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绳器以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压绳杆的摆动角度受限,导致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该压绳器,包括架体、压绳板、活动轴以及运动驱动机构,其中:压绳板其中一端设置有抵压部,其中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压绳板上介于抵压部以及滑动槽两者之间的部分与架体活动连接,且压绳板能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架体转动;活动轴嵌于滑动槽内,运动驱动机构能带动活动轴在滑动槽内滑动,并通过活动轴带动压绳板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架体转动。该起重机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绳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扩大压绳器的适用范围,提高气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压绳器以及设置该压绳器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在起重机械等机械中,卷扬机可通过收绳、放绳完成牵引动作。如果不对绞盘(或称滚筒)上的缆绳施加一定的压紧力,很可能会出现乱绳现象。乱绳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更会损害缆绳的质量。传统技术中,卷扬机均设置有自带的弹簧压绳装置,卷扬机自带的弹簧压绳装置虽然有一定好处,但是卷扬机自带的弹簧压绳装置受限于弹簧的结构特点。专利号为 200620113859. 4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压绳器,该压绳器与传统的卷扬机自带的弹簧压绳装置原理类似。由于传统技术中利用弹簧的弹力实现压绳,而弹簧作用在缆绳上的压紧力不恒定,收绳时需要的压紧力大,放绳时压紧力需小些,这样能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单纯的弹簧压绳装置不能满足着这种要求。为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泵供压式的压绳器。现有的气泵供压式的压绳器,压板的尾部通过轴与气泵的撑杆直接相连,气泵供气时利用气泵撑杆的左右摆动角度实现压绳。由于撑杆允许的摆动角一般为±5°,所以对于设计计算的要求很高,而且在大尺寸卷扬机的大尺寸滚筒上实现起来更加困难。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I、现有技术中压绳杆的摆动角度受限;2、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压绳方式限制了其在大尺寸卷扬机上的应用;3、现有技术中压绳的设计计算复杂,对于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绳器以及设置该压绳器的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压绳杆的摆动角度受限,导致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绳器,包括架体、压绳板、活动轴以及运动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压绳板其中一端设置有抵压部,其中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压绳板上介于所述抵压部以及所述滑动槽两者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压绳板能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所述活动轴嵌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运动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活动轴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并通过所述活动轴带动所述压绳板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优选地,所述撑杆的其中一端嵌于所述泵内,所述撑杆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泵能带动所述撑杆沿所述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动轴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泵为气泵。优选地,所述撑杆的轴向方向为竖直方向。优选地,所述气泵为刹车泵。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活动轴之间彼此固定连接、枢接或铰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存在内凹部,所述活动轴上设置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嵌于所述连接件的内凹部内并与所述连接件相铰接。优选地,所述活动轴包括大径部分以及小径部分,所述小径部分位于所述大径部分的两端并嵌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大径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滑动槽的宽度尺寸,所 述滑动槽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小径部分的外径尺寸。优选地,所述架体上还固设有支座,所述泵放置或固定于所述支座上。优选地,所述支座为板件弯折而成。优选地,所述压绳板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各自均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各自的所述第一部分上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槽,且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各自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或相平行;所述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各自的所述第二部分上均设置有所述抵压部;所述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各自的中部均通过转轴与所述架体相铰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压绳器以及卷扬机,其中所述卷扬机支撑架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压绳器的所述抵压部抵压于所述卷扬机滚筒上缠绕的绳带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绳器中运动驱动机构能带动活动轴在滑动槽内滑动,并通过活动轴带动压绳板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架体转动,由于活动轴在滑动槽内可以滑动,在滑动槽内存在一定的活动量,而且活动轴在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便可以带动压绳板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架体转动,并将抵压部转动至抵压于卷扬机滚筒上缠绕的绳带上的位置以实现对绳带的压紧,而活动轴在滑动槽内滑动过程中仅需要运动驱动机构提供单一方向的推力即可,无需运动驱动机构提供具有较大的摆动角度的推力,故而使用一般摆动角度的气泵撑杆就可以实现对活动轴以及压绳板的驱动,可见本专利技术中压绳板的摆动角度与气泵撑杆的摆动角度并没有关联,所以本专利技术不受气泵撑杆的摆动角度的限制,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运动驱动机构对压绳板施加的推力的大小、滑动槽的长度以及延伸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以保证压绳板存在较大的摆动角度,故而在大尺寸的卷扬机滚筒上实现起来更为容易,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压绳杆的摆动角度受限,导致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还存在以下优点I、气泵的使用寿命长。由于本专利技术中仅需要气泵的撑杆做直线运动即可,无需气泵撑杆左右摆动,故而气泵不容易损坏,节约了更换、维修气泵所带来的成本。2、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本专利技术简化了气泵压力的传导方式,故而结构上更为简单,更便于安装。3、气泵的压力更便于控制,可通过控制气泵的压力控制压绳板对需要抵压的绳带施加的抵压力的大小与时间,例如可以在放绳时轻压,收绳时重压,以实现双重压绳。4、由于不受气泵撑杆摆动角度的限制,所以更方便应用于大尺寸卷扬机上,应用范围更广,并且结构上计算起来比较简单。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 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绳器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绳器的压绳板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架体;2、压绳板;201、第一板体;202、第二板体;21、抵压部;22、滑动槽;3、活动轴;4、运动驱动机构;40、撑杆;41、刹车泵;42、连接件;421、内凹部;5、支座;6、转轴;7、卷扬机;71、支撑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I 图2以及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绳板的摆动角度较大、安装难度小且适用范围广的压绳器以及设置该压绳器的起重机。下面结合图I 图2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I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绳器包括架体I、压绳板2、活动轴3以及运动驱动机构4,其中压绳板2其中一端设置有抵压部21,其中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22。压绳板2上介于抵压部21以及滑动槽22两者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压绳板、活动轴以及运动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压绳板其中一端设置有抵压部,其中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压绳板上介于所述抵压部以及所述滑动槽两者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压绳板能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所述活动轴嵌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运动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活动轴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并通过所述活动轴带动所述压绳板绕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顺,蔡中义,肖刚,王子铭,孔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