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4685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包括移动臂、定位块、传感器、连接支架、连接块、支撑架、枢轴及底座,底座置于水平地面,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底座,支撑架垂直于底座设置,连接块设置于支撑架及连接支架之间,移动臂包括主体及垂直于主体的安装部,连接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移动臂的主体通过枢轴连接于连接支架的第二连接部,移动臂绕枢轴在移动臂及连接支架的所在平面内转动,定位块连接于移动臂的安装部,定位块用于定位移动臂,传感器连接于定位块,传感器用于感应止推片的安装并发出传感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带防错结构设计的止推片,利用传感器进行漏装监控,从根本上解决了止推片漏装,提高装配效率及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推片防漏装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
技术介绍
止推片为发动机的一个零部件,分为正反两面,靠近曲轴的一面为耐磨面,其上设有2道油槽,另一面为非耐磨面贴着缸体台阶面,在曲轴高速运转过程中起到轴向保护作用,防止曲轴轴向过大的窜动。目前的生产、检验过程中,止推片的安装通常由手工完成,安装动作单调,安装效率低。且在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错装、漏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用于防止止推片漏装,所述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包括移动臂、定位块、传感器、连接支架、连接块、支撑架、枢轴及底座,所述底座置于水平地面,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支撑架垂直于底座设置,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及所述连接支架之间,所述移动臂包括主体及垂直于主体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移动臂的主体通过枢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移动臂绕所述枢轴在所述移动臂及连接支架的所在平面内转动,所述定位块连接于所述移动臂的安装部,所述定位块用于定位移动臂,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止推片的安装并发出传感信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一连接部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连接部水平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沿远离所述底座的水平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支架的第一连接部的设置方向及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加强了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的整体稳定性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臂设有一最低点位置,所述移动臂的主体绕所述枢轴转动,移动臂的主体处于所述最低点位置时所述移动臂的主体水平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臂设有一最高点位置,所述移动臂的主体的最高点位置与所述最低点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配合曲轴设置移动臂的移动的最高点及最低点,方便止推片安装入曲轴,并在安装入止推片后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的移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传动的传感信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定位块包括基体及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一定位平面及一连接于所述定位平面的弧形定位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平面垂直于所述移动臂的主体的延伸方向。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设有两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两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的应用,有效防止了止推片的漏装,降低了在线漏装返修率,节约大量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在线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售后质量水平。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结构合理,比较利于加工和维修,方便安装。无需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处理,制造成本低,可以满足同类带防错结构设计的止推片100的装配。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的移动臂可自由旋转120度,方便操作工操作。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在线质量控制水平。优化了现有的装配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止推片的漏装,改进了依靠人工目视防漏装的理念。。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的移动臂位于最低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的移动臂位于最高点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I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包括底座11、支撑架12、移动臂13、连接块14、连接支架15、定位块17、传感器19及枢轴21。用于防止止推片100的漏装。底座11置于水平地面,支撑架12固定连接于底座11,支撑架12垂直于底座11设置,连接块14设置于支撑架12及连接支架15之间,移动臂13包括主体131及垂直于主体131的安装部133,连接支架15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151及第二连接部152,移动臂13的主体131通过枢轴21连接于连接支架15的第二连接部152,移动臂13绕枢轴21在移动臂13及连接支架15的所在平面内转动,定位块17连接于移动臂13的安装部133,定位块17用于定位移动臂13,传感器19连接于定位块17,传感器19用于感应止推片100的安装并发出传感信号。连接支架15的第一连接部151竖直设置,连接支架15的第二连接部152水平设置。连接支架15的第二连接部152平行于底座11,第二连接部152沿远离底座11的水平方向延伸。移动臂13设有一最低点位置,移动臂13的主体131绕枢轴21转动,移动臂13的主体131处于最低点位置时移动臂13的主体131水平设置。移动臂13设有一最高点位置,移动臂13的主体131的最高点位置与最低点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还设有控制器,传感器19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19传动的传感信号。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设有两个传感器19,传感器19设置于定位块17两侧。定位块17包括基体171及定位部173,定位部173包括一定位平面175及一连接于定位平面175的弧形定位面177。定位块17的定位平面175垂直于移动臂13的主体131的延伸方向。装配止推片100时,人工转动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的移动臂13,将连接于移动臂13的定位块17定位至曲轴第三个主轴承盖处(图未示)。取止推片100进行装配,并利用两侧的传感器19进行防漏装,而止推片100本身具有防正反装的设计,如错装则装不进缸体槽中。通过捕捉止推片100的装配入缸体是传感器19发送的传感信号以监控是否出现止推片100漏装。装配完毕后,人工将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可移动臂13转到原位置。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的应用,有效防止了止推片100的漏装,降低了在线漏装返修率,节约大量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在线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售后质量水平。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结构合理,比较利于加工和维修,方便安装。无需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处理,制造成本低,可以满足同类 带防错结构设计的止推片100的装配。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的移动臂13可自由旋转120度,方便操作工操作。该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10已应用在SGMW柳州二期发动机装配线,通过实际生产证明,止推片100的漏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在线质量控制水平。优化了现有的装配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止推片100的漏装,改进了依靠人工目视防漏装的理念。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エ装,用于防止止推片漏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止推片防漏装エ装包括移动臂、定位块、传感器、连接支架、连接块、支撑架、枢轴及底座,所述底座置于水平地面,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支撑架垂直于底座设置,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及所述连接支架之间,所述移动臂包括主体及垂直于主体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及第ニ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用于防止止推片漏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止推片防漏装工装包括移动臂、定位块、传感器、连接支架、连接块、支撑架、枢轴及底座,所述底座置于水平地面,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支撑架垂直于底座设置,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及所述连接支架之间,所述移动臂包括主体及垂直于主体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移动臂的主体通过枢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移动臂绕所述枢轴在所述移动臂及连接支架的所在平面内转动,所述定位块连接于所述移动臂的安装部,所述定位块用于定位移动臂,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定位块,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止推片的安装并发出传感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杰温武马寰李进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