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640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在电镀后排出的含铬电镀废水中加酸调节pH至2~3,加还原剂反应将六价铬为三价铬,在还原后的水液内加碱调节pH至8~9,之后再分别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其混凝沉淀,气浮后,进行光催化反应,使水液过超滤膜,将含光催化剂的浓水与经光催化处理的水分开,含光催化剂的浓水返回上一步骤重复使用,经光催化处理过的水再经过反渗透膜过滤,最后回用至电镀配液或漂洗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电镀污水的特性,通过将化学法、物理法、光催化法以及膜法等方法有机结合的综合工艺对电镀污水进行处理,具有工艺先进合理、运行成本低、应用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值COD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工艺
,涉及一种用于降解电镀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值的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镀是对基体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得某些特殊性能的一种表面工程技术。现代社会中,电镀已经成为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轻工、航空航天、军工等诸多行业和领域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电镀行业的污染严重,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镍、铬、氰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给环境带来危害,电镀废水的排放,也造成了水资源及大量贵重金属资源的流失。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境内的电镀企业已达到2万多家,其每年向环境排放的废水多达4亿吨,约占国内废水排放总量的10%,占工业 废水排放总量的20%。虽然我国迄今已有约70% 80%的电镀企业建立了污染控制系统,但其中的许多设施由于多方面原因尚未能正常运转。电镀生产过程中主要消耗铬酸、氰化钠、三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化学药剂,还消耗铜、镍和锌等有色金属,而且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有的仅为10%左右。电镀废水的排放一方面严重污染了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对电镀废水的治理多采用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处理电镀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电镀后排出的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酸液,调节pH至2~3,再加还原剂反应15~25min,还原剂与酸调节水中六价铬离子的质量比例为3~5∶1,还原六价铬为三价铬,在还原后的处理水内加入碱液调节pH至8~9,之后再分别向碱调节水液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使其混凝沉淀,3%絮凝剂溶液、0.3%助凝剂溶液与碱调节水液的质量比例分别为1∶(7~12)×103和1∶(16~35)×103,气浮后,向混凝沉淀液内加入光催化剂,光催化剂与混凝沉淀液的质量比例为1∶4800~12000,在375nm光照下,按300L/h的速率鼓入空气,反应20~40min,再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惠君王燕王军党璐邱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