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处理装置、薄片输送路径打开方法以及消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600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薄片处理装置、薄片输送路径打开方法以及消色装置。上述薄片处理装置包括输送薄片的输送部件、第一打开部以及第二打开部,其中,上述第一打开部包括输送引导部以及第一转动轴,第一打开部在关闭状态时,由输送引导部形成输送路径,第一打开部在打开状态时,打开输送路径,该输送引导部隔着输送薄片的输送路径而配置在输送部件的相反侧,形成输送路径,上述第一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撑该输送引导部;上述第二打开部包括盖部以及第二转动轴,在转动时,使上述第一打开部随着转动,其中,在上述第一打开部为关闭状态时,上述盖部覆盖上述第一打开部,上述第二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撑上述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片处理装置、薄片输送路径打开方法以及消色装置
技术介绍
有一种从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上消去图像的消色装置。消色 装置例如具有消色部,该消色部对由可消色的色材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对薄片上的图像(色材)的颜色进行消色。并且,消色装置具有读取薄片的表面的图像的读取部。消色装置根据由读取部读取的图像进行能否对作为消去处理的对象的薄片进行消去的判断、以及消去处理是否已成功的判断。消色装置的读取部读取被输送的薄片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各自的图像。消色装置的读取部例如包括沿薄片输送路径相对配置的两个读取单元,可进行被输送的薄片的图像的双面读取。在输送薄片的消色装置中,可能在薄片输送路径内的任一处发生卡纸。因此,即使针对配置有读取部的位置的薄片输送路径,为了去除引起卡纸的薄片,也需要开放消色装置的薄片输送路径。另一方面,并不仅限于消色装置,具有在机箱内输送薄片的薄片输送路径的薄片处理装置通过该薄片输送路径输送薄片,进行各种处理。在薄片输送路径内的任一处都可能发生卡纸。因此,为了去除引起卡纸的薄片,需要开放薄片输送路径。但是,当旋转以开放输送路径的打开部较厚的情况下,即使在打开部的任一部分设置用于打开的旋转支点,也都存在无法充分较宽地打开薄片输送路径的问题。具体地说,如果从外部设置旋转支点,则难以确保打开部旋转的空间。另一方面,如果从内部设置旋转的支点,则存在干扰箱体且无法充分较宽地打开薄片输送路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片处理装置。该薄片处理装置包括输送薄片的输送部件、第一打开部以及第二打开部,其中,上述第一打开部包括输送引导部以及第一转动轴,在上述第一打开部关闭状态时,由输送引导部形成输送路径,在上述第一打开部打开状态时,打开输送路径,该输送引导部隔着输送薄片的输送路径而配置在输送部件的相反侧,形成输送路径,上述第一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撑该输送引导部;上述第二打开部包括盖部以及第二转动轴,在转动时,使上述第一打开部随着转动,其中,在上述第一打开部为关闭状态时,上述盖部覆盖上述第一打开部,上述第二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撑上述盖部。附图说明图I是消色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消色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说明消色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4是从第一打开部的机身外侧看到的立体图;图5是从第二打开部的机身内侧看到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打开部被关闭时的打开部的按压部附近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打开部被关闭时的打开部的驱动辊部件的示意图;图8是打开部被打开时的打开部附近的截面图;图9是打开部被关闭时的按压部及承受部的状态的示图;以及图10是打开部被打开时的按压部及承受部的状态的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纵观全文,本说明书和实施例应当被认为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方法并不仅限于此。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处理装置、薄片输送路径打开方法以及消色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下面,作为薄片处理装置的例子对消色装置进行说明。图I是消色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如图I所示,消色装置100包括作为输入输出装置的操作部128、承载处理的薄片的供纸托盘102以及打开薄片输送路径的打开部140。