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729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通过选择与产品主体配方相同的I组份和P组份在常温下混合制成填补料对初级产品的气泡和凹陷进行二次加工填充,利用了初级产品表面尚存在部分未完全反应的游离基的特点,使填补料与初级产品本体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经剥离度测试,填补物剥离强度在1-20MPa之间;不仅使产品的表面光滑平整,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经过二次加工后的产品成品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相对于初级产品可以提高近百分之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聚氨酯旋流器配件是浇铸型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的一种,浇铸型聚氨酯弹性体制品是通过向模腔中浇铸聚氨酯预聚物经固化而生成的一种制品。但是在发现聚氨酯预聚物本身存在气泡,而聚氨酯预聚物在贮存过程中还会吸收空气中水分,其中的-NCO会同空气中的水起反应产生气泡,另外聚氨酯预聚物在二组份混合反应至固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气泡;浇铸时二组份混合流入模腔有冲击,也会产生气泡;特别对浇铸型聚氨酯旋流器配件这样的结构复杂的不能加压生产的产品,浇铸聚氨酯料时很容易在产品表面产生气泡。 上述的种种原因导致在浇铸型聚氨酯弹性体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会在制品的表面产生气孔,由此造成了产品次品和废品率的提高。载于2007年I月《辽宁化工》的由李伟、张慧波、邱从平、谷雪贤著《预聚体法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常见问题分析》一文中提出从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和固化成型过程中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生产实践中因多种因素并不能完全克服制品存在气泡和凹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制品的气泡或凹陷,降低产品的次品和废品率的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I组份(I)将醚二醇放入烘箱里溶化(如夏天本身熔化就不需熔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按配方量投入到第一反应釜里,搅拌下加温至100-12(TC,真空脱水至水份含量小于O. 05%,脱水后降温至50—60°C; (2)将80/20-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 4' 一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放入烘箱里溶化(如夏天本身熔化就不需熔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投入第一反应釜,在第一反应釜里不断搅拌,使其自然反应升温,并保持在700C -90°C下反应2-3小时;(3)反应结束后开真空泵脱泡1_2小时,再关闭真空泵降温至500C _70°C待用;②制备P组份(I)把配方量的相对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放入烘箱里溶化(如夏天本身熔化就不需熔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投入到第二反应釜里,搅拌下加温至100--120°C ; (2)把配方量的扩链剂投入熔化器具里,放入煤气炉或电炉上熔化,当2/3的扩链剂熔化时,搅拌到完全熔化(I. 4- 丁二醇夏季不需溶化),然后把扩链剂投入到第二反应釜里不断搅拌30分钟;(3)开启真空泵脱水1-3小时;(4)脱水后降温至600C _80°C,从第二反应釜取部分液体置于容器中,加入配方量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放入第二反应釜,在第二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温到80°C _100°C,再脱水,然后降温50°C -70°C待用;③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中分别提取部分I组份和P组份放入两个临时容器内备用;④将制品的模具放入100°C -130°C的烘箱内预热;⑤将制品的模具出烘箱后涂好脱模剂,待模具温度降至50°C -90°C,将第一反应釜里的I组份和第二反应釜里的P组份按重量比I :P=100:40 70在浇注机中混合搅拌,并通过浇铸机注入模腔; ⑥待|旲具中聚氣酷制品完全固化后,把制品I旲具放入供箱,在100 C -130 C硫化40分钟至2小时,出烘箱,开模后获得初级产品;⑦对初级产品的工艺孔、表面的气泡和凹陷进行清洁处理;⑧将临时容器内备用的I组份和P组份在常温下按I :P=30-70进行混合制成填补料;(或从生产过程浇注机中,I组份和P组份混合搅拌流出的料作填补料)⑨将填补料填入工艺孔、气泡和凹陷中,对填料后的初级产品进行硫化,然后打磨抛光被填补料填充处即获得最终制品。步骤①中的醚二醇是相对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相对分子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聚氧化丙烯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混合物。步骤②中制备P组份的扩链剂是3,3 ^ —二氯一4,V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或I. 4- 丁二醇或二者混合物。步骤⑦对初级产品的表面的工艺孔、气泡和凹陷进行清洁处理是指用锋利刀具刮除制品中的气泡,削去其凹陷部位毛边,再用去油污溶剂清洗制品的修平处及其周围的油溃、污垢;步骤⑨中对填料后的初级产品进行硫化是将填料后的初级产品放进烘箱在50-100°C温度下硫化1-2小时。步骤⑨中打磨抛光被填补料填充处是指将填料后的初级产品经硫化再自然降温到常温,然后用手提抛光机或专用细砂皮抛光片进行打磨。