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氧高炉炼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9511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氧高炉炼铁方法,其主体设备包括全氧高炉和煤气提质加热炉,在全氧高炉炉缸上环形设置有氧气鼓风口、喷煤口和下部提质煤气入口,在高炉炉身中下部设置有上部提质煤气入口,所述煤气提质加热炉包括上部内管、下部外管、反应腔和液渣室。通过对主体设备和具体流程参数进行改进,使得焦炭使用率得到大幅度下降,炉顶煤气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改善了炼铁工序中的工艺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氧高炉炼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氧高炉优化炼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氢煤气提质循环利用全氧高炉炼铁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钢铁冶炼流程中最为常规的流程为,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连铸。其中高炉炼铁以铁矿石和焦炭为主原料,焦炭作为主要的还原剂并且形成高炉内部骨架从而对顶端入高炉的铁矿石原料进行还原。但是炼焦对环境的污染极其严重。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降低焦炭在炼铁工艺中的使用量成为非常迫切的技术需要。现有高炉常规都会在下部鼓风,鼓风的时候会鼓入大量的氮气,氮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将热量大量的带入到炉顶煤气中,不但造成能耗非常大的问题,同时还会造成炉顶煤气热值降低,且对炉顶煤气的进一步处理带来成本增加的增加。富氧高炉的利用也在逐步增加,富氧高炉使得单位碳素燃烧生成的煤气量减少,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上升。热量集中于高炉下部,炉缸温度上升,对硅、锰等一些难还原元素的还原十分有利。富氧鼓风后,氮含量相对降低,生成煤气中还原剂CO浓度增高,尤其喷吹含H/C比高的燃料时,煤气中H2含量增加,有利于高炉间接还原的发展,减少焦炭消耗。煤气内氮含量减少,发热值相应提高,从而改善了炉顶煤气质量。富氧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氧高炉炼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氧高炉炼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纯氧、煤粉和高温提质煤气喷入到全氧高炉中,炉顶加入矿石和焦炭,炉顶煤气通入到煤气提质加热炉中,将炉顶煤气中的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氧高炉炼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纯氧、煤粉和高温提质煤气喷入到全氧高炉中,炉顶加入矿石和焦炭,炉顶煤气通入到煤气提质加热炉中,将炉顶煤气中的CO2转化为CO,形成高温提质煤气,将其再喷入到全氧高炉中;(2)所述全氧高炉炼铁的设备包括全氧高炉和煤气提质加热炉,在全氧高炉炉缸上环形设置有氧气鼓风口、喷煤口和下部提质煤气入口,在高炉炉身中下部设置有上部提质煤气入口,所述下部提质煤气入口与所述上部提质煤气入口之间的距离为L,上部提质煤气入口与炉顶的距离为L’,其中L:L’为(0.5~1):(1.5~2.1),所述上部提质煤气入口与炉身外壁下部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夹角度数范围为98~132°,所述氧气鼓风口用于鼓入纯氧,喷煤口用于喷入煤粉,下部提质煤气入口和上部提质煤气入口用于鼓入从煤气提质加热炉中产生的高温提质煤气,所述高温提质煤气入高炉的温度为900~1200℃;(3)炉料结构为烧结矿:球团矿:块矿重量比为(5~6):(2~2.5):(1~1.5),炉顶煤气包括CO、CO2、H2和H2O;(4)所述煤气提质加热炉包括上部内管、下部外管、反应腔和液渣室,所述上部内管插入到下部外管中,上部内管和下部外管整体位于反应腔上部并与反应腔连通,液渣室位于反应腔下部,煤粉通过上部内管顶端加入到煤气提质加热炉中,炉顶煤气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雪峰王静松薛庆国左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