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相邻的两个吊装单元对接接口处包带的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侧视图。图中1、上甩头,11、直管段,12、下弯头,13、放散管,14、包带,2、中间段,21、上弯头,22、直管段,3、下三通,31、下降管下段,32、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33、包带,4、上升管,5、吊耳,6、筋板,7、重力除尘器壳体,8、米字支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包括以下步骤一、吊装准备一 )划分吊装单元根据下降管制作单元划分情况和现场拼装场地情况,结合车辆的运输能力和吊装机械的吊装性能,确定吊装单元数量和各吊装单元组装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单管下降管分为三个大的吊装单元,上甩头I、中间段2和下三通3,请参见图I和图4,上甩头I包括直管段11、下弯头12和放散管13,中间段2包括直管段22,直管段22的上端可以设置上弯头21,上弯头21是否设置应视工程情况而定。 下三通3包括下降管下段31与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32。二)确定上甩头I的重心Gl、中间段2的重心G2和下三通3的重心G3根据重心求解公式G总*X = GfXfG2=IiX2+…+61^11可求解出吊装单元的几何重心的位置,其中6,6是吊装单元的总重量,G1, Gf Gn是吊装单元划分出的规则几何体的重量,X是吊装单元重心与其某一端的距离,Xp XfXn是吊装单元划分出的规则几何体的重心与其所处单元某一端的距离。XapXf xn应为相对吊装单元同一端的距离。三)确定每个吊装单元的吊点以及吊耳位置并完成吊耳的焊接,请参见图4。I)确定上甩头I的吊点Cl,起吊后,吊点Cl应与上甩头I的重心Gl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上甩头I的重心Gl的正上方;在上甩头I上焊接两吊耳,上甩头I上两吊耳的位置Al和A2应当满足上甩头I起吊后,直管段11保持水平。2)确定中间段2的吊点C2,起吊后,吊点C2应与中间段2的重心G2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中间段2的重心G2的正上方;在中间段2上焊接两吊耳,中间段2上两吊耳的位置Al和A2应当满足直管段22与水平面的夹角和直管段22的安装设计夹角、相同。3)确定下三通3的吊点C3,起吊后,吊点C3应与下三通3的重心G3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下三通3的重心G3的正上方,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单管下降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单机双吊耳吊装每个吊装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吊装准备一)划分吊装单元:将单管下降管分为上甩头、中间段和下三通三个吊装单元,上甩头包括直管段、下弯头和放散管,中间段包括直管段,下三通包括下降管下段与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二)确定上甩头的重心G1、中间段的重心G2和下三通的重心G3;三)确定每个吊装单元的吊点以及吊耳位置并完成吊耳的焊接1)确定上甩头的吊点C1,起吊后,吊点C1应与上甩头的重心G1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上甩头的重心G1的正上方;在上甩头上焊接两吊耳,上甩头上两吊耳的位置应当满足:上甩头起吊后,直管段保持水平;2)确定中间段的吊点C2,起吊后,吊点C2应与中间段的重心G2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中间段的重心G2的正上方;在中间段上焊接两吊耳,中间段上两吊耳的位置应当满足:直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直管段的安装设计夹角γ相同;3)确定下三通的吊点C3,起吊后,吊点C3应与下三通的重心G3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且位于下三通的重心G3的正上方,在下三通上焊接两吊耳,下三通上两吊耳的位置应当满足:下三通起吊后,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保持铅垂;四)确定上升管和上甩头的定位线,并分别在上升管和上甩头上标记出相应的对接标记线;在上甩头的下弯头上焊接下部包带;确定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的定位线,并分别在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标记出相应的对接标记线;在下三通的下降管下段的上端焊接下部包带;五)在各吊装单元接口处内外两侧搭设接口临时操作平台;二、吊装作业一)采用单机双吊耳法吊装上甩头,起吊到位后,旋转上甩头,使其绕直管段的中心线转动,直到上升管和上甩头上的对接标记线对齐,临时固定上甩头,然后完成上升管和上甩头之间的对口焊接;二)采用单机双吊耳法吊装下三通,起吊到位后,旋转下三通,使其绕重力除尘器上部直管的中心线转动,直到重力除尘器壳体和下三通上的对接标记线对齐,临时固定下三通,然后完成下三通和重力除尘器壳体之间的焊接;三)采用单机双吊耳法吊装中间段,起吊到位后,保持直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调整中间段的位置,使其上端吻合地落在上甩头的下部包带上,下端吻合地落在下三通 的下部包带上,然后,中间段的上端采用包带与上甩头焊接,中间段的下端采用包带与下三通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源王亚楠尹学语郑少勇屠强杨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