所述的去油污溶剂是酒精或汽油或二氯甲烷二甲苯。步骤②制备P组份的步骤(4)脱水后降温至60°C-80°C,从第二反应釜取部分液体置于容器中,加入配方量的色浆搅拌使其完全融合再加入配方量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放入第二反应釜,在第二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温到80°C _100°C,再脱水,然后降温60°C -700C待用。步骤⑦中对初级产品的表面的工艺孔、气泡和凹陷进行清洁处理后,可以再涂上胶粘剂,在室温状况下放置30-分钟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选择与产品主体配方相同的I组份和P组份在常温下混合制成填补料对初级产品的气泡和凹陷进行二次加工填充,利用了初级产品表面尚存在部分未完全反应的游离基的特点,使填补料与初级产品本体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经剥离度测试,填补物剥离强度在l_20MPa之间;不仅使产品的表面光滑平整,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经过二次加工后的产品成品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相对于初级产品可以提高近百分之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I组份(I)将醚二醇放入80°C的烘箱里溶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边搅拌边投入到第一反应釜里,搅拌下加温至10(TC,真空脱水至水份含量小于O. 05%,脱水后降温至50°C ;(2)将80/20-甲苯二异氰酸酯放入烘箱里溶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按配方量投入第一反应釜,在第一反应釜里不断搅拌,使其自然反应升温,并保持在90°C下反应2小时;(3)反应结束后开真空泵脱泡I小时,再关闭真空泵降温至60°C待用;②制备P组份(I)把配方量的相对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 二醇放入80°C的烘箱里溶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边搅拌边投入到第二反应釜里,搅拌下加温至100°c ;(2)把配方量的扩链剂投入熔化器具里,在110°C°C温度下熔化,当2/3的扩链剂熔化时,搅拌到完全熔化,然后把扩链剂投入到第二反应釜里不断搅拌30分钟;(3)开启真空泵脱水2小时;(4)脱水后降温至80°C,从第二反应釜取部分液体置于容器中,加入配方量的色浆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放入第二反应釜,在第二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温到100°C,再脱水脱泡,然后降温60°C待用;③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中分别提取部分I组份和P组份放入两个临时容器内备用;④将制品的模具在烘箱内预热至100°C ;⑤将制品的模具出烘箱后涂好脱模剂,待模具温度降至70°C,将第一反应釜里的I组份和第二反应釜里的P组份按重量比I :P=100:60迅速倒入浇铸机中混合搅拌,并通过烧铸机注入模腔;⑥待制品|吴具聚氣酷完全固化后,把制品|吴具放入供箱,在100 C硫化2小时,出烘箱,开模后获得初级产品;⑦用锋利刀具刮除制品气泡,削去其凹陷部位毛边,再用酒精清洗制品的修平处及其周围的油溃、污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旋流器配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I组份:(1)将醚二醇放入烘箱里溶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按其配方量投入到第一反应釜里,搅拌下加温至100??120℃,真空脱水至水份含量小于0.05%,脱水后降温至40??60℃;(2)将80/20?甲苯二异氰酸酯和4.4′一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放入煤气炉或电炉上熔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按其配方量投入第一反应釜,在第一反应釜里不断搅拌,使其自然反应升温,并保持在70℃?90℃下反应2?3小时;(3)反应结束后开真空泵脱泡1?2小时,再关闭真空泵降温至50℃?70℃待用;②制备P组份:(1)把配方量的相对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放入烘箱里溶化,待完全溶化为液体后按其配方量投入到第二反应釜里,搅拌下加温至100??120℃;(2)把配方量的扩链剂投入熔化器具里,在煤气炉或电炉上熔化,当2/3的扩链剂熔化时,搅拌到完全熔化,然后把扩链剂投入到第二反应釜里不断搅拌30分钟;(3)开启真空泵脱水1?3小时;(4)脱水后降温至60℃?80℃,从第二反应釜取部分液体置于容器中,加入配方量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放入第二反应釜,在第二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温到80℃?100℃,再脱水脱泡,然后降温60℃?70℃待用;③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中分别提取部分I组份和P组份放入两个临时容器内备用;④将制品模具在烘箱内预热至100℃?130℃;⑤将制品模具出烘箱后涂好脱模剂,待模具温度降至50℃?100℃,将第一反应釜里的I组份和第二反应釜里的P组份按重量比I:P=100:40~70通过浇铸机混合搅拌,注入模腔;⑥待模具里聚氨酯完全固化后,把制品的模具放入烘箱,在100℃?130℃内硫化40分钟至2小时,出烘箱,开模后获得初级产品;⑦对初级产品的表面的气泡、凹陷进行清洁处理;⑧将临时容器内备用的I组份和P组份在常温下按I:P=40?70进行混合制成填补料;⑨将填补料填入气泡和凹陷中,对填料后的初级产品在常温下固化后再进行硫化,然后打磨抛光被填补料填充处即获得最终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贝斯特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