图2是说明消色装置100的构成的示意图。消色装置100对由能消色的色调剂或能消色的墨水等“能消色的色材”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色处理”,所谓的“消色处理”是对由能消色的色材(下面简称为记录材料)形成的图像的颜色进行消色。消色装置100包括供纸托盘102、供纸部件104、读取部106、消色部108、再利用托盘110、废纸(reject)托盘112、排出部件114、116、第一输送路径118、第二输送路径120、第三输送路径122、第一分支部件124、第二分支部件126、操作部128以及打开部140。供纸托盘102放置用于再利用的纸张。在供纸托盘102上放置A4、A3、B5等各种薄片。供纸托盘102承载的纸张例如是在通过加热至规定温度以上而消色的记录材料上形成了图像的薄片。供纸部件104包括拾取辊、薄片供给辊以及与薄片供给辊相对配置的分离辊等,逐张向消色装置100内部的第一输送路径118提供供纸托盘102上的薄片。并且,供纸托盘102具有检测在供纸托盘102上有无纸张的检测传感器103。检测传感器103例如可以是微传感器或微致动器。第一输送路径118形成从供纸托盘102朝向再利用托盘110的输送路径。第一输送路径118向读取部106或再利用托盘110输送供给的薄片。相对于供纸托盘102,在薄片输送方向的下游,沿第一输送路径118配置读取部106。读取部106例如具有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扫描仪或CMOS传感器等读取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部106读取被输送的薄片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各自的图像。也就是说,读取部106具备沿第一输送路径118且隔着输送路径配置的第一读取单元106A及第二读取单元106B,能双面读取输送的薄片的图像。将读取部106的读取单元读取薄片的图像的位置称为读取位置。读取部106读取到的图像被保存到后述的存储部210 (参照图3)。例如,在消色处理之前,将读取部106读取到的薄片上的图像进行电子化后保存到存储部,所以,如果需要其后被消色的图像的数据时,可以取得图像数据。并且,后述的控制部200根据读取部106读取到的图像判断是否是能消色的薄片或是否是能再利用的薄片。消色装置100在读取部106的下游具有作为切换部的第一分支部件124。第一分支部件124切换输送的薄片的输送方向。第一分支部件124向第二输送路 径120或再利用托盘110输送沿着第一输送路径118输送的薄片。在配置有第一分支部件124的分支点,第二输送路径120从第一输送路径118分支。从分支点分支的第二输送路径120向消色部108输送薄片。而且,第二输送路径120在读取部106的薄片输送方向上游的汇合点121与第一输送路径118汇合。也就是说,第二输送路径120在供纸托盘102和读取部106之间的汇合点121与第一输送路径118汇合。因此,第二输送路径120能将从读取部106输送来的薄片经由消色部108再次输送给读取部106。换句话说,消色装置100通过控制第一分支部件124,能够按读取部106、消色部108、读取部106的顺序输送从供纸部件104供给的薄片。第一输送路径118在第一分支部件124的下游具有第二分支部件126。第二分支部分126将从第一分支部件124输送的薄片导向再利用托盘110或第三输送路径122。第三输送路径122将薄片输送给再利用托盘112。消色部108消除被输送的薄片的图像的颜色。例如,消色部108在接触到输送的薄片的状态下,通过将薄片加热至规定的消色温度而对通过记录材料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的颜色进行消色。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的消色部108具有薄片的第一面消色用及第二面消色用两个消色单元108AU08B。消色单元108A及108B隔着第二输送路径120相对配置。消色单元108A从薄片的一面侧与薄片抵接而加热。消色单元108B从薄片的另一面侧与薄片抵接而加热。也就是说,消色部108在一次输送中对被输送的薄片的双面的图像进行消色。消色单元108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薄片的输送部件;第一打开部,包括:输送引导部,隔着输送所述薄片的输送路径而配置在与所述输送部件相反的一侧,用于形成所述输送路径;以及第一转动轴,转动地支撑该输送引导部,其中,当所述第一打开部变为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打开部通过所述输送引导部形成所述输送路径,当所述第一打开部变为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打开部打开所述输送路径;以及第二打开部,包括:盖部,当所述第一打开部变为所述关闭状态时,覆盖所述第一打开部;以及第二转动轴,转动支撑所述盖部,其中,当所述第二打开部转动时,使所述第一打开部跟随所述第二打开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城敏明八幡伊佐雄川口贵弘杉崎芳晃水谷企久夫泷裕之土桥宏行饭塚千秋横地秀俊井口健波津裕之山口阳一杉山博之齐藤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