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640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在电镀后排出的含铬电镀废水中加酸调节pH至2~3,加还原剂反应将六价铬为三价铬,在还原后的水液内加碱调节pH至8~9,之后再分别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其混凝沉淀,气浮后,进行光催化反应,使水液过超滤膜,将含光催化剂的浓水与经光催化处理的水分开,含光催化剂的浓水返回上一步骤重复使用,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再经过反渗透膜过滤,最后回用至电镀配液或漂洗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电镀污水的特性,通过将化学法、物理法、光催化法以及膜法等方法有机结合的综合工艺对电镀污水进行处理,具有工艺先进合理、运行成本低、应用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值COD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工艺
,涉及一种用于降解电镀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值的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镀是对基体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得某些特殊性能的一种表面工程技术。现代社会中,电镀已经成为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轻工、航空航天、军工等诸多行业和领域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电镀行业的污染严重,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镍、铬、氰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给环境带来危害,电镀废水的排放,也造成了水资源及大量贵重金属资源的流失。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境内的电镀企业已达到2万多家,其每年向环境排放的废水多达4亿吨,约占国内废水排放总量的10%,占工业 废水排放总量的20%。虽然我国迄今已有约70% 80%的电镀企业建立了污染控制系统,但其中的许多设施由于多方面原因尚未能正常运转。电镀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铬酸、氰化钠、三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化学药剂,还消耗铜、镍和锌等有色金属,而且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有的仅为10%左右。电镀废水的排放一方面严重污染了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对电镀废水的治理多采用物理和化学的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法、物理化学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对处理废水有明显效果,但是也存在较多的弊端,如离子交换法再生时排出的酸碱和重金属污染物成为二次污染,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因为添加各种化学药剂和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泥,也造成了二次污染。在国外,目前最先进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是膜分离技术,该技术也是当今公认的最先进的化工分离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在电镀领域国外业已取得很大成效。如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等国的大多数电镀企业都是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并回收镍、铜、三价铬和水资源的。国内的电镀行业对膜分离技术是从2000年起开始探索应用,由于电镀污水的成分复杂,处理很难达标,尤其化学需氧量(COD)难以降解,会对膜造成很大的损害,致使使用成本升高,故其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工艺先进合理、运行成本低、应用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值COD的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而提供的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电镀后排出的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酸液(硫酸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pH至2 3,再加还原剂反应15 25min,还原剂与酸调节水中六价铬离子的质量比例为3 5 1,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在还原后的处理水内加入碱液(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I丐溶液)调节pH至8 9,之后再分别向碱调节水液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其混凝沉淀,3%絮凝剂溶液、O. 3%助凝剂溶液与碱调节水液的质量比例分别为I : (7 12) X IO3和I : (16 35) X IO3,气浮后,向混凝沉淀液内加入光催化剂,光催化剂与混凝沉淀液的质量比例为I : 4800 12000,在375nm光照下,按300L/h的速率鼓入空气,反应20 40min,再经过超滤,将含光催化剂的浓水与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分开,含光催化剂的浓水返回上一步骤重复使用,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再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回用(至电镀配液或漂洗槽)。在上述工艺步骤中,所说的酸液为2. 8%的硫酸溶液或4. 1%的盐酸溶液,所说的还原剂为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钠,所说的碱液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3%的氢氧化I丐溶液,所说的絮凝剂为3%的PAC(聚合氯化铝)溶液,所说的助凝剂为O. 3%的PAM(聚丙烯酰胺)溶液,所说的光催化剂为 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或氧化钨(WO3)。本专利技术针对电镀污水的特性,采用非生物降解新工艺,即通过一种将化学法、物理法、光催化法以及膜法等方法有机结合的综合工艺对电镀污水进行处理,其中光催化法和物理法的有机结合可有效的降解电镀污水中COD (可使COD的去除率提高到80% 90%),解决了以往电镀污水中COD去除较难的问题,同时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可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由于整个除污过程属于闭路循环,再通过膜法的引入可大大提高水质,使处理后水质达到电镀清洗及配液使用的水质标准,整个过程无排出水,降低了污染,提高了电镀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率(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I取IOOkg含铬水样( =30mg/L),加2. 8%硫酸溶液调节pH至2 3,加焦亚硫酸钠12g反应20min,加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 9,加3%的絮凝剂PAC (聚合氯化铝)溶液IOg和O. 3%的助凝剂PAM (聚丙烯酰胺)溶液4g,混凝沉淀,气浮,在375nm光照下加入光催化剂二氧化钛15g,鼓入空气,反应O. 5h,经过超滤,进入反渗透膜过滤,取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经过沉淀气浮后,检测COD值为113,经光催化反应和反渗透过滤后,COD值降为46,处理结束后Cr6+未检出。实施例2取IOOkg含铬水样( =40mg/L),加2. 8%硫酸溶液调节pH至2 3,加亚硫酸钠16g反应20min后,加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 9,加3%的絮凝剂PAC (聚合氯化铝)溶液Hg和O. 3%的助凝剂PAM (聚丙烯酰胺)溶液6g,混凝沉淀,气浮,在375nm光照下加入光催化剂二氧化钛18g,鼓入空气,反应O. 5h,经过超滤,进入反渗透膜过滤,取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经过沉淀气浮后,检测COD值为125,经光催化反应和反渗透过滤后,COD值降为50,处理结束后Cr6+未检出。实施例3取IOOkg含铬水样( =20mg/L),加2. 8%硫酸溶液调节pH至2 3,加亚硫酸钠8g反应20min,加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 9,加3%的絮凝剂PAC (聚合氯化铝)溶液8. 5g和O. 3%的助凝剂PAM (聚丙烯酰胺)溶液3g,混凝沉淀,气浮,在375nm光照下加入光催化剂二氧化钛12g,鼓入空气,反应O. 5h,经过超滤,进入反渗透膜过滤,取处理后的 水进行检测。经过沉淀气浮后,检测COD值为108,经光催化反应和反渗透过滤后,COD值降为38,处理结束后Cr6+未检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电镀后排出的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至2 3,再加还原剂反应15 25min,还原剂与酸调节水中六价铬离子的质量比例为3 5 I,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在还原后的处理水内加入碱液调节pH至8 9,之后再分别向碱调节水液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其混凝沉淀,3%絮凝剂溶液、O. 3%助凝剂溶液与碱调节水液的质量比例分别为I : (7 12) X IO3和I : (16 35) X 103,气浮后,向混凝沉淀液内加入光催化剂,光催化剂与混凝沉淀液的质量比例为I 4800 12000,在375nm光照下,按300L/h的速率鼓入空气,反应20 40min,再经过超滤,将含光催化剂的浓水与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分开,含光催化剂的浓水返回上一步骤重复使用,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再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回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综合处理电镀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电镀后排出的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至2~3,再加还原剂反应15~25min,还原剂与酸调节水中六价铬离子的质量比例为3~5∶1,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在还原后的处理水内加入碱液调节pH至8~9,之后再分别向碱调节水液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其混凝沉淀,3%絮凝剂溶液、0.3%助凝剂溶液与碱调节水液的质量比例分别为1∶(7~12)×103和1∶(16~35)×103,气浮后,向混凝沉淀液内加入光催化剂,光催化剂与混凝沉淀液的质量比例为1∶4800~12000,在375nm光照下,按300L/h的速率鼓入空气,反应20~40min,再经过超滤,将含光催化剂的浓水与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分开,含光催化剂的浓水返回上一步骤重复使用,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再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惠君王燕王军党璐邱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